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使得學校對計算機課程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育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關于中職計算機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本文深入探析了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以及對于實踐教學的思考,希望對相關工作者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 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 互動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150-01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波及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教學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計算機教學已經成為了中職學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沒辦法適應現代信息科技的進步速度,計算機教學方法需要有本質上的改變和創新,通過計算機教學,需要使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和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功能。通過實踐解決相應問題,從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相信這門課程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好,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引領世界最前沿的科技。
1 研究型教學方式與實踐方案
研究型教學方式目前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學方式的主流,目前我國在教育教學中講求創新,講求創新便不得不提及研究型教學。目前國內各中職學校在創新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教學中仍然是以老師為主體,對于老師知識的傳授過于重視,而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沒有表現出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課本上的知識與社會實踐是脫節的,學生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往往沒辦法應用到社會中去,因此沒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研究型教學正是解決了這類問題而被教育者所青睞。研究型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訓學生的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應用研究型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那么如何進行研究型教學呢?
(1)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注重對學術深度上的加強,而不是難度。加強教學深度可以在加強學生基礎內容的掌握的基礎上,激起學生的研究興趣。在教學深度上,可以考慮引入一些與課程相關的發展史和人物故事,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生對于學術的鉆研精神。同時也可以考慮在講述計算機理論知識時,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通過深入的探究,學生會對該理論記憶更加深刻。教學內容也應該聯系社會實踐,有時計算機的內容對于學術來說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如果加入一些實例進去的話,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究,那效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2)在教學方法上,可以考慮通過視頻、圖片、動畫等各種方法進行教學.這些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印象深刻,易于理解與記憶。同時,也可以考慮在課堂教學中留一些時間為學生布置自我學習作業,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對教學內容又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體驗。
(3)在課程的考核上應更加靈活,考察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的考核方法對于計算機這門學科是完全不適用的,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不是為了學習計算機的概念,而是要學會如何使用計算機的基本功能,學會如何在未來的工作中使用計算機做一些簡單的日常事務。因此,考核計算機的方式應放在具體應用中。學生需要對題目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無論有什么方法,只要獲得最后的結果即可。
研究型教學方式對于很多學科都是非常有用的,是發展很早的一種教學方案。現在很多學者將它用在了中職計算機中,發現非常適用,對中職計算機教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案。
2 開放式教學模式與實踐方案
開放式教學模式是目前一項非常前沿的教學方式。開放式顧名思義,是說教學環節是開放型的,師生之間沒有約束,可以隨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質疑。開放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講求以學生為主,老師起輔導作用。即在課堂上,老師給出本節課的課題,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可以隨意提出自己的問題與想法,與老師探討。學生不必根據課本上給的模式去學習,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老師無需給出答案,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究,老師再根據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為他們進行解答,正確的有創新性的解決問題的想法應予以鼓勵,并講述給所有同學聽,錯誤的想法應及時糾正,并指出學生錯在哪里,糾正學生的錯誤思維。
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最大的優點便是學生在課堂上不只學習到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生自由的探討,學習到的知識遠比書本上來得多。同時,開放式教學模式可以完全發掘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即將進入社會工作的中職學生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3 互動分層式教學法與實踐方案
互動分層式教學法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尤為適用。由于不同省市的計算機教學進度是不同的,再加上中職學校的學生本來就是來自全國各個地方,這使得計算機的教學很難掌控,教的簡單的話,對于那些基礎好的學生毫無意義,教的過難對于那些基礎差的同學又是不公平的。互動分層式教學法正是針對這個問題而提出的。該教學法旨在解決不同學生的基礎差異問題,針對每位同學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讓計算機能力強的同學幫助老師輔導基礎差的同學,基本上解決了學生的分化問題,使每位同學在計算機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實施互動分層式教學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互動分層式教學法的主要實踐過程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分析,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讓學有余力的同學代替老師,幫忙輔導那些計算機基礎薄弱的同學。學生們共同發展,互相幫助,不完全依靠老師一個人輔導全體學生。使學生們的計算機能力都能夠有所提高,同時,也會激發學生們的熱情和潛能。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互動分層式教學方法有著非常多的優點,它是眾多學者長期研究下來的成果。互動分層式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之間的友情,培養學生樂于奉獻的精神,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等等。目前很多學校都陸續開始實施互動分層式教學法應用于中職計算機教學中,足可見這種方法對于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是非常實用的。但不可避免的,這種方法也有一些弊端所在,不過相信通過相關研究學者的不斷改進,該方法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4 結語
通過各教學方法在各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課程中的實踐證明,每種方法都是非常有優勢的,每種方法的應用都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學生們通過這些新式的教學方法收獲頗豐,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創新探究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相信學生未來在社會上一定能夠學以致用,發揮自己更大的價值。每所中職學校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姚剛,張欣宇.互動式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21):65-66.
[2]黃云.探究教學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12(1):112-113.
[3]李旭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情境學習理論的實踐與思考[J].硅谷,2009(23):198.
[4]程勇兵.高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3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