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畫中的靜物畫有多種意義,文藝復興時期靜物只是襯托畫面,往往帶有濃重的宗教意味。文藝復興以后的靜物畫反映著社會生活,只是畫家的表現角度不同,卡拉瓦喬是忠實于生活的。威廉·克拉斯·海達表現的是荷蘭貴族的生活,夏爾丹表現的則是貧困的法國人民的生活。梵高的繪畫給人的是強烈的生命力。塞尚,布拉克,達利則是通過靜物畫表達自己對藝術本質的追求。
關鍵詞:油畫靜物宗教現實藝術本質
中圖分類號:J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油畫按照傳統題材分類可以分為歷史畫,肖像畫,風俗畫,風景畫和靜物畫。在17世紀,人們研究油畫按照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等級劃分。歷史畫是表達偉大的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它和人類最崇高的事物相聯系,因此,歷史畫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肖像畫以人作為描繪重點,這是自文藝復興以來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體現。肖像畫成為僅次于歷史畫的重要題材。風俗畫主要描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有荷蘭畫家維米爾這樣的大師,但是,風俗畫卻常被人們認為是粗俗的,不被重視。而風景畫和靜物畫更被看作是沒有生命力的,排在所有等級之后。直至今天,靜物畫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當人們提起西方繪畫的時候還是會先想起輝煌的畫面中出現的人物,如蒙娜麗莎,西斯廷圣母,等等卻忽視那些安靜的靜物。
一、靜物的宗教意義
靜物畫是以物品作為繪畫的主體。從古希臘開始,就存在靜物畫,然而經過一千多年的中世紀,靜物畫似乎銷聲匿跡了。文藝復興時期,靜物具有象征意味和強烈的宗教意義,這種象征的意味就如同中國畫中的梅蘭竹菊,被稱為是四君子,物體被賦予了人的精神。它們的宗教意義與中世紀的宗教統治密切相關,例如楊·凡·艾克《阿爾諾芬尼夫婦》倆人頭頂的吊燈上有一支蠟燭,這支蠟燭象征了光明,象征了基督,無所不在的基督也見證了他們的婚姻。達芬奇《最后的晚餐》中餐桌上放的面包和葡萄酒,象征著基督的肉體和血液。在文藝復興的大師細心安排下即使是一個小角落里的物體也是有著深遠的含義。
二、靜物畫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
靜物畫以一種安靜的方式存在,它沒有人物畫的喧鬧與直白,也沒有景物畫強烈的抒情性。畫家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感情。
17世紀現實主義畫家卡拉瓦喬,他是一個充滿危險和迷人。1592年年中,由于生活的困境他不得不進貴族府當仆役,后來又進入樣式主義畫家阿爾彼諾工作室,在阿爾彼諾畫的大型壁畫中,那些造型逼真的寫實主義靜物,就出自卡拉瓦喬之手。從他的靜物中能看到,具有近似自然主義的極為強烈的質感,窗戶的反光和晶瑩的水珠常令觀者驚嘆不已。1596年卡拉瓦喬《水果籃》,一個裝著滿滿水果的籃子呈現在畫面中,籃子放在黃金分割線上,水果的形態飽滿,色澤鮮艷卻又不失去真實,依舊可以看到蘋果上的斑點,這儼然就是家中的一籃水果。他以冷靜的筆法真實樸素描繪這籃水果,用最虔誠的態度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不是刻意表現生活的富裕或是貧困,而是,生活是怎樣的,就如實的表現成這樣的。
17世紀一度被稱為是荷蘭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荷蘭人對生活有較高的品位,無論是衣著還是餐具都透著他們對生活的精益求精,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活。
威廉·克拉斯·海達非常善于描繪餐桌,即使是用餐過后餐桌上雜亂無章縱橫交錯的盤子和酒杯,他也能用無比精致的手法表現,畫出金屬餐具,透明半透明的酒杯,吃剩下的昂貴事物。每一個餐具都透著光環,像一個個偉大的人物一樣發光,發亮,讓人們對他虔誠。還有一位在17世紀值得一提的畫家是,弗蘭德斯的揚·勃魯蓋爾,他擅長畫花卉,用花的生命力來表現生活,筆法精致細膩富有生氣,力求光潔和質感,并強調明暗對比,講究畫面的韻律、節奏及色彩的響亮性。這些與世無爭的花卉折射出弗蘭德斯上層社會的優雅閑適。
法國18世紀中后期,經濟政治開始走下坡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拓寬疆土,軍費開支浩繁,宮廷奢侈浪費,1787路易十六在位,年財政赤字達1.12億,平民的生活越來越困苦。藝術領域卻盛行表現貴族奢侈荒淫生活的羅可可風格。然而,有一批畫家將視線轉向了平民,面向社會中下層,表現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他們體會到了法國的普通民眾生活的艱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就是夏爾丹,他的靜物畫《銅水箱》描繪的都是一些放在廚房角落最不起眼的東西,它們粗糙,不精致,不昂貴,它們只是待在該有的位置,水箱里仿佛有水能夠滴下來。夏爾丹改變了荷蘭的靜物畫細膩精巧的表現方法,他借鑒了倫勃朗的畫法,筆觸厚重柔和,豐富。他沒有把重心放在細節的描繪上,而是讓筆觸相互重合,行成色彩團塊,使得這些日常生活用品更加樸實。
三、靜物畫代表畫家對藝術本質的追求
也許是因為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所以,畫家不再關注與寫實。與梵高同時代的塞尚,他是一個理性的畫家,他畫的靜物與其它同時代的印象派畫家不同。從他的畫面上看可能并不優雅,甚至顯得十分的拙劣!水果盤畫得那么笨拙,它的底座甚至還沒有放在當中。桌子不僅從左向右傾斜,整個畫面看起來仿佛向前傾斜,一切都不符合視覺規律。他總是熱衷于概括的用幾何形狀描繪那些乖巧的水果和襯布,這些靜物成為他使用新方式去作畫的重要表現對象。靜物畫不僅僅代表了真實的物體,更是塞尚對繪畫觀念革命性的追求。他不滿足表面的光影和色彩,而是追求事物的本質,體積,重量,結構和美。
20世紀現代主義藝術最早從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中汲取了養料,同時又受到現代哲學思潮,特別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榮格、薩特等人的哲學、心理學的強烈作用。尼采的學說,不僅對德國的表現主義運動起過推動作用,也對整個現代主義的文藝運動產生很大影響。以畢加索,布拉克為首的立體派在巴黎出現。在布拉克的繪畫中有其它立體主義所少有的色彩和諧,線條流暢,他的分析比畢加索更加極端和一針見血。布拉克《曼陀鈴》畫面中無數碎片以曼陀鈴中的圓孔為中心,向它聚集,這個中心也是畫面碎片斜線的交點,給人一種旋轉感和向上感。它先把一切物象加以破壞和分解,把自然形體分解為各種幾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觀的組合,甚至發展到把同一物體不同的視覺組合在同一畫面上,借以表達四維空間。
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贊成人應該培養真正的幻想,象臨床的妄想狂一樣,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識。這些剩余意識使人處在靜態之中。《面部幻影和水果盤》,人們會從這幅作品中看到在角落上的夢幻風景,有海灣和波浪,座山和隧道,有時不經意一看呈現出狗頭的形狀,狗頭的頸圈又是跨海的鐵路高架橋。這只狗盤旋在半空中——狗的軀體中部是由盛著梨的水果盤構成,同時水果盤的造型又像是一個姑娘的面孔,姑娘的眼睛是一些奇異的海貝組成,海灘上充滿了神秘莫測的怪形異象,正如在夢中一樣。
畫家筆下的靜物,遠遠不僅僅是物體本身的含義,它們有了時代的特征,成為畫家追求和探索的媒介。
參考文獻:
[1]丁建元.中外油畫名作的解讀色之魅[M].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5月
[2]鄭岱.油畫藝術導論[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3]桂小虎.西方繪畫史話[M].時代文藝出版社.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