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場獨立場依存是心理學領域對認知風格的一種分類。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將這一概念應用到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認知風格與學習成績的關系來探索更好的外語教學方法和外語學習的策略。本文將對該領域近十年的研究進行分析梳理,旨在對今后的教學和研究提供思路。
關鍵詞:場獨立場依存 認知風格 外語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97-02
國內的外語教學從最初的以教師為中心逐步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變。教師的角色不再僅僅是講授者,而要關注每個學生,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指導。這就要求在外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特別是學生不同的學習認知風格。學者們的研究也更多地從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角度去探索外語的教與學。場獨立場依存是心理學領域對認知風格的一種分類,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這一概念應用到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認知風格與學習成績的關系來探索更好的外語教學方法和外語學習策略。
近年來,認知風格與外語學習成效的實證研究層出不窮,然而,關于認知風格的研究還有待深入,表現在:首先,大多數研究都止步于認知風格與外語學習成效的關系,或是泛泛地提出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認知風格加以引導,卻沒有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研究應用于實際教學,如何彌補學習者自身風格的不足之處。其次,在近十年來,研究依舊圍繞認知風格與學習總成績,或者閱讀,聽力和寫作的關系居多,對于口語與認知風格的關系研究還是較少。再次,對于測量工具的選擇比較單一,幾乎所有研究都使用了鑲嵌圖形作為測量手段。還應考慮將更多認知風格的測量工具引入到研究中,更準確地測量出學習者的認知風格[1]。本文將對該領域的研究進行分析和梳理,旨在對今后的教學和研究提供思路。
1 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又稱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對信息進行組織和加工的方式,通常表現在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目前在外語教學領域,對場獨立場依存研究最多。場獨立場依存的認知風格是由美國心理學家Witkin在研究飛行員的空間定向和垂直知覺時提出的。Witkin指出:“當呈現一個具有支配作用的場的時候,比較場獨立的個體傾向于克服場的組織,或重新構建它,而場依賴的個體傾向于依附于給定的場的組織。[2]”
這里所說的場,是指周圍環境。處在一端的人稱為場獨立者,其特點是在進行信息加工時不依賴外部環境,能從較為復雜的背景中分離和識別出獨立的個體,把部分和整體分開,善于主動地進行知覺分析;相反,處在連續體另一端的場依存者傾向于依賴外界事務作為信息加工的參照,把整個背景環境看作一個聯合的整體,信息加工時也常常不那么主動。以這兩個極端為端點,構成了一個不同認知方式的連續體,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3]。這兩種人在學習方法和策略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從學習風格來看,場獨立的學生善于抓住要害,進行獨立思考和學習,知覺穩固,較少受到環境或他人看法的影響,對各種非人格化、抽象化的事務和方面具有更大的興趣和能力;而場依存的學生則喜歡在集體中學習,較易被被教師的表揚和他人的認可所激勵,喜歡參照他人的看法來行動,在學習中常常需要較為明確的指導。
Witkin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先后設計了棒框測驗,身體順應測驗,轉屋測驗,和鑲嵌圖形測驗來測量場獨立場依存。棒框測驗是在暗室中呈現一個明亮的方框,中間有一個棒。要求被試把棒調整得與地面垂直,從而測量被試在調整時多大程度依賴于棒外面的框。身體順應測驗是讓被試在一個傾斜的小屋中坐在一把傾斜的椅子上,調整他的座椅使之和地面垂直。轉屋測驗的原理也大同小異。他在研究中發現被試在棒框測驗中能夠準確地將棒調節到與地面垂直狀態,則在身體順應測驗和轉屋測驗也表現較好;反之,不能將棒調垂直者其誤差也較大,且這種個體差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穩定性。鑲嵌圖形測驗更為簡易,可以紙筆測量,要求被試在規定時間內把一個簡單圖形從包含這個簡單圖形的更復雜的場景中分離出來。具體例子請見下圖。詳細信效度情況見Witkin等人的手冊。
Witkin的鑲嵌圖形測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簡單易行的測量工具之一,除此之外還有Kitayama的框線測驗以及Goldberd的認知偏差任務。框線測驗分成絕對任務和相對任務兩個部分,絕對任務在結構上與Witkin開發的測量工具一致。認知偏差任務用于測量情境依賴選擇偏差/情境獨立選擇偏差這兩種情境推理。林升棟對這三種測量方式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個體在鑲嵌圖形中表現好的,在框線測驗的誤差就越小,并且提出框線測驗可能更適于在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測量場依存場獨立[4]。
2 學生認知風格分析
對于大學生認知風格的分布,國外研究報道了許多性別因素的差異,而國內張厚粲等人較早的研究卻沒有發現顯著差異[5]。張衛東通過大樣本測試對國內1526名大學生的認知方式進行調查,發現男性大學生與女性大學生之間的差異處于顯著與不顯著的臨界水平。他的研究還發現理科學生的場獨立水平顯著高于文科學生,甚至理科女生都明顯高于文科男生。而文科男、女生之間和理科男、女生之間的測驗成績則差異不顯著[6]。徐偉成的研究也報告了文科學生傾向于場依存,理科學生則傾向于場獨立性。而且在四級統考成績中,理科學生也明顯比文科學生表現優異[3]。
3 認知風格與外語學習
早期,吳一安和劉潤清的研究發現場獨立型的學生語言成績要比場依存型的學生好[7]。徐偉成的研究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場獨立型的學習者比場依存的學習者更可能在外語學習中取得成功。在詞匯與句法、閱讀和寫作方面,場獨立性組的成績顯著優于場依存性組。場依存性組則在聽力方面優于場獨立性組。翻譯和完形沒有顯著差異[3]。
朱中都也在研究中也發現:課堂表現活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反而在考試中成績不出色,而有些沉默的學生卻成績較好。碩士生中英語學習成功者的認知方式更偏向場獨立[8]。與此結論相似的是曹海英將大學生與高中生的認知風格與英語學習成績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大學生中場獨立的學生明顯比高中生多,而且場獨立者的英語學習總成績明顯高于場依存者,其聽力,閱讀,作文單項成績高于場依存者。但兩者的單選,翻譯成績差異不大[9]。從這幾組研究似乎能夠看出隨著學習者年齡的增長,認知風格也越來越偏向于場獨立型,具有較高的自學能力。戴運財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英語學習者的認知風格與第二語言表現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和中級階段,認知風格對學習者整體的學習成績沒有實質性影響,只與中級學習者(尤其是男生)的四級聽力成績呈正相關[10]。
劉芳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認知風格測試的成績與被試者的英語成績正相關;場綜合型學生在英語水平測試中得分最高,場依存型的學生得分最低[11]。陳艷君按照TEM-4的寫作要求對80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調查,從內容、組織、語法、精確度四方面對兩種風格的作文進行對比,結果同樣表明:學習者認知方式與英語寫作水平有一定相關性;場獨立者在寫作內容與結構方面的能力優于場依存者[12]。郝玫通過對場獨立場依存者的英語書面輸出的準確性和復雜性的發展情況的研究,發現以發展的視角來看,場依存者的語言進步大于場獨立者。但是語言表現不穩定,容易受環境影響。而場獨立者在書面輸出中表現相對穩定[13]。
4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的任務并不僅僅在于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而是應因勢利導,在實際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化,根據每個班級的整體情況和不同學生的認知風格調整教學方法,努力創造氛圍讓學生發揮特長。
參考文獻
[1]李志雪,李紹山.國內場獨立/依存認知風格與外語教學關系研究綜述[J].解放軍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5):65-69.
[2]WitkinHA,OltmanPK,RaskinE,eta.l.AManualfortheEmbeddedFiguresTests[M].California: ConsultingPsychologists Press,1971.
[3]徐偉成.場依賴性—— 獨立性特征與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4):51-52.
[4]林升棟,柯學.幾種場相依/場獨立測量工具間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探新,2011(1).
[5]張厚粲,大學生的專業分化與場依存性—獨立性的關系[M]//謝斯駿,張厚粲.認知方式—— 一個人格維度的實驗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6]張衛東.大學生場依存性獨立性認知方式分析[J].心理科學,1995(1).
[7]吳一安,劉潤清.中國英語本科學生素質調查報告[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1):36-46.
[8]朱中都.場獨立性與場依賴性風格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28-31.
[9]曹海英,周叔麟.認知風格與英語學習成績的效率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4(1):24-29.
[10]戴運財.場獨立/依靠的認知方式和第二語言習得[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203-208.
[11]劉芳.場獨立—— 場依存認知風格與大學英語學習的相關性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60-63.
[12]陳艷君,劉德軍.場依賴和場獨立視野下的英語寫作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2):54-58.
[13]郝玫,王濤.場依存/場獨立認知風格學習者的英語輸出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