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管理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美國傳入我國的一種籌劃手段,是各企業用來對于企業后期經濟效益的預算以及對企業發展的謀劃。同時,在商業銀行采用預算管理手段還有利于引導企業領導班子和普通員工協調一致,以實現企業最大效益。預算管理手段對于提高商業銀行的管理水平起到很大作用,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要想實現銀行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強化預算管理的應用。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模式導致銀行的競爭機制更加激烈,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不斷根據市場的需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激烈的市場環境。預算管理作為提高商業銀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各商業銀行應該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強化預算管理的應用,實現企業的最大效益。
一、商業銀行預算管理的概述
預算管理就是一種謀劃手段,是在企業目標的指引下對相應財務結果和未來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充分的籌劃和預測,通過對整個執行過程的監控,將實際工作中完成的指標同預算目標進行對照分析,根據對比情況及時改善或調整經營活動的運行,幫助管理者最大程度地實現戰略目標和更加有效地管理企業[1]。商業銀行通過運用預算管理能夠更好地制定銀行工作開展計劃,實現銀行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預算管理的落實還能夠有效地對工作開展業績進行評價,完善銀行各項目標的優化,同時對銀行后期的經營活動進行預算能夠讓員工明確工作目的,提高工作積極性。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預算管理作為一種謀劃手段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受到更多企業的青睞,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機構更容易受到金融波動的影響,增加了商業銀行預算管理的難度。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商業銀行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不僅包括預算管理體制還包括預算組織體制,很多商業銀行在采取預算管理手段時,更注重的是預算組織體制忽視了預算管理體制的功能,沒有完全落實預算管理方案,影響了預算管理功能的發揮。其次,部分商業銀行在落實預算管理手段時,相應的預算指標設置的不全面,尤其是商業銀行的總部對各分行和實際的業務部門實行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更多的考核內容涉及的是銀行完成的利潤總量,忽視了利潤結構的組成和完善。商業銀行有很多業務部門,在設置預算指標關聯度方面,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任務目標,但是由于部門的獨立性,影響關聯目標的完成。
商業銀行預算管理的戰略性有待加強。在新的市場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都根據自身的發展設定了發展藍圖,但這并不屬于完善的戰略部署,尤其是很多商業銀行缺乏對業務重點以及自身業務結構的科學規劃,導致商業銀行忽視了對日常業務中具有發展潛力的探索,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戰略目標的長遠發展。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各商業銀行應該對日常業務中經營環境進行科學分析,及時準確的客觀評價自身優勢,并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制定商業銀行后期的業務發展規劃,編制具有戰略性的業務預算體系,優化資源配置以此引導銀行的經營活動[2]。
商業銀行的風險預算有待加強。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機構,更容易受到金融風波的影響,因此落實預算管理手段必須要加強風險預算。雖然目前很多商業銀行逐漸意識到風險預算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對于風險預算工作的開展在我國還處于起步時期,要想真正落實風險預算手段并發揮它的職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尤其是地方銀行只是將風險預算停留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并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預防風險體系規范工作人員的業務操作,這種只停留在意識中的風險預算只能增加銀行應對風險的成本,不能做到對風險的預算。
三、完善商業銀行預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商業銀行不僅要意識到預算管理手段的重要性,更應該完善實施措施更好地將管理手段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發揮管理效能,實現商業銀行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
首先,明確企業發展目標積極落實商業銀行預算管理手段的落實。商業銀行作為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應該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工作計劃,采取積極的策略落實預算管理在商業銀行業務流程中的應用。商業銀行的運轉容易受到金融風波的影響,因此更應該完善預算管理的應用。預算管理人員應該根據銀行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特點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尤其是在預算指標的關聯度方面,更要加強業務部門之間的協調共同完成銀行發展的目標。為了更好地保證預算管理在商業銀行的落實效果,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可以實行精細化管理,將工作計劃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位,并進行監督,這有利于協商銀行內部的各個機構以及崗位嚴格圍繞促進銀行發展的經營目標開展各項業務。同時,對于商業銀行預算管理手段的落實應該設置相應的反饋機制,更好地對各部門業務開展工作進行評價。
其次,商業銀行落實預算管理手段時更應該注重風險預算的完善。商業銀行是一個較大的金融中介,容易受到外界金融風暴的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在正常開展各項業務的同時更要密切關注金融市場環境,將風險預算模式從單純的停留在意識中轉變到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制定完善的風險預算控制制度。商業銀行風險預算不僅包括受外界金融風暴,還包括由于銀行工作人員職業素養的缺失導致銀行正常業務無法運轉,因此商業銀行在預算管理手段落實過程中更應該重視對工作人員業務工作的監督,可以結合預算管理對人力資源實行精細化管理,安排相關人員對銀行關鍵業務的操作進行監督,全面杜絕銀行業務操作中的風險,實現銀行最大效益的發展。
另外,為了更好的保證商業銀行預算管理手段的正常落實,還應該制定一套完善的落實制度。規章制度的制定能夠使銀行工作人員在實際開展工作中有據可依,能夠根據銀行發展的需要合理開展工作。綜合對商業銀行就、各種經營活動和經營目標的分析,要想實現經營目標確保預算管理手段發揮作用,商業銀行必須將與預算管理手段相關的職能集合在相應部門統一行使執行權力。對于商業銀行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必須要設定專門的管理機構,比如:預算管理委員會,并且在部門內配備專業工作人員,還要將分散于資產負債、財務會計、信貸管理等相關部門的預算管理職能統一到預算管理機構行使,利用管理制度將對各自的權責關系進行固定,形成完整的預算管理制度,解決自身管理職責和管理方式不清、多頭管理的問題[3]。
最后是加強考核激勵和組織保障措施。執行是實現管理的關鍵部分,只有工作人員嚴肅執行才能保障管理的有效性,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考核激勵和組織保障能夠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商業銀行業務操作的每一個層次,都應該具備相應的組織機構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偏差進行分析和評估,保持預算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利用偏差分析約束和激勵預算執行人,實現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4]。
預算管理作為促進商業銀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各商業銀行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對預算管理手段的應用進行完善,最大程度的發揮預算管理手段的效益,實現銀行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以及長遠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濰坊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