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總是充滿誘惑力。
不管是在資本市場上,還是在政治活動中,抑或是社會生活里,完全可以說,哪里有懸念,人們就會往哪里鉆。這不,在過去一周的中國舞臺,又給這個論斷增添了一個新注腳。
按道理,“如火如荼”的全國兩會,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值得關注的大事,但出現在黃浦江的所謂“奇幻漂流豬”,偏偏更多地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活生生地搶走了全國兩會的鏡頭。更精彩的是,這些豬還意外地“客串”了一下兩會現場,上演了一出極其玄幻的“穿越答問”。
事后,雖然事主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又專門就有關“豬的火化費”問題作了一番補充解釋,但估計直到現在,公眾可能仍然沒有弄明白,那些“奇幻漂流豬”和這位白發部長究竟發生了什么關系?
而在廣大網友以及眾多媒體的追問和想象之下,有關這些漂流豬的各種懸念還在進一步發酵和升級之中。這一關涉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自然在兩會期間引發了人們更多的關注,甚至可以說,由于它們的意外“客串”,還將兩會推上了一個小小的高潮。這,就是懸念的力量。
而兩會,作為全國人民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不管是選擇產生國家主席、副主席,還是國務院總理,本來都是極具懸念的“大片”。但問題是,這些將要產生的結果好像都被人們提前知道了,毫無懸念可言。
所以,稍微一比較,兩會的吸引力自然就要打些折扣,被豬搶掉鏡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隨著兩會的勝利閉幕,這場全國性的政治盛宴也就畫上了句號,大小官員等也都將各就各位。
但對于那些漂流豬而言,不管是已經打撈上來“入土為安”的,還是仍在繼續漂流的,其引發的懸念還遠未結束。
比如說,這些豬究竟是怎么進入黃浦江的?它們為什么要進入黃浦江?它們是來自浙江嘉興?還是來自上海松江?它們是怎么死的?是瘟疫?是轉基因?還是集體失足落江?它們在江里“群泡”這么長時間,真的不會讓水質發生變化嗎?它們的奇幻漂流算不算公共衛生事件?官員說它們是“凍死的”,是真的嗎……
所有這些疑問,除了那位跟這些漂流豬基本扯不上關系的白發部長秉著“有問必答”的精神玩了一把“穿越”之外,其他的相關人等,要么沉默不語,要么閃爍其詞,有的甚至信口雌黃。
公眾或許還會追問,究竟是一種什么力量讓事態發展到如此地步?說實話,這事還真不好說。在事情徹底弄清楚之前,只能為這些豬打抱不平了:豬真的不容易啊,當它們活著的時候,雙匯給它們吃瘦肉精;當它們離奇死亡之后,又被拋尸滅跡,有關方面始終說不清楚真相。
如果最后他們都不說,或者都說不清楚,那好,“豬,你就開口說兩句吧,你究竟是怎么死的?這事兒可大了,你不說,他們說你是凍死的,你就是凍死的,這樣誰都沒辦法還你清白了?!?/p>
不過,話說回來:豬,你們還是瞑目吧,你們已混得相當不錯了。因為,有些豬活著,其實它們已經死了,而有些豬死了,它們還活在人們心中。更何況,你們還享受了“成功人士”的待遇:你們雖然離開了江湖,但江湖依然留有你們的各種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