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作為經濟社會的企業必然要有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文化并承載起社會文化賦予的使命和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該文在闡述企業文化及其社會責任的基礎上,分析了企業文化的社會責任的作用。
一、會計文化的界定
對于會計文化,學界一般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界定。狹義會計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會計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為所有(或大多數)成員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帶有會計特色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會計反映和監督作風、會計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和思想意識等因素的總和,其核心內容是呈現出來的以個體心理為基礎的群體價值觀。廣義的會計文化,作為人類文化體系的一個分支,是指在特定的社會、經濟、文化的背景下,從長期中外會計實踐中創造、形成的為會計人員所共同享有,具有引導、凝聚、激勵、約束會計群體,體現民族特色,從而增進會計活力,推進會計管理現代化進程的會計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廣義的會計文化形成三要素和四要素結構,一般包括狹義的會計文化。“三要素”包括會計物質文化、會計制度文化和會計精神文化:會計物質文化即會計的產品、外在的物質性的硬件,包括各種會計物質生活資料,會計工作環境、工作設施等基本設施設備,以及會計人員使用的工具和媒介等;會計制度文化是會計人員思維的方式和行為的準則,包括各種會計法規、會計制度、會計慣例、職業職業道德等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的法律法規規范和會計管理體系和體制等;會計精神文化指在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礎上形成會計人員的思想意識、精神面貌、心理素質、價值觀念、信仰等。這三個要素成為從外到里的層次性的同心圓結構(劉開瑞,1990;馮巧根,1993)。主張“四要素說”的,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對上述三要素說的擴展,在第一和第二層次之間增加“會計行為文化”層次,指會計行為主體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動機和行為環境等(張云,2009)。還提出了“會計組織文化”層次,包括會計組織機構、會計人員人際關系、會計系統運行狀況等,會計組織是會計管理活動的領導機構,優良的會計組織文化有利于把會計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協調融合為一個整體(劉開瑞,1994)。主張“四要素說”的第二種觀點認為會計文化從系統宏觀角度應該包括會計活動過程要素、會計活動結果要素、會計精神現象要素和會計精神本質要素,會計活動過程要素包括直接會計活動過程,比如體制、會計組織、制度、教育等,會計活動結果要素包括符合一定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資料、會計應用型人才等,會計的精神現象要素包括以會計價值觀為核心的各種會計觀念、會計行為準則、思維方式、會計慣例、會計信條、會計準則以及會計人員的精神風貌和會計知體系等等,會計精神本質要素主要是指會計科研、會計教育、會計實際工作者所具有的為推動社會經濟及職業本身發展而全身心投入乃至為之獻身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追求。
二、會計文化責任
有效規范會計行為。會計文化有助于提高會計控制機制的有效性,規范會計行為。“文化是會計規則制定權合約安排的基礎性約束,它通過對會計規則的制定、執行和監督行為的作用來影響和制約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制度在規范會計工作各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會計制度是由人制定和實施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進行修補和完善,而在此過程中必然會存在漏洞和真空地帶。連續不斷的會計造假和會計舞弊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使會計法制式的剛性約束陷入困境,必須通過提高會計人員的覺悟和道德水準使其自覺遵守行業的規則并做出合理的職業判斷。會計文化的核心是會計精神文化,它是一種無形的、非正式的、非強制性的、不成文的行為準則,會計文化締造的這種會計精神為每一個會計個體提供了一種行為的準則,每一個會計個體都能通過選種無形的約束來使自己的行動、心理、價值觀念等符合共同的價值觀念。而會計管理者則通過會計組織價值觀的約束和指導,讓會計人員進行自我調節控制,從而使會計個體目標與整體目標一致。會計文化既可通過一種制度性的、物質性的導向,對每個會計個體的行為產生根本的影響,也可以通過世界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等思想和精神來導向。制約會計人員的價值觀,通過人的自律實現對社會行為的規范。
( 二) 增強會計工作的凝聚力
會計文化不僅把會計人員看成 “經濟人”,而且還看成 “社會人”。它主張尊重人,理解人,愛護人,強調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在會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會計文化能產生一種激勵機制,使會計人員熱愛自己的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會計文化的凝聚力增強了會計人員的歸屬感。優秀的組織文化強調團隊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它善于溝通會計人員的思想和情感,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轉載須注名來源使他們圍繞組織的共同愿景,凝結成極大的群體合力,產生奮發進取的集體意識。在此基礎上,會計文化還能增進會計人員之間的互相信任和有效溝通,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和效率,通過協作和信息共享創造組織的整合力量和放大效應。更重要的是,會計文化實現了會計人員的自我激勵。自我激勵是建立在會計人員自我尊重的基礎之上的,它賦予會計人員高度的職業自豪感和責任感,使他們更加忠誠于自己的職業,自覺保持會計行為的道德性,維護自己的職業聲譽。
明晰會計行為的價值導向。會計文化規定會計行為的價值取向,給出會計行為的目標,為會計人員的基本行為指引方向。會計文化不僅是一種觀念和思維方式,從實踐性上來說,它還是一種行為方式,一種作風和生活習慣。它能夠為會計人員的行為提供正確的價值引導和道德標準。會計人員是在會計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特殊群體,會計文化的優劣與完善程度決定了這一群體的質量。優勢的會計文化基礎能培養會計人員穩定的價值觀,并通過價值觀對他們進行道德和誠信教育,將高尚的道德要求內化為他們的職業品行,賦予他們正確評判善惡與是非的能力。以會計誠信為核心的會計文化不但使會計人員在主觀上擁有積極向上、勤奮工作、團結一致的精神狀態,還在會計組織內形成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群體意識。
構建和諧的會計環境。根據系統論的觀點,任何事物都處于一定的內外環境之中,任何事物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會計活動也不例外。會計文化有助于在會計人員中間形成感召力和價值共識,減少不必要的內部摩擦,進而構建和諧的會計環境。首先,會計文化的教化功能營造了互助、融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會計文化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道德氣氛。它鼓勵會計人員互相幫助、積極進取、共同進步,鍛煉他們的意志,凈化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學習為人處事的藝術,保持會計人員之間團結協作的和諧關系;其次,會計文化的優化和約束功能構建了更富有人性化和道德性的制度環境。會計文化是一種內生的無形力量,它體現著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避免使會計準則和規范淪為生硬的條條框框; 它還提倡和諧的內部制約機制,避免外部監控不力和個人獨斷專行的現象。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