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德育教育工作成效低下已成為了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阻礙因素。造成職業教育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社會環境的作用、教師教育工作的不完善以及學生自身身心發展的不足都是導致職業教育成效低下的重要原因。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正是立足與職高學生的思考而展開的實效教育活動。該門課程的教育不僅起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作用同時對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推進作用,下面筆者就就結合自身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經驗針對如何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成效的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職業道德與法律 教學 成效 提高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53-01
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擇優錄入,職高教育接受的學生基礎層次不齊,學習心態和思想狀況發展也有很大的差異性,且因職業教育直面社會,受社會發展宏觀形勢影響更大??梢哉f職高教學面臨的是更為復雜的教學對象和教育形式。在多重作用下,職業教育德育工作成效一直較低,而這種低迷的教學形式已經日漸影響到了職業教育本身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職業教育通過開展《職業道德與法律》這一學科來為學生提供有力的成長保證,并結合學生實際身心發展來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
1 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成效的措施
1.1 利用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職業教育
現今的社會,不僅是職高在校學生甚至是社會本身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都有一定的偏見。且因為進入職高的學生大都都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才“被迫”進入的。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進入職高本身學不到本事,學校也不能給予自己良好的學習環境。社會的偏見和學生自身觀念的錯誤讓職業教育很難高成效的展開。若不能解決這種狀況,不僅職高教育很難高效的完成,職高教育的后續發展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為了解決這一現實問題,學校要做到不僅僅是提高課程質量,還要從學生抓起,通過細致、耐心的思想教育來讓學生先正確理解職業教育并深信職業教育能夠讓自己學到知識和技能?!堵殬I道德與法律》課程的開展即是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思想教育目標。因此,教學者在教學中應當抓住《職業道德與法律》本身的特點,結合其中的內容和案例想學生講述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形勢并讓學生相信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人才的巨大需求。從而讓職高學生能夠恢復對自己和學校的信心,認真在學校內學習知識。
1.2 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力
進入職高的學生有的是不想繼續學習但是因父母不放心孩子年齡太小就進入社會而強行送入職高,這些學生進入職高學習沒有固定的學習目標,僅僅是抱著混日子的心態,有的是自身成績而無法進入普通高中深造,這類學生通常都抱著沮喪、自卑的消極情緒。無論是哪類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都缺乏足夠的信心和思想準備。面對這種學生,要想提高職業教育質量,保證學生能夠真正學到知識,教學者就應當從學生出發,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開展《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目的也在于此,教學者應當能夠結合教材內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例如,教學中有《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這一章節,教學者可以通過一種創新教學的方式鼓勵學生在這一章節中主動上臺介紹自己并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未來規劃和自己目前形象理想中的最佳形象。讓學生能夠在講述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點,能夠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努力奮進。同時,這種單獨上臺說話的方式也是給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這種過程中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1.3 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
改變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態度是教學的重要組成,但同時,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展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也很重要。在開展《職業道德與法律》這一門課程時,教學者同樣要遵守這一教學原則。具體來說,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預習內容不僅是教材內容更要牽涉到與教材相關的背景或其他素材內容,從而讓學生在課前做足充分準備并能夠在課中最大程度的參與課堂。其次教學時教學者還應改變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并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討論,討論過程中不防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術探究。為了讓小組討論更具有目標性和探究性。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不定期的布置討論課題,并要求學生能夠以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收集和探究,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詢問老師,這樣一方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學會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以組為單位的討論探究也教會了學生合作的作用。
1.4 讓教學結合實際
職業教育需直接面向社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僅僅要結合書本內容,還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的宏觀形式進行分析,保證自己的教學能夠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不同學生所需要面臨的社會環境即就業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自己日后發展和成長奠定基礎。例如,教“預防一般違法行為”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授簡單的違法行為,還可以聯系社會環境和學生實際生活,以舉例的方式向學生講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更具體的認識到違法的危害。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教師可以在教授課程的閑余時間在學生中開展“增強就業技能,提高競爭能力”的活動,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就業意向和書中知識內容就如何提高就業技能來進行分析和探討,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結合每個學生的求職意向和當今社會的發展形勢進行簡要分析,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夠對未來的求職和事業有一定的實際了解并更好的認識到書本知識的實際用處和重要性。
2 結語
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是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而要想提高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成效,教學者應當注重教學理念的創新并能夠結合學生的思想和社會發展宏觀形式對教學進行創新改革,保證學生能夠拋棄進入學校的偏見觀念,在職業教育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林學會.創新教育教學理念 立足學生發展實際 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成效[J].科教文匯,2011(10):51,66.
[2]譚業勝.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16):82-83.
[3]邵勇駿.案例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研版,201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