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業意識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風險意識等創業基本意識為教育目標。目前對創業意識的教育理論研究較少,更缺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創業意識的培養的具體方法和途徑。本文根據高等教育培養的目標,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勢,對高等數學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高等數學教學能夠有效的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并提出了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創業意識 高等數學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224-02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大幅增長,而全球經濟下滑,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創造的就業崗位明顯減少。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更新就業觀念,實現由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的思想轉變。
創業既是就業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也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要實現創業,需要具備基本的創業能力。創業能力包括:創業意識,創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創造機會的能力,對承擔風險進行計算的能力,一些基本的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和自我創業的技能[1]。
創業教育是解決當前及今后大學生就業、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有效方法[2],而創業意識教育是創業教育的基礎,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就業能力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創業意識教育是高校創業教育最佳的途徑,離開學科教學,創業教育就是空談。只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科教學在創業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傳統的數學學科教育,忽視了數學學科教學對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因此,特別需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大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
1 數學過程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意識
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創業型人才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數學的實質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方式。對大學生來說,學習高等數學知識并不一定是目的,而是通過學習高等數學掌握邏輯推理和創新方式,進而訓練和提高自身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數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3],使學生不僅知道許多重要的數學概念、方法和結論,而且領會到數學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方法。然而當前有些高等院校提倡所謂的新型教學模式,數學教學以夠用為目標,過于強調基本知識和基本運算能力,忽略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與系統性,大量刪減甚至完全刪除數學公式定理推導和證明過程。
事實上,數學公式、定理的典型推導或證明過程十分重要,因為其中運用了獨特的思想方法、藝術技巧和邏輯思維方式。因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對數學公式、定理的典型推導和證明過程的教學,同時,介紹數學概念定理的背景材料和應用案例,實行“過程教學”,使學生知道數學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過程。例如在導數的概念教學中,通過介紹物理學中的瞬時速度和幾何學中的曲線切線斜率這兩個實際問題,分別運用平均速度近似瞬時速度,運用割線斜率近似切線斜率,進而引入極限思想得到瞬時速度和切線斜率的精確定義,推出導數的概念,導數即為平均變化率的極限——瞬時變化率,反應了函數值隨著自變量的改變而變化的快慢程度。通過這樣的過程教學,能使學生體會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過程。
2 數學建模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
“數學建模、數學實驗”等數學實踐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謂數學建模就是根據需要針對實際問題組建數學模型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數學建模”活動,本身就是一項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關鍵是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首先通過分析、提煉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然后求解數學模型,利用數據模擬分析驗證數學模型,并不斷對數學模型進行校正。數學建模過程,不斷地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的觀點去觀察、分析和表示各種事物關系、空間關系和數學信息,從紛繁復雜的具體問題中抽象出合理的數學模型,進而使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
組織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等綜合素質。數學建模競賽賽題緊密結合科技和社會熱點問題,吸引學生關心、投身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數學建模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實踐能力。競賽問題的解決方法沒有任何限制,學生必須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解決問題,數學建模競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建模競賽要求三人一隊,三人分工合作、取長補短、求同存異、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同舟共濟,培養了團隊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在創業領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會合作是創業型人才的必備素質。以選拔為主的應試教育的導向片面強化競爭意識,現在的大學生從小學、中學都曾面臨一系列競爭,競爭傾向被強化的同時,團隊合作意識被淡化了,而通過數學建模教學活動可以培養這種團隊協作能力。
3 概率數學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風險意識
風險,是創業過程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對創業者來講風險是指從事創業投資活動所面臨的盈利或虧損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創業決策實施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盈利還是虧損,在事先是無法準確的預測的。如果失敗,風險越高,代價也就越大;如果成功,風險越高,其額外的風險收益也越大。大學生是否具備風險意識和規避風險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創業的成敗,風險意識是新時期創業者所必備的基本意識觀念。僅靠興趣和激情去創業,不考慮市場的風險和企業運作的不確定性,很容易造成創業失敗。
創業風險意識的提高對大學生創業成功極為重要。因此,要加強大學生風險意識教育,增強大學生的風險意識,增強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使大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規避和應對風險[4]。
概率是對不確定性事件進行描述的最有效的數學工具,是對不確定性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一種度量。通過對概率論等有關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風險意識以及度量風險的能力。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當加強概率論等有關風險理論的教學,尤其是概率論在金融、投資、競標、激勵機制、存貨決策等有關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概率論的方法在企業的風險分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事件可能出現的結果的概率分布是度量風險的基礎;計算事件的期望值是在風險狀態下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在事件的期望值比較接近時,方差可以較好地衡量事件的風險程度。例如學生可以根據市場調查數據和歷史經驗,通過計算期望值來量化風險,并選擇最優創業方案,進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總之,創業是一個復雜而又艱巨的過程,創業意識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教育,只有在學科教學中才能真正有效地進創業意識教育,高等數學學科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和風險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圣滔,孫玉秋.加強大學數學教學,培養創業創新人才[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12):177-178.
[2]汪建華.創業教育—— 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J].現代大學教育,2003(6):70-73.
[3]蕭樹鐵,譚澤光,曹之江,等.面向21世紀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高等數學研究,2000(4):6-11.
[4]崔德華.談加強高校大學生風險意識教育[J].教育探索,2011(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