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在近些年來的司法實踐中發現,醫療糾紛案件在逐年增加,其中,因患者知情權引發的糾紛占有較大比例。不過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人民法院卻面臨著醫學與法律上的諸多難點。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患者知情權制度在理論、法律規范以及法律實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并提出了完善對患者知情權法律保護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 知情權 醫療損害 醫療鑒定 法律保護
患者的知情權是醫患關系中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權利。不過,在醫療過程中,患者知情權的行使卻與醫療的不確定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困難和沖突。事實上,權利與行為的不確定性沖突不僅是司法實踐中法官們所遇到的難題,同時,它也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一、知情權概說
(一)知情權是什么
知情權(right to know)又稱為了解權或知悉權。2010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明確規定了患者享有知情權?!肚謾嘭熑畏ā返谖迨鍡l為我國立法中對患者知情權的首次規定,規定了尊重患者知情權為醫務人員的義務,未盡到該義務視為醫務人員有過錯,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予以賠償。
(二)患者享有哪些知情權
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知情權主要包括真實病情了解權、治療措施和治療方案知悉權、醫療風險知情權、醫療費用知曉權等,確立和保護患者的知情權是誠實信用原則在醫療關系中的體現,是患者“有效承諾”的前提,有利于患者主體地位的確立,也有利于規范醫患雙方的關系。
二、知情權醫療損害的鑒定
(一)對醫療損害的法律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對醫療損害責任新的規定,使我國民事賠償責任原則重新得到了統一,“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不再成為醫療訴訟中法律考量的核心和重點?!搬t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不再是醫方承擔責任的前提條件。新法規定,患者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只要有過錯,就要承擔賠償責任。
(二)知情權醫療糾紛的處理及鑒定
1、協商,醫患雙方對糾紛的認識沒有太大差異,通過相互妥協的方式解決醫療爭議;適合爭議較小,能夠相互諒解的基礎上。
2、行政司法途徑解決-醫療鑒定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主要是醫療衛生管理部門或醫患雙方共同啟動鑒定程序,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原來適用于解決醫療賠償問題和行政部門管理醫療機構;在《侵權責任法》實施之后,醫療事故鑒定解決醫療糾紛的作用已大大減弱,現在主要用于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機構的管理。
醫療過錯鑒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案件中,依職權或應醫患任何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委托具有法定鑒定資質的機構對患方所訴醫療損害結果與醫方過錯有無因果關系等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由此可見,醫療過錯鑒定的目的,是為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中遇到的專門性問題提供的一項技術服務。
3、知情權的醫療鑒定
知情權的醫療損害鑒定往往是通過醫療過過司法鑒定來解決的。因為醫療事故鑒定的結果是:告知是否詳細完整,是否存在告知缺陷,僅存在告知缺陷但未違反其他醫療常規的一般不會判定構成醫療事故,判定高質缺陷與醫療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即不會判定告知缺陷與醫療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比例。
知情權損害的醫療過錯鑒定則不同。筆者多次參加醫療過錯鑒定,鑒定中會對是哪些內容屬于患者知情權,告知是否清楚、完整、及時等進行雙方對質和質證,鑒定專家會當場提問并結合病歷資料進行詢問,最后判定告知是否存在缺陷,缺陷與患方最后的醫療決定有無關系,與患者最終的損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所占的比例進行充分的解釋和說明。這對最終醫療糾紛的解決起到決定作用。
三、患者知情權的法律保護
患者知情權屢屢被侵犯,因患者知情權得不到保障而引起的醫療糾紛日益增多。那么,患者的知情權究竟應該由誰來保障呢?
(一)為何患者的知情權會被侵犯
患者的知情權被侵犯的原因:第一,由于缺乏足夠的醫學知識,患者通常處于弱勢地位,需要做哪些檢查以及用什么藥,都由醫生決定,而患者多半是無條件服從的。與此同時,人們有病都喜歡往大醫院擠,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醫生根本沒時間給患者詳細解釋病情、治療應該注意的事項等問題?;颊咄堑群驇滋旎驇讉€小時,最后卻被醫生三言兩語給打發了,致使不少患者糊里糊涂地看病,糊里糊涂地交錢。第二,患者的知情權被剝奪,還有更深層次的其他因素。首先由于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醫生與患者缺乏有效的溝通,患者治療時總覺得自己很被動,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茫然無頭緒,只能任由醫生“擺布”。此外,也有醫生提出“讓病人知道得太多,也許會因其不接受而錯失治療時機”。
(二)完善對患者知情權法律保護的幾點建議
1、完善各種制度規范。
如果知情權僅僅限于對憲法的解釋或者是一般性、原則性的規定,而沒有上升為具體化的制度,那么它仍然是一種抽象性的權利,在了解權、選擇權、請求權等方面的作用亦無從實現。要真正使其得到保障就必須使其具體化,制定醫療公開的制度,確立公開化的原則,明確知情權的對象,公民行使知情權的程序以及對知情權的限制等。
我國醫療機構面臨著如何進一步完善各種制度規范,保證醫療質量得到提高的問題。如何保護患者的權益,這需要整體在觀念上調整。醫患溝通的有效性不是單靠一個知情同意書來體現的,這是個過程?,F在有的地方在搞醫患溝通制度,就是為了重建醫患雙方的信任。有了信任,所謂的知情同意才不是強方對弱方的強加。
2、侵犯患者知情權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在醫療過錯鑒定中,侵犯患者知情權即可認定醫院存在過錯。關鍵該過錯與患者最終的損害結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所占的比重是多少,一般人們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需要醫療過錯鑒定給出準確一致判斷標準。
四、對醫療鑒定及審判程序的建議
(1)統一醫療案件鑒定程序與規范,在醫療糾紛案件中統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過錯鑒定及比例判斷標準;
(2)在醫療糾紛案件中聘請醫學專家資格的人民陪審員來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作者單位: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