摘 要 本文簡要敘述了國外科技評估的發展歷史和研究現狀,主要從評估、評估方法、和評估有關立法情況及評估的種類幾個方向來詳細介紹。科技評估作為向公眾展示政府資助科研活動績效的手段以及提高科技項目質量、分配有限科技資源的方法,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
關鍵詞 科技評估 科技政策 評估方法 評估類型 評估流程 評估標準
隨著科技事業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和方法越來越復雜復雜,科技活動形式和內容也是更加豐富,科技評估作為政府加強科技管理和完善科學決策的重要措施,對改進管理決策等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國外科技評估歷程
美國是最早開始開展科技評估活動的國家,或者說是最早在科技管理活動中假如了科技評估體制、建立評估環節的國家。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這項工作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在美國成為了制度化的工作,并且建立了和科技評估相關的系統。
二、各國科技評估主要概況
1、各國有關科技評估的立法保障情況
為了確保科技評估在評估過程中的規范和制度,許多國家都先后采取了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法規的方法,通過法律和法規來確保科技評估在科技活動中的地位。主要有美國、日本、法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1993年美國第103屆國會頒布了“政府績效與結果法案”。該法案明確規定了科技評估的概念與制度以及美國國會評估機構的作用、功能、權利和責任。1985年,法國政府頒布法令,通過明確的法律來保障了科技評估的地位。日本1995年頒布的《科學技術基本法》,也是通過法律確定了科技評估的地位。
2、評估的方法和種類
科技評估方法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所形成的,發展到目前,科技評估的方法仍然處在研究和探索的階段中。最早科技評估所采用方法是定性分析,這種方法比較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后來,人們為了能夠得到更加科學和合理的評估結果,逐漸把運籌學、數學和經濟學等學科中所用到的一些定量分析方法借用到科技評估中,由于借用了這些分析方法,科技評估正在逐步進入由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階段,評估結果相比之前也更加科學和合理。
三、中國科技評估現狀
中國在科技評估領域算是起步較晚的了,所以科技評估的基礎比較差。但是,經過最近十幾年的探索和總結,較快的在科技評估領域內追趕了上來,在科技評估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賀的驕人成績,但是總體來說,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然處在起步階段,也正處在一個規范化和制度化的過程中。
四、改善和推進中國的科技評估工作
從前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評估工作的確是起步較晚,但由于國家領導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同時也在各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的努力和科技評估工作人員的辛苦工作下,我國現階段的科技評估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且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從分析和比較研究國外科技評估的發展情況顯示,通過實踐經驗后并且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善:
首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科技評估制度予以相應的法律保障。
科技評估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科技工作,與此同時更是一項制度化、規范化的工作行為。那么,要使得科技評估真正的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并得以正常運作,就需要國家在法律上面給予保障。而中國只有科技部頒布的《科技評估管理暫行辦法》一部政策和《科技評估規范》這一部規范。這兩個規章都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法律支持。那么這樣就根本不利于科技評估活動的順利展開和健康發展。
其次,要保證科技評估機構具有高度的獨立性。
作為科技評估工作的中首要原則,獨立性顯得尤為重要。依據發達國家的評估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評估的獨立程度越高,評估結果的可信度也越大。我們要在經濟上最先下手,保證評估機構資金上的獨立,不依附于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然后要確保評估機構既獨立于被評估方,又獨立于評估接受者。最后還要注意的是,評估人員需要擁有獨立的地位和身份,這一點是作為科技評估工作中的關鍵點來進行的。由此可見,現今的中國同樣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考慮和改革。
最后,建立完善科技評估管理體系,加強相應的人力資源建設。
一套健全的評估管理體系以及一支較為穩定的評估隊伍是科技評估工作的重要保障。那么現如今,筆者看到的中國的現狀是還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評估管理體系,內部的垂直管理使得監管和培訓工作難以很好的實施。就這一點來看政府需要對科技評估相關配套工作進行加強和完善,進一步的制定出科學、健全的管理體制,真正做到較好的法律監督。用這種方法才能使得行業的整體水平得以提高。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科技評估的現實作用。
參考文獻:
[1]顧海兵,姜楊.法國科技評估體制的研究與借鑒[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4,(4):1-5.
[2]曹紹文.科技評估有利于科技管理決策科學化[J].今日科技,2002,(4):44-46.
[3]閆玖石.發達國家怎樣開展科技評估活動[J].他山之石,2004,(2):49-50.
[4]劉繼芬.國外科技評估機構、方法的比較研究及對中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啟示[J].農業科技管理,2001,(1):50-53.
[5]時盛英.科技評估的發展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情報探索,2003,(4):61-62.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