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文教學主要面臨的困境有如下幾方面:文言文進入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教師的文言文教學能力問題,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以及文言文教學法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就以上幾個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希望對文言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 困境 對策
文言文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精髓,是承載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傳承發揚我國優秀文明的重要工具。學習鉆研經典的文言文,對于感悟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陶冶高尚的情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在現實的文言文教學中,卻存在著“教師費力,學生怕學”現象,文言文教學陷入困境。
一、文言文教學遇到的問題
(一)文言文進入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五四運動”后,文言文的整體地位開始受到挑戰,在基礎教育階段將文言文放入教材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21世紀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應主要依賴白話文,文言文無法勝任,更有甚者認為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完全摒棄文言文。這種反對的聲音是造成文言文教學陷入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學習環境的缺失也導致文言文教學陷入困境。因為文言文已是歷史,不再是通用語言,所以現代人讀起來會感到晦澀難懂;而文言文中所描繪的生活場景,所展示的思想感情也與我們今天的生活相差甚遠。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我國對中學生學習外語的重視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語文和文言文的學習。
(二)教師的文言文教學能力問題
許多語文老師認為文言文需要老師“嚼爛了喂給學生”,需要串講、精講、重點分析,力求“字字落實、句句清楚”。這種面面俱到、費時費力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確實主流,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落后是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所反映的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很多老師認為學習文言文就是單純為了應付考試,因此他們并不注意有意識的不斷提高自身的文言文功夫,對文言文的了解也不夠深入,缺乏必要的專業素養。與此同時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孤立的講授文言文,對知識缺乏有機地聯系。他們很少將一些篇章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閱讀,也很少從整個單元的角度分析文章,更不用說將文言文與現代文、與學生實際相聯系。
(三)文言文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首先,文言文教學形式單一,教法呆板。文言文教學大都采用一種模式,即教師將文言文教學目標定位在解詞釋義上,沿著“讀、譯、抄、背”的模式展開教學,學生課上忙于記錄知識要點,課下則忙于背誦和默寫,千篇一律。其次,文言文教學重點存在偏差。現實文言文教學存在兩種傾向,一是重言輕文,學生成績有所提高,但興趣卻喪失殆盡;另一種是重文輕言,結果是學生課上興趣提高,但一碰到實際的文言文卻怎么也看不明白。第三、文言文教學的狹隘化和功利化。第四,文言文教學手段落后。教學中用的最多的還是粉筆加黑板。
二、改革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一)改革文言文教學理念
首先,要改正以知識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讓學生死記硬背的理念。其次,要解除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權威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三、要借鑒傳統,改進一味強調記憶、背誦的教學方法。第四,正視文言文由于歷史久遠而存在的自身特點。最后,要重視提升文言文教學的價值。
(二)提高教師的文言文教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文言文教學的意義,中學的文言文學習是為了傳承傳統文化,提升文學素養。第二,教師要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文言文功底,在鉆研教材之外閱讀大量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第三,教師要注重總結文言文語言知識規律,重視課外遷移,使知識間形成一個有機的聯系,將古代的一些觀點與想法打通,從更深層次上解讀學習文言文。
(三)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者對文言文興趣的缺失是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文言文興趣的缺失是文言文教學的大敵。因此要調動學生的經驗、情感,以縮小他們與文言文間的距離。幫助學生充分認識文言文學習的價值。讓他們充分意識到學習文言文可以增加知識、熏陶情操,學習文言文的目的是認識古代社會,了解古代的優秀文化、受到思想教育。同時,要教會學生辯證的看待文言文學習,克服對文言文學習存在的畏難情緒,建立起文言文與現代文等的聯系。教會學生用現有的現代文知識有意識地閱讀文言文。用現代文的知識去把握文言文的篇章結構、寫作特點與思想內容;用現代文的知識去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句法,去消化吸收古文化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培養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四)改進文言文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學習語文教育文化學有關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語言習得理論、和閱讀教學理論,并以此為指導,研究新課標的有關要求,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力圖把握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規律和方法。我認為有效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應該是:整合教材,區分不同文本的特質,引入、整合多媒體教學資源,構建“生本”文言文教學資源;闡明文言文學習價值,做好文言文銜接教學,提倡個性化閱讀,實行情趣教學;注重誦讀,隨文滲透語言規律教學,語感知識融合;明確目標,教給方法,設置梯度,生生合作,知道自主閱讀。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學好文言文,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從傳統中不斷創新,是當代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意義。作為即將踏上語文教師工作崗位的我們呢,一定要充分認清文言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并就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幫助學生學好文言文;為文言文教學走出困境獻一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作者單位:曲阜市石門山鎮管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