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害怕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發生安全事故,因為承擔不起責任而選擇放棄或者避免。于是,單杠、雙杠孤寂的佇立在操場一角;鞍馬上布滿了厚厚的灰塵布;跨欄架安靜、整齊的在器材室休養……目前,各大高校安全教育被提升到相當重要的位置,面對體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許多學校選擇了放棄某些危險體育項目教學。但是,體育器械、耐力、對抗等所謂的危險項目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體育技能、技巧、協調、靈敏、力量、耐力等綜合素質十分有利。如何讓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而有趣,又能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筆者通過現狀分析、提出問題,并給出問題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 安全事項 探索研究
一、現狀分析
現狀一:器械、耐力、對抗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直接鍛煉身體、強化技巧練習的作用。如雙杠練習主要是學生在負擔自身體重情況下,發展支撐和支撐擺動的典型動作練習。對彌補上肢和軀干力量發展的不平衡有重要作用。通過雙杠教學,能有效地發展學生上肢、肩帶、軀干肌肉群力量,特別對三角肌、胸大肌、腹、背肌的發展有顯著效果,使肘、肩、腰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得到增強。在雙杠教學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支撐擺動、分腿、轉體、推手等動作練習,提高人體在時間和空間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對學生平衡能力、支撐力和協調性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然而,目前高校體育課堂中,因鐵餅、標槍、單杠、雙杠、鉛球、跳高等教學而產生事故的新聞大量充斥,高校因此高度重視體育課堂的教學安全,這也使得許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大大弱化了課堂中器械、中長跑、體操等項目的教學,高校體育教學也因此存在“簡單化、敷衍式、自保式”的不良現象,這直接導致學生體質逐年下滑。
現狀二:高校體育教學中,器械、耐力、對抗等教學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占一定比重,但由于器械、耐力、對抗等教學容易發生教學事故,許多學校選擇了回避。筆者經過調查和分析,發現體育器械教學中發生事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對待器械、耐力、對抗等教學的隨意性,不能估計到可能發生的事故,不采取相應的措施;二是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導致有些學生在活動中容易受傷;三是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安全意識的薄弱,導致學生在體育器械運動中不會自我保護,從而引發不必要的事故。
二、對策與方法
(一)掌握研究方法,確保調查內容真實有效
筆者在探究分析的過程中,采用了“文獻資料法、隨機調查法、觀察訪問法、歸納演繹法”等研究方法,通過研究分析,給出體育教學中器械安全教學的指導性意見或建議,促進學校體育教學中器械教學比重的增加,確保教學中安全教育的完美體現,從而幫助學校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二)給出對策方法,確保體育課堂教學安全
1、了解教學要素,確保體育教學安全。古人云“苛政猛于虎也”,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猛于虎也,器械、耐力、對抗教學的安全教學問題受到體育教育教師的普遍關注,同時也是學校關注的重點課題。如果就因為器械、耐力、對抗教學存在著安全隱患,就放棄耐力、對抗、器械教學,那體育課堂將變得單調無比,甚至是索然無味,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筆者認為,體育教學要注意安全,但不能因為要保障安全而放棄對學生身體發展有利的各種體育器械,學校不僅要在注意教學安全的基礎上開展好器械、耐力、對抗等教學,還要發揮器械、耐力、對抗教學的最大作用,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和體育教學手段,真正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展開廣泛有效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加強教師責任心,做好課前預設準備。
絕大多數體育教師之所以選擇體育專業,是因為有著一個共同的夢想,這是對專業的熱愛和對體育活動的由衷喜歡。這是體育教師教學成功的第一步,因為有責任、有熱情的教師才會對學生負責,關注課堂,關注學生,為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而積極教學。教師只有將學生的安全放在教學的首位,才能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體育教師在具有良好責任心和愛心的同時,必將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提醒學生、幫助學生,在課前的備課環節做到周密考慮,給出安全對策和預案準備,才能讓學生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學得更好。同時,體育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一種職業習慣,培養預見能力,比如課上一旦看見某個活動場面或教學情境馬上就能考慮到危險因素的出現和存在,能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在問題發生之前提醒學生,杜絕問題的惡化;體育教師應該把這種良好的防范意識當作一種職業素養和敏銳的洞察力,讓這種職業習慣快速的養成,為體育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拿筆者自己而言,一方面,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筆者長期注重責任心的落實、愛心的培養和職業習慣的養成,就拿單杠器械教學來說,單杠動作的技術特點大多是在混合懸垂、混合支撐下多以身體統杜旋轉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擺動、回環動作為主。由于在垂直部位時的動量最大,擺過垂直部位后,出現脫手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最大,也正是需要加力的時機。因此,在做向前擺動時,應站在器械的前側方(如懸垂前擺轉體 180度成懸垂);在做向后擺動時,應站在器械的后側方(如懸垂擺動掛膝上、懸垂擺動騎上、懸垂擺動后擺上等動作)。例如:在某次課中,我突然看到了讓人驚訝和高度緊張的一幕:一名學生高高地掛在最高的單杠上,而且是雙腳掛杠,頭朝下,雙手懸空。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嚇呆了,但隨即鎮定下來,一方面我趕緊采取安撫性用語控制他的情緒并幫助他下來,一方面讓學生搬來事先準備好的厚墊子以防萬一。接著我采用正規的幫助辦法,幫助學生順利回到地面,及時阻止了一個可能發生的教學事故,更有效保護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在教學反思中,我想當時如果我沒有集中精力關注學生的話,學生可能會很好的保護自己,但更有可能因為技能不夠嫻熟和心智不夠成熟而讓身體受到傷害。
另一方面,教學中要注重課前準備和活動前的準備兩個環節。在課前準備環節,要實現預設整個教學過程的基本情況,如教學內容、學生反應、技能落實情況和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等,并通過這個課前預設準備好相應的器材。比如鐵餅訓練環節,我會在事先準備好鐵餅、測量器材等常規工具,并會分配好配合管理的學生,甚至在保護網的外圍拉起警戒線,防止學生將身體靠在網上,避免可能發生的事故;比如跳高訓練環節,除常規準備以外,我還會事先設想可能發生的情況,并將保護墊范圍擴大,防止技能掌握不到位的學生偏離保護墊而受到傷害。在活動準備環節,我會結合運動量的大小確定準備活動度的強弱,如通過慢跑,實現熱身、拉伸、跑步、熱身、再拉伸五個過程,讓身體準備好、體溫略升高、肌肉的溫度隨之提升、心跳稍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并喚醒神經功能,確保活動開展得以順利進行。
3、夯實教師基本功,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安全事故的發生不是偶然,而是在一定條件作用而產生的。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高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夯實自身的基本功,對體育活動 過程與細節全面的了解,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是有效教學和教學安全的保障,只有掌握了事情的經過和發展的大致過程以及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干預操做。基本功來自于教師認真的學習和不斷的總結,把已發生的案例進行研究和分析,作為自己的經驗,從而使自己膽大心細的從事體育教學。具體應包括以下幾種能力:對場地器材進行安全布置的技能;對運動器材進行檢查和保養的技能;對學生的身體和技能狀況進行準確判斷的技能;把握教材的難易度與進行教材安全化處理的技能;對各種危險進行準確預測的技能;對各種動作練習進行安全保護的技能;利用學生群體進行相互安全保護的技能;對緊急傷害事故進行正確的初步處置的技能等。
如在開學之初,我會準備關于體育課堂安全教育的專題課件,對各項體育運動特性和容易發生突發情況的細節進行全面的分析,給予學生思想上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多年來,這已成為每個學期初的教學重點。同時,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之前,我同樣會申明上課時應注意的各個方面,讓學生心中有數。例如:一年級以墊上滾翻、倒立、柔韌、跳高等教學內容為主,我就制作“墊上滾翻、倒立、柔韌、跳高”的宣傳課件,讓學生了解這個學期的學習重點和重點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二年級以 單杠、雙杠、鞍馬等體操技巧教學內容為主,我就制作“單杠單、雙杠、鞍馬”等的宣傳課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學習內容,提高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與此同時,我還會關注各種體育賽事,將比賽中出現的安全問題細節記錄下來,用事實說話,讓學生一再敲響安全的警鐘。也正因如此,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在教學中,尤其是器械教學中都能很好地配合教師并規范自己的動作技能,實現了體育教學和學生素質提高的雙贏。
(三)進行教學反思,提出體育安全教學建議
1、提高職業素養,加強愛心和責任心。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提高職業素養是一件不可忽視的事情。只有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才能使體育課堂和諧、安全。體育運動有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素質的作用,是高校生必須學習的科目,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職業素養,規范教學行為和技術動作,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有效性;要加強愛心和責任心,通過落實責任心,讓學生在體育課堂學有所樂、學有所成,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指引和幫助下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素質,為進一步學習各方面知識奠定基礎。
2、預設安全隱患,提出教學安全預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但更應該有預見能力。體育教師在準備教案和教學內容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在教學過程實施之前提出安全預案,做好各種準備,防止教學過程中出現意外。
3、注重器械教學,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器械教學往往被冷落,當器械冰冷得如同自身一樣沒有溫度的時候,每一個體育教師都應該有所思考,思考如何落實器械教學,又能保護學生,既要發揮器械教學的重要作用,又要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器械安全不僅可以豐富日常教學形式和內容,更能讓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主角,讓學生在器械之間找尋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和激情。
4、關注學生安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高校體育與社會的發展極相協調,因而,要加快體育教育改革的步伐,要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教會其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體育能力,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和自我保護的意識,有力地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全面實施,達到全民健身之目的。為此,體育教師擔負著歷史的使命,要切實履行體育教師的職能,關注學生的安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讓快樂陽光體育在課堂盡情綻放,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只有不斷夯實體育教師的專業基礎,扎實基本功并加強思想意識,真正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才能使體育課堂內各種體育器械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才能讓耐力訓練成為提高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才能讓學生在對抗訓練中提升挑戰自我的意識和能力。相信在社會的關注下、在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會不斷提高,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將不斷豐富,高校體育講學將發揮最大的作用,實現安全教學和學生健康發展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曹衛民.中國學校體育[J]. 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2008(2).
[2]浙江省富陽市教研網中小學體育學科網(http://ty.fyjy.net).
[3]毛振民.體育教學的安全與安全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007 -8,8(30).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