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會計學院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實際經驗為例,對現有的會計專業教育與事務所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提出類探索。
關鍵詞 校企合作 會計專業教育
校企合作源于共同的使命與追求,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始于“雙贏”,其目標在于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校企雙方只有找到了利益的共同點,合作才有基礎,才有正確的方向。在人才供求市場以需方為主導的今天,高校作為校企合作的主體之一,合作過程中應更加主動,并且合作機制創新的目標應定位于構建促進和維系校企雙方合作共贏、能動性全面激發的制度環境。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于1983年12月,是由一批我國資深注冊會計師投資創辦的全國性大型專業會計中介服務機構。現有從業人員3000余人,注冊會計師1200人,公司注冊地和總部設在杭州,并在北京、上海、重慶、深圳、湖南、廣東、山東、安徽、云南、湖北、四川、香港、臺灣等地設有執業機構。按照“質量導向、信譽至上”的方針,構筑“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格局,天健擁有包括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期貨相關審計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批準的金融相關審計業務等20多項執業資格;2010年12月7日,天健獲得從事H股企業審計資格,位列全國第二;2012年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排序,位列全國內資所第三。收入規模逾十億元。天健也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審定的全國30家從事特大型國有企業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我院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長期以來遵循自愿平等、互惠共贏的原則,發揮雙方各自的資源、品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與特色,加強交流,拓展和深化各項合作項目,建立起了互惠互利、全面持久的合作關系,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升。本文以我校會計學院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長期戰略合作的實踐經驗為例,進行以就業為導向的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領導組織機構 夯實合作基礎
(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我院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探討雙方合作的具體事宜,并定期召開會議,評價雙方合作成效。
(二)建立專題工作小組制度
根據確定的合作項目,成立相應的專門工作小組,開展具體的專項合作工作。專題工作小組成員由雙方協商確定,對具體的合作項目及相關事宜制定合作計劃,提出工作措施,落實合作事項,并定期向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合作項目進展情況。
(三)建立聯絡員制度
我院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雙方各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日常聯絡、溝通和協調工作,保證雙方溝通渠道的暢通。
二、拓展多渠道促合作 實現優勢互補
(一)建立了“實踐教育基地”,促進校企教與學交流
我院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共同建立了“實踐教育基地”,以此為載體推進雙方的在人才培養及人才聘用上的相互合作。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為我院在學術碩士、專業碩士(MPAcc)學位點的建設上面,提供了具有豐富經營管理的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擔任碩士生導師和碩士課程授課教師。比如在校的專業碩士中,有多位的企業導師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及經管骨干。他們將豐富的實務知識通過豐富多樣的途徑直接傳授給在校碩士生。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也是我院各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合作伙伴。比如在“2+2”(計算機+會計)專業教育、 “卓越會計師”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以及“ACA”班的實踐教育環節中,我院多次聘請天健所專家擔任實踐指導教師。
另一方面,我院也根據天健會計所的需要,優先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培訓服務,優先向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轉讓科研成果。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也為我院教師進行社會調查和科學研究等工作時,盡可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每年,都有大量的在校碩士生及本科生也有事務所實習工作。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也為我院提供了大量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實習崗位。如每年10-11月協助我愿舉辦一次專場招聘會。我院也按照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制定的錄取標準和名額擇優錄取應屆畢業生到事務所就業實習。
(二)建設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推動多樣校所科研合作
根據我院和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需要,隨時設立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可以是項目委托,也可以是共同申報省級及以上的科研平臺等,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所科研合作。并且,在雙方友好協商基礎上,共同開展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研究,共同開發審計教學軟件。
(三)設立天健獎助學金,支持我院學子成長成才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自2006年,設立“天健獎學金”,每年人民幣30,000元。用于獎勵品學兼優學生,會計學院每年都舉辦評獎答辯會,歷年來共有120名會計學子獲得該獎學金,獲得天健獎學金的優秀學生可以優先選擇去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工作。今年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又在獎學金的基礎上設立“天健助學金”,每天捐助20,000元用于資助學業受困學生。
參考文獻:
[1] 劉建湘.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 2011 (2).
(作者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