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與市場形勢發展和大學生的現實需求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就業指導體系建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的組織架構和建設作了分析,并對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建設提出思路和探索。
關鍵詞:高職 就業 就業指導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127-02
高職院校所培養人才的定位是適應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教育部16號文件指出,高職院校的辦學思想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1]。因此,高職院校構建高效的就業指導體系,不僅僅是學生就業和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社會技術進步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國計民生發展的需要[2]。
1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部門和各高職院校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就業指導已然成為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性教學活動的組織等各個層面,均體現了就業指導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3]。而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在建設就業指導體系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1)就業指導隊伍專業化程度低,隊伍結構不合理,缺乏同時具有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專業指導人員;(2)指導對象重心偏向高年級學生而忽視了低年級學生;(3)指導內容存在局限性,僅限于信息的傳遞、政策的公布和就業技巧的指導,缺乏系統規劃性的指導;(4)指導方式的簡單,一般僅限于少量的就業指導課,就業講座等;(5)指導目標不夠明確,僅限于幫助學生找到一份工作,而忽視了人職匹配原則。因此,科學、全面、系統地做好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建立、健全就業指導體系還需進一步探索。
2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構建的探索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建設涉及高職院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根據就業指導理論和大學生發展階段特點,高職院校應構建全程化的就業指導體系。即從大學一年級開始便進行大學生就業指導,包括就業指導課程、就業創業講座、相關競賽、頂崗實習、就業培訓、就業信息發布與宣傳等方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結合學生的共性與個性,提供各種形式的就業指導及服務,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能力,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實現人職匹配的職業目標。
2.1 健全就業指導組織結構,強化就業指導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需由校就業工作領導班子、中層教學管理人員、就業指導中心、系就業工作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教師、學生代表等一起參與。其中以就業指導中心為核心,協助校就業工作領導班子制定學校相關就業制度和政策;幫助教學管理人員制定就業指導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宣傳就業形勢和政策;反饋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和聘用意見;組織培訓相關就業工作人員,獲得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相關證書,提高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就業指導技巧;協調和督促各系的就業工作和相關就業活動,提供各項相應的就業服務。系就業工作負責人、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就業指導中心的指導和協助下,落實各項具體就業工作,全校形成至上而下的組織結構體系。在校內建設一支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同時,聘請校外職業指導專家和企業家進行兼職指導,形成一支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
2.2 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實現就業指導全程化
國辦發[2009]3號文件指出,要強化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開設就業指導課并作為必修課程,重點幫助學生了解就業政策,提高求職技巧,調整就業預期[4]。大學生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其身心特點、專業知識結構不同,對就業指導課程也呈現不同的需求。要實現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就要建立貫穿整個大學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針對大一學生,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首先通過開展入學的始業教育,安排實訓周專業認知環節等,幫助學生盡快地了解本專業基本情況、就業現狀和前景以及職業對人才的要求;其次設置38課時的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職業基本知識,引導學生探索自我和職業世界,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涯規劃。針對大二學生,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該階段設置18課時的就業指導課程,其核心側重引導學生在加強專業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鍛煉和提高個人的就業創業能力,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能力傾向,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對全面深刻地認識和把握自我[5]。針對大三學生,側重于擇業、創業和升學指導和培訓。該階段的課程開設8課時,主要設置在大三上學期,結合畢業生的需求,幫助畢業生了解就業形勢和政策、相關法律法規、求職技巧等。同時引導畢業生轉變自身角色,適應社會需求,實現就業創業理想。
2.3 構建就業指導實踐體系,強化就業指導課程效果
單純的就業指導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實現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的目標,就業指導實踐體系的構建可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強化就業指導課程效果。因此,就業指導體系全程化建設中,在大一年級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培養學生就業創業意識。在大二年級引入頂崗實習環節,進入到企業實地了解作為一個職業人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不足,獲得相關經驗,為提升自己做鋪墊;同時鼓勵學生在大二暑期開始進入單位實習,積累工作經驗為就業做好準備。在大三年級開展簡歷制作競賽、模擬招聘等活動,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技巧和能力。同時還可通過鼓勵學生參加挑戰杯創業計劃等競賽以及相關社團活動,采取以活動為形式,以實踐為特征,寓指導于的活動之中,把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2.4 提供各項就業指導服務,幫助學生實現就業創業
就業指導內容應該全面,指導措施也應當多樣化:開展就業指導講座,向學生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分析就業創業形勢;組織學長交流會,傳授就業創業經驗;建設并實時更新校就業網站信息,提供單位招聘等就業信息,接受就業創業在線咨詢等;組織校園招聘會,搭建學生與招聘單位雙向選擇的橋梁;提供心理咨詢平臺,幫助學生克服不自信、焦慮、盲目等各種就業心理障礙,擺正就業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價值觀;建立畢業生信息庫,有針對性地向社會企業單位推薦合適的人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如校內通、QQ、飛信等,發布和傳遞各種就業信息等。通過各種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創業。
2.5 調查就業畢業生工作情況,掌握畢業生工作狀況
構建就業指導體系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找到一份工作,在幫助學生找到工作以后還要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交流,跟蹤調查畢業生的工作情況,了解畢業生是否能夠適應該工作崗位及其發展情況、畢業生的工資待遇、福利、工作環境等,建立信息檔案。同時,獲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各方面的信息反饋,了解近幾年行業的發展情況和對畢業生的要求與需求。為培養在校學生提供參考資料,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
3 結語
就業指導體系貫穿于整個大學期間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等方面,需要在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全員參與和合作。高職院校旨在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建立就業指導目標明確、就業指導內容全面,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多樣有效、高質量有效的就業指導體系,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6]。
參考文獻
[1]http://www.tic-gx.com/pingg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75,2011.
[2]王婷.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構建中的問題及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學報,2009(96):42-43.
[3]姚金鳳.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的構建[J].江蘇高教,2008(5):101-102.
[4]http://wenku.baidu.com/view/3a9bce202f60ddccda38a0cb.html.
[5]洪學英,李彬.構建高職院校全程化的就業指導體系[J].中國教育霞展研究雜志,2009(11):129-131.
[6]李明.關于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6(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