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寶雞熱電廠1、2號爐脫硝系統自投運至今,連續長期運行中暴露出脫硝運行管理經驗不足的問題,如氨液消耗量大,煙氣出入口NOX含量控制較差,系統設置不合理導致運行監視困難等。為此,根據脫硝實際運行情況,綜合考慮脫硝運行的安全性,提出提高脫硝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的措施,實施后,大幅度提高了脫硝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液氨消耗量減小23.1%,從而提高了機組運行的經濟性。
煙氣脫硝 (Denitration)是指把燃燒煙氣中生成的NOX還原為N2,從而脫除煙氣中的NOX。
隨著現代工業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防止大氣污染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的難題。在以煤和油為燃料的鍋爐上增加消除NOX設備的技術措施,日本早已實施并定出了嚴格的NOX排放標準。我國要求新建火電廠必須同步建設脫硝設施,已投產的電廠要求通過技術改造安裝脫硝裝置,并同步出臺了脫硝電價補貼政策和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新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火電廠執行新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系統簡介
大唐寶雞熱電廠(2×330MW)機組采用上海鍋爐有限公司生產的1065t/h亞臨界自然循環鍋爐、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燃燒器擺動調溫、平衡通風、四角切向燃燒。在投產初期,國家尚沒有強制要求時,就同步建設了脫硝裝置,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elective Cataletic Reduction,簡稱:SCR)全煙氣脫硝,布置在鍋爐省煤器出口與空預器入口之間,為高粉塵布置,采用液氨作為還原劑,兩臺爐公用一套氨氣供應系統。脫硝催化劑設計為兩層,預留一層;煙氣在省煤器出口被平均分成兩路,并行進入一個垂直布置的SCR反應器里,即每臺鍋爐配有兩個反應器。在反應器里煙氣向下流過均流器、催化劑層,隨后進入回轉式空氣預熱器、靜電除塵器、引風機和FGD,最后通過煙囪排入大氣。為防止催化劑積灰,每層催化劑設置3臺聲波吹灰器。
二、脫硝系統運行狀況
由于脫硝系統安裝在省煤器和空預器之間屬于高塵布置,煙氣中灰塵含量大,加之進行配煤摻燒,煤質較設計煤種偏差較大,煙塵量進一步增加,造成脫硝出口NOX表計頻繁堵塞,導致指示不準確,經常出現出口NOx含量高于入口的情況,影響脫硝效率的計算,要維持規定的脫硝效率,必然導致氨氣消耗量大幅上升。
煙氣含塵量多,激光鏡片上積灰嚴重,導致氨逃逸率表計的透光率大幅下降,氨逃逸率表計指示不準頻繁跳變,嚴重影響脫硝系統的正常運行,且無法正常反映催化劑的反應情況。
脫硝系統催化劑積灰嚴重,脫硝阻力增加,最嚴重時阻力達800Pa,超過正常值200Pa。
在負荷低于200MW以下時,脫硝入口煙氣溫度低于300℃,由于脫硝系統邏輯設計不合理,脫硝無法自動停運,因此在監視不到位的情況下,脫硝依然運行。此時,由于煙溫低,催化劑活性低導致與氨氣反應的效果差,氨氣逃逸率高,硫酸氫氨形成量增加,硫酸氫氨沉積在催化劑表面,在空氣預熱器換熱管上冷凝析出晶體物質,與煙塵粘結一起沉積,降低了催化劑的活性并影響催化劑壽命,增大了空預器的換熱阻力并增加了堵塞、腐蝕的風險。
在調整噴氨流量時氨氣流量波動大極易造成噴氨流量快速增加,使得空氨比快速升高,導致脫硝跳閘,嚴重影響脫硝系統的正常運行并降低脫硝的投運率和安全性。
在運行中為控制脫硝效率,使得脫硝出口NOx含量遠遠低于國家標準,使得氨氣消耗量大,增加了脫硝運行的費用,降低運行經濟性。
三、原因分析
針對暴露出的問題,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具體原因如下:
脫硝系統表計指示不準確,是由于煙塵大導致采樣管路堵塞造成;脫硝系統阻力大,主要是由于煙氣含塵量增加后,聲波吹灰器吹灰時間設置不合理造成(原設置時間為每300秒吹5秒);系統邏輯設置不合理,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轉載須注名來源人為控制因素多,技術防控手段欠缺;氨氣流量波動是由于供氨壓力不穩定加之調門特性差造成;氨液消耗量大,主要原因為原采用的恒效率控制方式不合理,脫硝出口NOX含量低于國家標準和脫硝入口NOX含量較高造成的(設計脫硝入口NOX含量為450mg/Nm3,實際運行值為550~650 mg/Nm3)。
四、實施對策
解決脫硝CMS表計頻繁故障。首先針對實際運行中煙塵含量大易造成表管堵塞的問題,將原設計的每四小時反吹一次,修改為每兩小時反吹一次,將反吹壓力由原來的0.2MPa修改為0.4MPa。再將表計的定期標定時間由原來的兩周一次改為一周一次,并加大對表計的定期維護工作,對氨逃逸率每天進行清理,以保證其透光率和表計的正常指示。
優化吹灰解決煙塵量大導致催化效率下降及阻力大的問題。認真執行檢修工作,要求對脫硝催化劑做到逢停必檢,重點是檢查催化劑積灰情況、聲波吹灰器膜片及噴嘴堵塞磨損情況,并及時進行修復和清理;對吹灰器程控運行方式進行優化,將原來的每300秒吹5秒修改為每140秒吹10秒,將吹灰壓力由原來的0.4MPa調整為0.6MPa。
解決氨氣流量波動問題。首先對氨氣蒸發槽蒸汽調門和氨氣調門進行解體檢查和更換,確保調門線性正常,再對自動調節裝置進行調整,由原來的根據蒸發槽出口壓力調節改為根據SCR區噴氨調門前壓力調整,從而保證了噴氨壓力的穩定。
對脫硝控制系統進行優化。在原控制畫面中增加脫硝出入口煙氣NOx含量指示(等于A側加B側除以2),增加脫硝壓差顯示(等于出口煙氣壓力減去入口煙氣壓力),增加氨氣消耗量累計值,以便于運行進行監視和調整;為防止由于空氨比大造成脫硝跳閘,增加在空氨比大于7%時聯啟備用稀釋風機;稀釋風量低于1500Nm3/h時聯啟備用稀釋風機,在空氨比大于7%時禁止開啟噴氨調門;為防止由于稀釋風量中斷造成氨氣大量聚集引發火災,增加任一側稀釋風量低于550Nm3/h時,聯關該側噴氨快關閥和調門;為防止脫硝在低溫下運行,增加脫硝入口煙氣溫度低于300℃聯關同側噴氨調門和噴氨快關閥;為防止氨氣逃逸率高,增加氨氣逃逸率大于3ppm,聯關同側噴氨調門和噴氨快關閥;氨逃逸率大于2.5ppm,禁開噴氨調門并預關10%。
優化燃燒調整降低入口煙氣NOx。針對煙氣NOx的產生原理和我廠鍋爐燃燒器實際運行情況[1][2],在保證鍋爐不結焦和鍋爐效率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入口煙氣NOx含量;空氣預熱熱器入口過剩空氣量由原來的1.25降至1.15,即氧量由原來的4.2%降至3%左右,經過調整后在煤量不變的情況下煙氣入口NOX含量下降100mg/Nm3左右;對二次風配風調整方式進行調整,將原來的從下至上開啟SOFA改為從上至下開,運行中保持第三層SOFA風最少開啟50%以上,通過調整以后在氧量及煤量不變的情況下,入口NOX含量下降80mg/Nm3左右;優化磨煤機運行方式,正常運行中盡量減少上層磨的運行,最上層磨停運后入口NOX含量可下降100mg/Nm3左右。
優化控制方式及調門最佳開度。將原來的恒效率控制方式改為恒量控制方式,即控制煙囪入口NOx在國家標準之內,并定期對脫硝出口和煙囪入口進行對比,偏差大于50mg/Nm3時即進行標定;每季度定期在穩定鍋爐負荷和噴氨量的前提下,對噴氨格柵調門進行調整,根據氨逃逸率及出口NOx變化,確定每組調門合理的開度從而提高脫硝效率。
強化運行管理。將脫硝出入口煙氣NOx含量及氨氣消耗量納入小指標競賽,并進行獎懲;運行主管及時對脫硝系統各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及時提出針對性的運行調整方案;每天運行人員定期對脫硝系統漏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減少不必要的氨氣消耗;對于脫硝系統的檢修工作提高監護級別,防止不安全事件的發生。
四、實施效果
采取以上各措施后,脫硝入口NOx煙氣含量由原來的600mg/Nm3下降至500mg/Nm3,脫硝的氨液消耗量(兩臺機運行)由原來的每月130噸左右降至現在的每月100噸左右,減小23.1%,大幅提高機組運行的經濟性;脫硝催化劑阻力由原來的800Pa降至500Pa左右,脫硝投運率增加1%左右;空預器煙氣側阻力穩定在1100Pa左右。
通過我們不斷的摸索、研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脫硝系統進行運行優化,從而保證了脫硝系統在現有狀態下安全運行并減少了液氨消耗量,通過提高脫硝系統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從而提高了機組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作者單位:大唐寶雞熱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