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數(shù)位學者從文學和語言的多個角度解讀了《圍城》的優(yōu)秀價值與藝術(shù)特色;本文中,筆者主要從語用學角度,根據(jù)會話含義理論,以合作原則為切入點,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對話,推導、理解并領悟錢鐘書式的“冷幽默”,從而體味到更加鮮明的交際效果。
關鍵詞:圍城;語用學;會話含義;合作原則;錢鐘書式冷幽默
中圖分類號:I20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錢鐘書先生《圍城》的最成功之處,莫過于對語言的運用與把握。而從語用學角度,利用會話含義理論,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對話,我們可以清晰地體會到說話者的性格、了解其內(nèi)心世界,進一步推斷出人物之間關系的親疏遠近及其微妙變化,感受錢鐘書式的“冷幽默”;在笑聲中體味人物命運的無奈與凄涼,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悟小說的主題思想。
作為一種言語的藝術(shù),幽默在語言表達中起著調(diào)節(jié)談話氣氛與改善人際關系的重要作用;而作為幽默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幽默語言更是在交際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關于幽默語言的理論研究,西方主要有Hancher的言語行為理論分析、Attardo和Raskin的言語幽默一般理論、Curco的從關聯(lián)角度進行幽默分析等研究成果。借鑒Curco對于幽默的分析,從會話含義理論入手解讀《圍城》中人物對話的幽默藝術(shù),讓人在和諧禮貌的氛圍中感受說話人的幽默風趣,從而領略錢鐘書式的“冷幽默”;其中的社會意義、人生意義,具有永恒的時代性;不同的讀者對于《圍城》有著不同的領悟,使得其意義也有著很大的復數(shù)性。
一、 格賴斯的會話含義理論及其合作原則
會話含義理論是語用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由格賴斯首先提出,指根據(jù)語境、結(jié)合話語的字面意義而推導出來的話語的隱含意義,以解釋話語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1]。格賴斯認為,為了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交際雙方須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即“合作原則”。他指出“合作原則”包括以下四大準則:量的準則;質(zhì)的準則;關系的準則;方式的準則。但是格賴斯指出,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出于種種原因,人們會適時而又巧妙地違反合作原則中的某些準則,讓聽話人推導出其真正的會話含義[2]。
因此,分析《圍城》中人物對話,也將從會話含義理論中合作原則違反的角度出發(fā),來體會這部小說輕松詼諧的幽默語言藝術(shù)。
二、《圍城》中違反合作原則的人物對話造就的幽默藝術(shù)
(一)、實話不實說——違反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
量的準則包括: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應有超出需要的信息。違反量的準則,即在交際中說話人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段,故意少說或多說,使聽話人領會真正的言外之意。例:
方鴻漸抗議道:“這可不成!你叫我‘前輩’,我已經(jīng)覺得像史前原人的遺骸了…你再叫我‘前輩’,就是有意提醒我是老大過時的人,太殘忍了![3]”
“史前原人的遺骸”、“老大過時”這些很明顯是方鴻漸夸大其詞的說法,目的是通過輕松幽默的自我調(diào)侃,讓唐曉芙削減初次見面的陌生感、進而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切感,使讀者在幽默一笑中體察出他對唐曉芙的喜歡與愛慕。
(二)、反話正說、正話反說——違反質(zhì)的準則
質(zhì)的準則包括: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違反質(zhì)的準則,就是在交際中故意說虛假、違心的話,以傳遞出礙于情面不能直白表露的交際意圖。例:
方鴻漸先聲奪人地嚷道:“昨天是怎么一回事?你也病,她也病,這病是傳染的?還是怕我請客菜里下毒藥?真氣得我半死!我一個人去了,你們不來,我滿不在乎。好了,好了,總算認識了你們這兩位大架子小姐,以后不敢碰釘了。[3]”
鴻漸這段話顯然是反話正說,違反了質(zhì)的準則。對于蘇文紈沒有赴約吃飯一事,方鴻漸并不是真的“氣得我半死”,而是滿心歡喜于自己和唐曉芙有了單獨相處的機會;雖說“以后不敢碰釘子了”,也只是針對蘇文紈一人,旁敲側(cè)擊地流露出疏遠她而更加傾心于唐曉芙的言外之意,讓讀者也在詼諧幽默中領略方鴻漸的得意與狡猾。
(三)、所答非多問——違反關聯(lián)的準則
關聯(lián)的準則指的是:所說的話要有關聯(lián)。違反關聯(lián)準則,即在對話中故意說表里不一的話,使得所問含糊其辭或所答非所問,以避免雙方尷尬或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例:
辛楣寬宏大度地說:“這樣最好。他們志同道合,都是研究詩的?!贝蠹叶颊f辛楣心平氣和得要成“圣人”了。圣人笑而不答,好一會,取出煙斗、眼睛頑皮地閃光道:“曹元朗的東西,至少有蘇小姐讀:蘇小姐的東西,至少有曹元朗讀。彼此都不會沒有讀者,還不好么?[3]”
趙辛楣開始的時候說蘇、曹兩人“志同道合”,引起方、董大發(fā)議論,成功將話題轉(zhuǎn)移。好一會兒后,自己又淡淡地說出“他們彼此都不會沒有讀者”這看似和前面談話沒有關聯(lián)的話語,才真正表現(xiàn)了趙辛楣對蘇文紈和曹元朗的輕蔑與戲調(diào),也流露出自己對二人結(jié)合的調(diào)侃與不屑。 以這樣輕松而又幽默的口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就避免了直說的小氣,同時也不會造成朋友間談話場景的尷尬;詼諧幽默的交談氛圍使讀者加深了對蘇、曹二人淺薄才華與“絕配結(jié)合”的認識,也領悟了個人命運的變化無常,不免產(chǎn)生一種淡淡的哀傷。
(四)、說話晦澀、拐彎抹角——違反方式的準則
方式的準則指的是:說話要清楚明白。違反方式準則,就是說出的話比較晦澀,或意思產(chǎn)生歧義,或者是比較啰嗦,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達出說話人的真正意圖。例:
鴻漸心痛,站起來撫慰,她推開他——“還有,咱們從此河水不犯井水,一切你的事都不用跟我來說。我們?nèi)鰸h奸,只有你方家養(yǎng)的狗都深明大義的。[3]”
孫柔嘉一句“只有你方家養(yǎng)的狗都深明大義的”,以暗諷的方式、間接地表達了對方鴻漸一家“深明大義”的嘲笑與不屑,也隱晦地表明對遯翁說教的不滿與駁斥,顯然是違反了方式的準則。“狗都深明大義”,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冷幽默”對孫柔嘉刁鉆刻薄面目的揭露與批判,這也和她千方百計與方鴻漸結(jié)婚的行為構(gòu)成鮮明對比,充滿著無限的諷刺與悲哀。
以上是從人物對話違反合作原則的各項準則方面,分開討論的;而現(xiàn)實交際中,人們對四條準則的應用與違反通常是結(jié)合使用的,因而各準則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如上例中,孫柔嘉說“我們?nèi)鰸h奸,只有你方家養(yǎng)的狗都深明大義的”既違背了方式的準則,又違背了質(zhì)的準則,所以不能把各項準則割裂開來研究。準確把握這個意義上的會話含義,有助于我們深刻理解錢鐘書式的“冷幽默”。
《圍城》中很多的人物對話都可以從違反合作原則的角度來理解其幽默藝術(shù),以上只是部分例證。而Grice的四準則主要研究特殊會話含義,是以違反四準則中的一個或多個準則,再結(jié)合語境而推導出話語的特殊會話含義,而不注重一般會話含義[4]。因而對于話語的交際雙方為什么選用這樣的字面意義來表達真正意圖,交際雙方又是怎樣根據(jù)交談語境來進行嚴密的語用推理等問題還有待作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圍城》是錢鐘書先生錙銖積累而成的優(yōu)秀作品,從會話含義理論,通過對小說中人物對話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錢先生的睿智與風趣;借助這一理論,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人物之間關系演變的始末,進而更加深刻地領悟小說所傳達的時代思想與人生意義,在輕松愉快中感受錢鐘書式“冷幽默”。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Grice,Herbert 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98.
[3]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