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舒泰神公布了2012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yè)收入5.56億元,同比增幅達170.22%,實現凈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58.61%。同時,公司還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盈利預告,預計盈利3815萬~4926萬元,同比增長3%~33%。
舒泰神是一家生物制藥企業(yè),主導產品是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蘇肽生”,得益于蘇肽生銷量提高,舒泰神的業(yè)績得以快速增長。
不過,由于新廠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 認證遲遲無法完成,很多投資者對公司2013年的產能及銷售情況表示擔心。
為此《投資者報》記者采訪了舒泰神公司董秘馬莉娜,她表示,新廠GMP認證可能在2013年完成。而此前公司預計2013年上半年內能夠完成。
她表示,鑒于目前情況,公司已啟動原已暫時停工的老廠進行生產,現有蘇肽生設計產能是250萬瓶/年。至于供應問題,她則強調:“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除了受到產能困擾,公司高額的費用也成為吞噬利潤的一大頑疾。
新廠GMP認證延期
新廠的GMP認證遲遲不能完成恐怕是舒泰神目前最頭痛的事情。
對此公司投入新的醫(yī)藥產業(yè)基地的建設,不過其生產車間的GMP認證卻遲遲無法完成。
按新版GMP要求,凡新建藥品生產企業(yè)、藥品生產企業(yè)新建(改、擴建)車間均應符合新版GMP的要求。
舒泰神于2013年年初提交了新版GMP認證的申請,為此公司原廠生產車間還于2012年底暫時停產。公司此前稱預計將在2013年上半年通過認證。
但馬莉娜向記者表示,由于目前GMP認證項目較多,排隊等候時間較長,新廠GMP認證仍需要時間,預計在2013年內完成。
這與此前公司預計的2013年上半年內完成相比,其獲得認證的時間已經延期。
產能受限成瓶頸
新廠GMP認證如無法按期完成并投產,公司如何保證提供足夠產品供應并進而實現銷售增長?對此,馬莉娜則說,“公司目前已開始使用原工廠進行生產,公司已于2012年上半年通過增加老廠區(qū)關鍵設備解決產能瓶頸問題,能夠滿足新廠區(qū)獲得GMP認證前主要產品的供應和今年的市場需求。”
不過當記者問及公司產能及2012年實際產量時,馬莉娜表示:“目前老廠設計產能為250萬瓶/年。”她不愿透露2012年實際產量,只是一再強調公司“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不過,記者根據公司招股書數據及財報數據估算,公司2012年產量可能超過340萬瓶,已超過設計產能。
2008年~2010年,公司蘇肽生銷量分別為49萬瓶、89萬瓶、160萬瓶,按照銷售額可計算出其平均出廠單價分別為86元、83元、84元,由于在2012年上半年之前舒泰神一直使用代理制銷售模式,可以認為公司產品出廠價基本保持穩(wěn)定。
如果以此出廠單價水平計算,公司2012年上半年蘇肽生銷量約為170萬瓶。盡管2012年下半年公司對銷售模式進行了調整,但上、下半年蘇肽生的營業(yè)成本相差無幾,因此下半年銷量應該也在170萬瓶左右。
考慮到2012年底公司庫存相比2011年有所增加,因此公司2012年蘇肽生實際產量可能超過340萬瓶,已超出設計產能水平。如果新廠不能及時投產,光依靠老廠的產能要實現產量、銷量增長,恐怕難度不小。
高費用吞噬利潤
即使產量能及時跟上,舒泰神還急需解決其高額的銷售費用問題。
2012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5.56億元,同比增幅達170.22%,實現凈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58.61%。其中蘇肽生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175.14%。
從數據上看,盡管公司收入快速增長,但利潤增幅明顯要低于收入增長,并低于2011年81.32%的增幅。
對于業(yè)績快速增長的原因,公司稱“其一是因為銷售規(guī)模穩(wěn)定增長,其二是銷售模式進行了調整”。
此前,舒泰神主要采用的是代理制銷售模式,由公司和代理商共同負責市場推廣和渠道建設。而2012年下半年,由于新醫(yī)改推行,舒泰神逐步取消代理環(huán)節(jié),公司直接將產品賣給藥品流通企業(yè),然后再由流通企業(yè)賣給醫(yī)院。
取消了代理環(huán)節(jié),但相應的學術推廣費用、物流費用等則由舒泰神承擔,使得公司銷售費用大幅提升。從2012年公司財報也可以看到,公司2012年下半年營業(yè)收入及費用明顯高于歷年同期水平。去年三、四季度營業(yè)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3%、194%,而銷售費用增速則更為夸張,增長幅度分別達到562%、827%。
雖然取消代理環(huán)節(jié)有利于舒泰神對終端的把控,但從財務數字來看,舒泰神顯然需要付出更多的費用來換取營業(yè)收入的增長。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費用,公司的利潤增速可能進一步降低。但馬莉娜則認為,這屬于企業(yè)正常經營行為,無需過多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