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審計風險的介紹更加突出了審計風險防范措施的重要性,運用多種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并考核其效果,從而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防范能力。
研究背景:隨著中國經濟融入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與之相關的信息披露顯得日益重要,因此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最近幾年國內外一些上市公司相繼發生財務欺詐案件,直接導致對會計報表的重新表述和上市公司的破產,損害了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和雇員的利益。例如意大利的帕瑪拉特事件,中國的黎明股份造假事件等,都在時刻提醒注冊會計師要重視審計風險,增強風險意識。
研究意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營風險的加劇,審計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與此相適應,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也越來越大。審計風險亦日益突出。因而,如果再不下大力氣對審計風險進行系統研究,搞清審計風險的內涵,以及產生的原因和可能帶來的危險,搞清審計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用有效的方法規避和控制審計風險,就會危及審計行業的生存,阻礙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史上將會以一個不光彩的角色出現。如何加強審計風險管理,有效控制和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已成為職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成為擺在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的問題
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不夠。在很多案件中,注冊會計師審計之所以未能發現被審單位存在的錯誤和弊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被審單位的業務缺乏深入的了解。不熟悉被審單位的經濟業務,僅限于對會計資料的審查,就可能發現不了其中的某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被審單位的經營業務、經營規模和經營風險缺乏充分了解,尤其是一些特殊產業;對被審單位的組織結構及其管理當局的思想作風及背景了解不夠;對被審單位所處的行業經營環境未能充分掌握,以至于對經濟及產業情況認識不足,對被審單位所面臨的風險不能高度警惕。
審計程序運用不當。財政部頒布的審計準則基本涵蓋了審計工作的重要領域,是規范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權威性標準,也是衡量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尺度。但從一些審計失敗事件看,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執業注冊會計師未能很好地遵循這些準則,沒有認真履行應有的審計程序,審計風險意識淡薄,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問題的原因
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深遠的社會背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隨之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買官賣官、行賄受賄、貪污腐化屢禁不止。無錫新興實業總公司以鄧斌為首的全國最大非法集資案,金額達32億元,涉及周北方、陳建重大受賄案,進而又追查出了原北京市副市長王寶森、原市委書記陳希同等人的嚴重問題,舉國震驚,激起巨大反響。CPA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看著什么都報銷的政府高官、一擲千金的企業貴人,部分人心里難免產生絲絲不平。不少人因此放棄自己當初加入CPA行業的理想,自甘墮落,道德淪喪,參與造假,置法律于不顧也不難理解。
個別政府部門的干預。某地方政府領導人為了宣揚自己的顯赫政績,不惜在企業上市、復市問題上奔走。特別是和企業相關的政府部門,財政、工商、稅務等部門在年終報表審計、所得稅審計、開業驗資、營業執照檢驗等需要CPA簽字的業務時,不顧國家三令五申,指定一個或者幾個事務所,壟斷市場并從中拿到30—50%的好處費,而不出具任何收據。
執業CPA的素質不容忽視。截至2001年,全國共有4500余家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CPA近6萬名。其中通過考試取得CPA資格的人員更少。根據云南省注協2001年6月的一項數據,云南全省共有CPAll39人,其中通過考試取得CPA資格的僅有265人,比例為23%,而60歲以上的有474人,占42%,人員結構“老化”嚴重程度可見一斑。近些年考試取得CPA資格的年輕人很多并未進入這個行業工作,全國整體情況并沒有取得根本性好轉。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按照“雙向獨立”的要求,注冊會計師審計既獨立于被審計者,又獨立于委托者,在審計體系中獨立性處于最高的層次,但在我國目前的注冊會計師審計中,這種雙向獨立很難體現出來,主要表現在:
委托代理關系的變相。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委托人、被審計人與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三者之間的特殊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人指政府管理部門、投資者等。被審計人是公司的經營管理層,是替委托人經營管理公司資產的代理人。他們之間就必須保證獨立。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轉載須注名來源但由于我國股權結構中國有法人股占絕對控股地位,國有資產主體的構建還不健全,存在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
委托代理關系中的利益誘惑。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企業組織,它的收入來源于所服務的對象。由于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存在的三者之間委托代理關系實際上已演化成兩者之間的關系,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對會計信息披露很不規范,甚至對有明顯舞弊行為的公司仍出具標準的無保留意見或附加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而很少出具否定意見或拒絕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任何審計業務都是由審計人員完成的,審計風險能否有效防范,關鍵在于人的因素。應努力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風險意識,從而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率。
(一)改革委托代理體制并加強社會審計的獨立性
建立股東大會委托制度防止委托利益沖突。建立股東大會委托制度,由股東大會或者股東大會專設的獨立于經營管理層的管理委員會選擇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并召開全體股東大會,說明聘用的充分理,公開審計費用,由全體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后聘用。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對股東大會負責,這樣既可防止經營管理層干涉會計師事務所的選擇,也可防止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成員與經營管理層和股東管理委員會成員存在利益關系。
實行定期輪換制度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定期輪換制,是指由政府有關部門或行業管理機構規定,企業在聘用某家會計師事務所為其財務報告的審計人后,在規定時間內不得更換審計人之外,在一定時間之后必須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師事務所規定了最長的連續任期。根據目前我國社會審計的問題和特點,聘任期的長短最好定在4-5年期間,同時打破審計業務的地方保護主義,制定本、異地事務所的聘用輪換機制。
(二)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自身建設
擴大事務所規模以便實現規模效應提高事務所競爭力。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多、規模小、必然要導致審計獨立性的受損和審計機構之間的價格戰。解決的最好方法是進行事務所之間的兼并或聯合。而且隨著國際上四大會計事務所進入到中國市場,如果國內的事務所在規模上不擴大的話,也必然會出現倒閉或被國外事務所合并!
注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后續教育并加強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除要求執業注冊會計師必須通過規定的執業資格考試之外,還應該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品行的關注,選擇那些正直、誠信、公正的人員作為執業人員,也就是說應該從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責任等方面全面要求注冊會計師。
制定好審計行業收費制度防止惡性競爭。為了杜絕各注冊會計師在降低收費的情況下獲得審計業務,可由證監會按審計工作量設立一個審計收費的最低標準,審計費用具體多少應由各執業人員的相應小時費用率計算得出,而不能和審計結論掛鉤。
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審計風險的形成既客觀地存在于審計關系內部,又與現實的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降低審計風險,不但需要注冊會計師自身強化風險意識,提高執業水平,同時也需要社會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業環境,不能只要求注冊會計師保持絕對的獨立性,而沒有相應的社會和法制環境,審計風險的規避和防范。
(作者單位: 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