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尊重基本的歷史事實基礎上,將理論和歷史相結合,進行全面、辯證的闡述和深入、具體的剖析,運用相關數據駁“殖民侵略”有功論。
關鍵詞:經濟掠奪 政治控制 軍事侵略
中圖分類號:F03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列強壓迫、剝削中國人民,給中國人民帶來極大苦難,造成中國的貧困落后。但近些年來竟仍有些人提出“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①甚至是“香港被殖民了一百多年,才有今天的繁榮,以中國之大,至少要被殖民300年。”②等歪曲事實、扭曲歷史的觀點。世界歷史證明,殖民統治者雖然把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帶到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這種“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榨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血汗以加速殖民帝國的經濟發展,而給殖民地半殖民地留下的則是遍地白骨。
殖民者的掠奪和剝削往往是伴隨著以征服和支配的暴力為主的經濟掠奪、政治控制、軍事侵略、神話“殖民主義”等形式。
一、經濟掠奪
殖民主義者的經濟掠奪包括資金掠奪和勞動力的掠奪。
第一,對資金的掠奪。以中國為例,據統計,截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止,貪得無厭的列強威迫中華民族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竟達1182個,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則是勒索巨額賠款。自鴉片戰爭到清政府垮臺前,中國對外賠償總數近13億兩白銀,每年達1850萬兩。僅《馬關條約》的賠款這一項就相當于清政府近3年的財政收入,而《辛五條約》的賠款一項則相當于清政府當年財政收入的8倍。③殖民主義者在中國的燒殺掠奪以及貿易中的不等價交換,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算。而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更使中國蒙受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高達五干多億美元。④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中國還有多少資金可以發展殖民者扶植的畸形的資本主義、使近代的中國走上自強的富國之路?第二,對勞動力的掠奪。葡萄牙是最早進行黑奴貿易的國家;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貿易的國家。黑奴貿易大約經歷了四個世紀,19世紀中葉,一些歐洲探險家深入非洲腹地,看到一片因捕奴、劫掠和戰爭而造成的破敗荒涼景象。戴維·利文斯敦不禁哀嘆:非洲“內地的勞動力枯竭了,……非洲每個毛孔都在流血。”⑤。
販賣華工(俗稱“賣豬仔”)與黑奴系統非常相似。據史載,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前后二百多年出國的華工約有一千萬人次”。⑥出國華工死亡率非常高。航行途中,“1850年間乘往秘魯的華工,每10個僅有6個生還到達。到達目的地,他們大多受到的是動物般的對待。合約通常為期5-8年,由于工作及生活環境惡劣,很多華工都未能存活至合約完結。”⑦而根據最近一份由日本友人巖佐英樹等人提供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二戰期間,日本共有135個礦業所接受中國勞工38935 人, 勞役致死 6830 人, 死亡率高達 17.5% 在調查表列出的 33個死亡人數較多的礦業所中,有7個礦業所死亡率達41% 至52%還有7個礦業所死亡率為 30% 以上, 19個礦業所死亡率為20%以上。僅大谷坑所在的福岡縣就有三菱、 三井、 日鐵、貝島、 港運、 宇部等 6 家礦業株式會社的 16個礦業所, 接受中國勞工6933人, 死亡 636人。”⑧這不僅是列強侵華的一個歷史見證,而且是一種血腥榨取和屠殺的骯臟制度。
二、政治控制
殖民者為了統治當地,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當地政府,操縱當地的內政外交,把當地的當權者變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馴服工具。殖民者為了自身的利益,一方面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入殖民地,另一方面又通過政治控制極力維護和支持原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扶植當地勢力,阻礙當地的發展,使這些地區或國家成為其商品傾銷市場、原料供應基地和投資場所,進而淪為半殖民地、殖民地。“沒有任何重新改建印度社會的意思。印度失掉了他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一個新世界”。⑨
三、軍事侵略
殖民者往往倚仗先進的武器和軍事技術,對殖民地發動最直接和赤裸裸的軍事侵略。以中國為例,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列強發動了一次又一次侵華戰爭,從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間,較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就有10多次。更不用說,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發動的泯滅良知的戰爭,在歷次侵華戰爭中,侵略者屠殺了大批中國人民,迫使中國簽訂了大量不平等條約,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掠奪中國的大片領土,勒索賠款,掠奪財富。這些自稱為“文明傳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充分地暴露了殖民主義勢力的不文明的野蠻本性。“當我們把自己的目光從資產階級文明的故鄉轉向殖民地的時候,資產階級文明的極端偽善和它的野蠻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⑩
四、神話“殖民主義”
所謂“殖民侵略有功”論就類似“溫水煮青蛙”。把上海發展的歷史神話般描述為從“江浜小漁村”如何一躍而成為“國際大都市”,不僅在微觀的層次上重彈“沖擊—回應”的老調,強化了中國 “沒有歷史”,迫切需要充滿活力的西方“拯救”的想象,而且還隱含著另一層險惡的意識形態效果——借“發展主義”的神話將“殖民主義”匿名化、合法化了。有意無意地忽略近代以來,列強迫使中國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享有侵犯中國主權的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西方侵略者在它們強占的中華大地上插著“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牌子;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推行“三光政策”,制造“無人區”,在東北把當地人民趕出家園,圈占土地等事實。
“殖民侵略”有功論無稽之談以所謂的新思維的面目出現,被冠以新視角,對于沒有嘗受過舊社會之苦、飽受列強欺壓的青年頗具迷惑性。因而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評價歷史的最低底線要尊重歷史,尤其要尊重中國近代史上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歷經艱辛而開拓的歷史道路;尊重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客觀歷程和既成結果;尊重前人對于這條道路及其成果所作出的并為史實證明是正確的史學概括和總結。
參考文獻
[1]陳翰笙.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一輯)[C].北京:中華書局,1984
[2]清實錄.圣祖實錄(卷二四九)[Z].北京:中華書局,1985
[3]薛秀霞.印尼華僑移民的歷史考察[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第9期。
[4]袁閭琨編著萬惡的黑奴貿易[M]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5]王飛鴻主編非洲簡史[M]長春市: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10
[6]楊沐喜怎樣認識資本帝國主義入侵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和中國的革命[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第8期。
[7]羅崗再生與毀滅之地——上海的殖民經驗與空間生產[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第1期。
注解
①《學習研究》,1990年12期第22頁
②劉曉波:《資產階級自由化》
③蘇衍昆、劉鋒:《簡析帝國主義“侵略有功”論》
④《啟蒙的悲劇——“五四”運動批判》,《華人世界》1989年第3期
⑤DanielP.Mannix,BlackCargoes,AHistoryoftheAtlanticSlaveTrade,1518-1865(《黑色船貨:大西洋奴隸貿易史》),NewYork1962,第243頁
⑥《世界歷史》,第3頁,1980(1)。
⑦陳翰笙.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一輯)[C].北京:中華書局,1984
⑧2002年1月8日 《 浙江工人報》,《秘藏多年的日本侵華罪行新鐵證——二戰期間中國在日勞工名單首次公開》
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64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74頁。
B11http://baike.baidu.com/view/133004.htm
B12http://baike.baidu.com/view/837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