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語言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與英語教學緊密相關。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語言學對英語教學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本文以應用語言學為指導,在概述應用語言學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旨在說明應用語言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以期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為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語言學 英語教學改革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84-01
語言學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應用語言學是一門富有生命力的學科,近年來,在我國英語教學改革中應用語言學的運用,有助于深化英語教學改革,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如何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是當前英語教學關注的重要課題。因此,研究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討。
1 概述應用語言學的基本內涵
1.1 應用語言學的定義
應用語言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在應用語言學的定義這個問題上,國內外語言學界爭論很多,目前,暫無對應用語言學的明確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英國語言學家科德在討論應用語言學的定義時,十分強調應用語言學的“應用性”,但忽視了應用語言學的“多科性”,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無法全面定義應用語言學。我國語言學家劉涌泉將應用語言學分為兩種,廣義與狹義應用語言學。廣義的應用語言學泛指把語言學知識應用于其他科學領域,狹義的應用語言學專指語言教學。本文所說的應用語言學,是指狹義上的應用語言學。
1.2 應用語言學的產生
應用語言學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波蘭語言學家庫爾特內(J.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1929)在19世紀下半葉提出來的,20世紀40年代,應用語言學這一術語在美國語言學界出現,此后很快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密歇根大學早在1946年就開設了應用語言學課程(Engels,1968∶5)。該大學的英語學院在推動這一學科的發展方面,起到了先鋒開路的作用。應用語言學這門學科之所以本世紀40年代會在美國誕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語言學理論的發展;二是外語教學實踐的需要。從我國語言學的產生上來看,我國的應用語言學研究大約起步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1.3 應用語言學的發展
應用語言學是一門多邊緣的交叉學科,應用語言學發展的宗旨是探索外語教學的規律。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而外語教學主要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語言本身的認識;二是如何教語言,其中包括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法的研究和教學效果的考核等;三是如何學語言,其中包括學習語言的心理過程,學習者的需求,以及學習者的個性特征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等。
2 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為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改革,在深入了解應用語言學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利用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采取措施,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2.1 學習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教學改革
學習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教學改革,是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之一。英語教學改革的進行,與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是分不開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廣大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不斷加強學習應用語言學理論,大力開展應用語言學及相關學科(如普通語言學、教育心理學等)的理論學習,然后在學習應用語言學理論的基礎上,總結英語教學經驗,在實踐中,正確的理論將得以證實,錯誤的理論將得以修正,進而提出比較科學的改革方案,用理論指導教學改革。
2.2 發揮教師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發揮教師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作用,是指要大力開展應用語言學的研究工作,使每個英語教師在熟悉應用語言學的前提下,做一些與英語教學相關的研究,促進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發揮英語教師的作用,不僅是英語教學改革對英語教師的客觀要求,而且也是英語教師提高自身英語專業素質的內在要求。對英語教師而言,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督導者,做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工作有著十分有利的條件,一方面教室是他們的實驗室;另一方面學生是他們的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英語教師只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并持之以恒,使應用語言學更好地適應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
2.3 加強英語“說、寫”的能力培養
加強英語“說、寫”的能力培養,在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改革中的過程中也必不可少。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國際交往也日益頻繁,傳統的以應試教育為主的英語教學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英語“說、寫”的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英語人才,是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融合發展的具體表現。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滿足用人單位對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大大加強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4 結合教學實際來進行英語教學改革
英語教學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在具體的改革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來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在運用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需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此外,高等教育還應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英語教學中主要體現為: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拓寬大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世界文明并從中汲取知識營養。
3 結語
總之,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改革密不可分。在英語教學改革中,應用語言學指導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應學習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教學改革、發揮教師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加強英語“說、寫”的能力培養、結合教學實際來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應用語言學的優勢,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肖玲.二語習得中的母語遷移[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3):203-204.
[2]嚴月霞.二語習得中的隱喻能力培養[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3):205-206.
[3]許平珍,許愛瑜.虛擬企業教學模式在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中的應用[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2(1):26-29,34.
[4]陳靜.幼兒英語師資專科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3(4):143-145.
[5]王凡.大學英語批判性閱讀與思維能力培養探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
[6]黃冬嬌,黃雪玲.形成性評價在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4).
[7]汪小祥,肖桂蘭,邢娣鳳.高職《商務英語口譯》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247-251.
[8]于蘭,王帥.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低效現象歸因分析及對策[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