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應用于各行各業,社會對網絡管理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實效,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需求,是職業學校在教學改革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 教學實踐 職業學校 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217-01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是為社會培養網絡人才的必修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中各種設備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局域網的布線、組建及維護。
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經過調查可知,有將近2/3的畢業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遇到實際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有的連最基本的布線都不會,更不要說對網絡的維護了。那么,如何加強職業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提高該課程課堂教學實效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加強教學設備投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目前,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開設了多門實用性課程,這些課程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占用大量的計算機設備,除此之外,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也需要上機實踐,這樣,本來就不夠使用的計算機設備更加捉襟見肘,導致教學正常用機都不能保證。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學校拿出一定資金來建設網絡實驗室就勉為其難了。所以,在職業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上唯一能夠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是制作網線,其他網絡設備也只能拿實物來講解其功能及工作原理,當涉及到組網時,只能帶領學生參觀本校微機實驗室,根據本校的實驗室的網絡來講解有關局域網的布線和組網。學生在校期間對網絡也只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沒有親自實踐過,也就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當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面對組網、布線或網絡維護,他們無所適從,當然就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樣一來,學生的就業就很難,職業學校的學生很難成為優秀的藍領人才。所以,職業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功能齊全和設備完善的網絡實驗室,讓學生能夠學為所用,為將來就業奠定堅實地基礎。
2 應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都是按照教材編排的先后順序逐一講解。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學前忘后,不能整體地去把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內涵,所學知識缺乏連貫性,使學生不能學為所用。
為了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就是指教師通過展示具有鮮明代表性的案例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在情境中掌握理論知識總結規律,并創造性地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找到更多的實際生活范例或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內容分為網絡基礎知識、傳輸介質與網絡設備、局域網綜合布線等,如果按教材順序先講網絡基礎知識,對一個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網絡的學生來說,拓撲結構、網絡協議等內容,抽象、難懂。本來對網絡有興趣的學生,一開始被這幾悶棍打得暈暈糊糊。為克服傳統網絡課程內容設計與教學方法上的缺陷,遵循“先具體后抽象、先應用后理解,由實踐到理論,由理論再指導實踐”的科學認知規律,在網絡教學實踐中,大膽改革網絡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首先,選擇要符合教學目標的合適案例;其次,將案例分發給每一位學生,并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將各組討論結果匯總;最后,由老師做全面總結和評定。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和表達力,還可以理順學生掌握知識點思路,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3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積極的意向。只有對所學知識有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是成功上好課的第一步。所以,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中,我采取如下措施。
3.1 利用多媒體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網絡技術這本教材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如果以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只能使學生了解表面現象,造成一知半解的局面,有的學生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為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我將這門課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把微觀的問題放大化,實現學生認知渠道的多元化。課堂生動、形象、直觀,不僅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在教學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開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職業學校可通過舉辦各種有關計算機網絡知識的競賽,如網線制作、小型局域網組建等,通過比賽結果,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了自信,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
4 精心挑選教材,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目前,計算機教材多得令人眼花繚亂,這些教材的內容大同小異。所以在選擇教材上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要突出“新”字,也就是說教材內容要與目前社會所需求內容接軌;其次要突出“全”字,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就掌握五大方面內容:(1)網絡的基礎知識;(2)傳輸介質與網絡設備;(3)局域網綜合布線;(4)組建小型局域網;(5)局域網安全與維護。如果能夠很好地反映這些內容,并配有相應的各種設備圖片,便于在上課時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那就是一本合適的教材。如果沒有合適的教材,可以組織本校教師開發校本教材。
5 加強校企合作,把握行業動態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踐性遠遠大于它的理論性,同時由于計算機知識更新很快,新技術層出不窮,教師又不可能及時掌握行業的動態,如何為企業提供優秀的人才呢?我認為,職業學校在資金緊張的前提下,應該采取校企合作、為企業提供設備場地、接受企業設備贈送、共建實習實訓就業基地,促進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建立聘任企業高技能人才,聘請企業專家和管理者參與學校建設、教學和管理。形成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從而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
職業學校是培養藍領人才的搖籃,作為學校,要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施展空間;作為教師,要不斷鉆研業務,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要把學生的培養目標和社會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宋一兵,主編.局域網組建與維護[M].人民郵電出版社.
[2]林生華.淺談多媒體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0(7):15-17.
[3]湯淑云.案例教學法在VisualBasic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等職業教育,2010(1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