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大學圖書館的教育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的軌道,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變化,信息素養已經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本文闡述了信息素養的內涵以及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
關鍵詞 圖書館 信息素養 培養
近年來,大學圖書館的教育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的軌道,學生學習的方式也有信息的記憶過程轉變為學生對信息處理的過程,學習能力也體現為對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應用以及對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
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信息素養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與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時利用信息的技術與技能”,后又將其解釋為“人們在解答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
1987年,庫叟將圖書情報技能和計算機技能包括在信息素養的定義:“個體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能夠檢索、評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因此包含了:確認所需信息、尋獲信息、評估信息、應用信息。
199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LA 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創建學習的伙伴》一書中制定了學生學習的九大信息素養標準。這一標準從信息素養、獨立學習和社會責任三個方面進行了表述,進一步明確和豐富了信息素養在技能、態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信息素養:能夠有效地、高效地獲取信息;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能夠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
(2)獨立學習: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能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
(3)社會責任:能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能履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來探求和創建信息。
二、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人說“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這對人們的信息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養已經漸漸成為每個社會成員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它關系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成。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處理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部分。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變化,信息素養已經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總則第三條第三款就明確指出,當前高校圖書館的五項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展信息化教育,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獲取、利用文獻信息的能力。”同時,各個高校的數字圖書館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和傳統紙質資源相比,數字資源脫離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更加容易利用,但也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信息處理的能力,學生信息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對數字資源的利用。
三、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
1、強化文獻信息檢索課
文獻檢索課是高等教育中非信息專業的學生接觸、了解并掌握檢索技能的課程,通過檢索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還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建立認知服務體系
圖書館應當建立一套全面、便捷的認知服務體系,有助于學生全面地了解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可以在開學初的時候,分批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參觀,了解圖書館的藏書、分類,便于學生今后快速的搜索資料。
3、加強網絡資源建設
圖書館擁有大量數據庫,數據庫不同的檢索系統和方式,給讀者帶來了麻煩和負擔。圖書館應當建立跨庫檢索,對數據庫中相同學科專業的數字對象優化整合,提供統一的界面和檢索方式,方便學生檢索。
4、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
高校圖書館館員必須具有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高素質的信息人員是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圖書館要通過各種途徑的培訓和繼續教育來提高圖書館館員的文化信息素養,才能發揮好在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引導作用。
當然,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僅僅依靠圖書館是不夠的,必須各個部門共同努力,大學生應當利用自己大學的圖書館等有利資源來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教師應基于“產、學、研”的教育模式,結合圖書館的有效資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開展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明珍,曲長生.論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情報,2007,(3).
[2]孟利兵.淺論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7,(1).
[3]常紅,張毅君.大學生信息素質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7,(3).
(作者單位:裝甲兵工程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