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墩下,厥水河畔,有一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這里是曾都區南郊辦事處所在地。隨著世界第八大奇跡編鐘的問世,南郊的文化底蘊更顯滄桑古老,改革的春風又給這片肥沃的古樂之鄉帶來了新的活力,而肩負著傳播文明的南郊教育使這片土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一、南郊教育概述
南郊教育經過兩次大的布局調整,現有六所公辦中小學,其中初級中學一所,中心小學一所,其他小學四所。此外,民辦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南郊落戶并發展起來,南郊成了隨州名副其實的文化教育園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形勢的不斷進步,南郊教育的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教育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南郊自己的努力下,近五年,南郊共投資兩千余萬元,改造裝修了擂鼓墩中學食堂和教學樓、白云小學教學樓和住宿樓,重建了白云小學食堂,對各校室外活動場地、綠化進行了提檔升級,添置了全南郊公辦中小學學生的課桌凳,完善了教育裝備和教學設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走進了各學校的教室。特別是投資了近千萬元重新建設了南郊中心小學,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配套建設都走在了曾都區的前列。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是關鍵。南郊中心學校一班人從未來著眼,站在歷史前進的高度,站在教育發展的前沿,精心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忠誠教育,熱愛學校,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多年來,中心學校在提高教師素質上用經費做支撐,用制度做保障,把函授培訓和自學結合起來,把讓教師走出校門學習與將名師請進來結合起來,把向他人學習與身邊教師相互學習切磋結合起來,把獎勵與鞭策結合起來,有效地調動了廣大教師奮發向上,不甘落后的積極性,教學教研不僅在曾都、隨州屢獲獎勵,還有不少教師站在了省、國家級的領獎臺上。中小學教師的層次不斷提升,五年前中小學教師的學歷合格率只有53%,截止去年接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時,南郊初中教師的學歷達標率為90%,小學教師的學歷達標率為95%以上。中小學教師素質的提高,帶來了南郊教育的和諧健康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南郊各學校規范辦學行為,按照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嚴格教學過程的科學管理和高效課堂的打造,網絡資源的運用,為課堂教學插上了多彩的翅膀;藝術教育成果顯著,特色教育別開生面,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形成了品格,發展了智力,強健了體魄,張揚了個性,陶冶了情操。南郊教育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學校的目標基本實現。
二、南郊中心小學——南郊教育發展的縮影
南郊中心小學是在2004年南郊教育第二次布局調整中成立的,由于當時資金等原因租賃瓜園社區的學校辦學,故稱“南郊瓜園中心小學”,該校由于建校早,校舍老化,教學設備陳舊,教學條件滿足不了教育發展的要求。面對如此現狀,南郊中心學校多次找到區政府、教育局、南郊辦事處,提出新建中心小學,解南郊教育燃眉之急的請示。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關心和重視下,新學校終于在2009年破土動工了,在近兩年的建設中,各級領導曾多次親臨現場,視察施工進度,督查施工質量,指導各項工作,確保了新學校于2011年秋季正式交付使用,一個現代化的學校——南郊中心小學建成啦!
三、標準建設促規范
南郊中心小學現有20個教學班,有學生1280人,教職工62人。學校占地面積2萬余平方米,建有標準化教室24個,學生公寓一棟,標準化食堂一個,配套設施齊全完善,嶄新的標準課桌凳,一流的IT教學設備、音響,學生公寓內新的床鋪、被褥、淺黃的地板,給寄宿生清新舒適之感;食堂設計合理,不銹鋼炊餐具,塑鋼就餐桌椅,能容納400多人就同時餐;科學實驗室、美術室、舞蹈室、微機室等配備到位,體育設施一應俱全。
新學校,新裝備,新面貌,也給南郊中心小學的師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促進了學校規范辦學。學校一班人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克難奮進,依法治校,實現了管理精細化,教育常態化,服務人文化。學校教職工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學生遵守紀律,熱愛勞動,勤奮好學,互幫互助,形成了奮發向上的教風和樂學文明的學風,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四、專業成長促教學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素質如何關系到學校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南郊中心小學啟動了“教師專業成長工程”,開展了以“與專著相伴,與專家同行”為主題的校本培訓活動。學校擬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師專業成長工程實施規劃和主題培訓活動方案,購買了近400本教育專著供全體教師選讀,采取學校集中培訓與教師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此以后,教師們讀專著,記筆記,談心得,寫反思,學習之風蔚然而成。通過專業培訓學習,教師的思想觀念轉變了,工作作風過硬了,教學理念更新了,業務水平提升了。
為了給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學校以省教育廳“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為契機,在校內長期開展教學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通過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入門課、常規教學達標課、干部隨堂推門聽課等形式的促進,教師們的教學水平普遍提高了。學校還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觀摩、自我展示的機會,大大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提升了他們的才華,鍛煉了他們的能力。近幾年來,學校涌現出了一批教科研骨干,他們活躍在省市區各級教學擂臺賽上,為學校贏得了累累碩果:獲省級獎勵12人次,獲市區級獎勵38人次,學校連年被評為“教科研先進單位”和“校本教研優秀集體”。
五、特色品牌促發展
南郊中心小學自組建之初就提出了“辦規范有特色有學校,育合格有特長有人才”的辦學思路。經過分析論證,跳繩運動因其不受場地限制,簡單易行,成本較低,且十分安全,健身價值高,深受小學生們的喜愛而被確定為學校特色項目。
為了推廣跳繩活動,走出一條特色之路,南郊中心小學成立了創建特色工作小組,擬定了創建計劃和方案,與班級簽訂創建活動目標責任書。在特色創建活動實施過程中,中心小學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把活動開展與理論研究結合起來,把特色創建與具體工作結合起來,采取教師學并帶動學生學,學生互學的方式促成學生跳繩特長的養成,鼓勵師生積極創新跳繩花樣并大力推廣。
為了提高跳繩水平,創新花樣,學校研究小組科學設置跳繩項目并結合師生的跳繩創新,總結推廣了十余種跳繩花樣,把跳繩運動推向新的高度。為了普及跳繩運動,學習擬訂了訓練規程,下發了跳繩訓練時間安排一覽表,劃分了地場,并提出了班班創特色的要求,學校還以跳繩達標測試和跳繩專項運動會等形式,并經常帶學生對外交流表演等形式,促進跳繩梯隊建設,提高整體跳繩水平。中心小學師生們在大量的跳繩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討,編寫了自己的特色成果——校本教材《跳繩》。學校還多次派校跳繩隊外出參加市區運動會開幕式表演,深受領導和觀眾好評。省市多家媒體對南郊中心小學的跳繩進行了報道,先后有三十多所學校前來觀摩學習跳繩。南郊中心小學跳繩特色品牌形成了,真正地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特色之路。特色教育為學校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學校取得了豐碩成果,被隨州市教育局授予了“跳繩特色學校”,被湖北省文體局授予了“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稱號。
六、主題文化促育人
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教育要求的提高,創建特色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提升學校的軟實力擺在了南郊中心小學的面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學生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扎實學習科學知識的頑強毅力,更要有健全的人格。正因如此,學校確立了以“學會做人”為主題,以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廉”為核心內容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在實施建設中,將“仁、義、禮、智、信、廉”分解滲透到各個年級的德育活動中,還將主題文化與國學經典誦讀結合起來,讓師生門都來關注文化,理解文化,傳播文化。為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學校投入一大筆資金進行了文化裝飾設計。房頂上,墻壁邊,教室里,走廊旁,櫥窗中隨處可見圖文并茂的主題文化,古訓、格言、警句、故事等走進校園,讓人感到濃烈的墨香,厚重的書香。公寓里的生活文化,食堂里的飲食文化,都融入了校園文化的主體,極大地豐富了道德教育的內容,凈化了校園的育人環境。此外,學校還充分利用廣播、板報、演講、朗誦等形式解釋其內涵,宣講其意義,指導其行為,讓做人的文化精髓深刻的烙印在學生身上,植根于學生心田,為小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真正實現讓學生“快樂學習,幸福生活,健康成長”的育人目標。
七、人文后勤促保障
南郊中心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學,在校寄宿的學生有四百余人,如何讓他們學得好,吃得香,睡得甜,成了中心小學一班人認真研究的課題。學校在后勤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著眼高標準,高起點,在后勤工作的管理方面著眼于從細要求,從嚴管理,在后勤服務方面著眼人性化,操作高質量,服務精細化。走進課堂,清一色的標準升降課桌凳為小學生的日常學習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來到寢室,高高的雙層架子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兒童床鋪,整齊而輕柔的床單被套,洗漱間一應俱全,給學生以進校如進家的溫馨感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標準化的學生食堂:寬敞明亮的餐廳,整齊結實的不銹鋼餐桌椅,干凈衛生的食品操作間等,為學生就餐提供了舒適安全的硬條件。為確保學生伙食質量和飲食安全,學校著力加強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大力推行“培訓食堂操作員”、“選派衛生監督員”、“培養營養指導員”、“邀請伙食質量評判員”和“聘請伙食成本監管員”等“五員制”工作機制,學校一日三餐都制訂了營養食譜,早餐品種多樣,供學生自主選用,中晚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而且色香味俱全。每當就餐時,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排隊領餐,整齊地入座用餐,高興地品嘗餐點,快樂滿滿,其樂融融。學校的食堂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被隨州市教育局授予“隨州市放心食堂”稱號。人性化的后勤服務與管理,為學校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曾都區南郊中心小學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南郊中心小學的發展是南郊教育發展的縮影。南郊教育人正乘著改革的春風,和著時代的旋律,聆聽著編鐘奏響的樂章,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作者系曾都區南郊中心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