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同期錄音是影視聲音創作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國內大部分影視作品都在采用同期聲的錄制,其錄制的便捷性和聲音的真實度,是其他錄音方式所不具備的。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大量涌現,但影片聲音質量參差不齊,造成了整體影片質量嚴重下滑。究其原因是創作人員對同期聲錄制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專業的錄制人員以及資金投入等問題。本文從聲音設計、拾音方法、錄制技巧等方面對影視同期聲制作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影視同期聲不是單純的記錄聲音,而是通過專業的錄制才能保證影片的整體藝術效果。
關鍵詞:同期聲;拾音;聲音設計;錄制技巧
中圖分類號:J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電影是通過視覺和聽覺形象來向人們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一種藝術手段,而聲音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種表達方式。一部完美的影視作品,除了視覺帶來的沖擊力,還應具備真實、可感的聲音效果,同期聲的錄制就是聲音創作的核心,有著獨特的藝術表達。在影視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影視聲音制作過程中,同期聲的采用占有了極其重要的成分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同期錄音中的聲音設計
聲音設計對同期聲的錄制有著很大的影響,一部影視作品聲音的成敗,首先取決于導演對聲音的重視程度和聲音設計師的責任心。在正式拍攝之前,要求錄音師除了對劇本的主題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外,還要和導演進行溝通,根據劇情需要來確定聲音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對劇中的場景進行聲音設計。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遵循人腦對客觀事物觀察、接受的規律,通過對各種聲音元素的選擇、組織,引導觀眾通過聲音來欣賞、理解影片。對于不同內容的場景,選用何種錄音設備?采用何種拾音方式等。有了這種預見性,錄音師就會對現場同期錄音提出一定的要求、做出一定的選擇,然后對其所選擇的聲音及聲音的總體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心理效應及藝術效果作出判斷。
比如:[2]拍攝一個演員在眾多人聚會的大廳中穿過的場景,在演員所經之處會有許多不同的聲源,這時錄音現場則需要對影片聲音的總體構思,對各種聲音元素進行判斷、選擇和取舍,即便此時有些聲源是畫面的前景,但在聲音的整體構思中卻是無意義的,依然可以忽略;反之有些音源雖然處于后景,但卻對影片的闡述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果在現場不加選擇的完全按現實空間中聲音的大小傳遞給觀眾,觀眾反而會覺得不真實,因為人腦是一部高級的機器,人們對現實中的各種聲音在接受時是有選擇性的。生活中雖然有很多聲音存在,但人的聽覺器官經過大腦的過濾,只會注意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這時其他聲音雖然存在,大小也未曾發生變化,但相對于人們感興趣的信息而言,全都相對變小了,甚至仿佛不存在了。因此,同期錄音時,一定要對影片聲音有一個整體設計和相應的錄制方法,以至于后期制作時才能達到預想的聲音效果。
二、現場錄音環境的控制
當拍攝場地確定以后,錄音師應該在第一時間考慮該場地的拾音條件。同期錄音過程中,如果沒有良好的拾音環境就無法保證畫面的真實性和語言的清晰度。一般情況下,在真實的空間里,封閉和半封閉型空間的拾音相對容易控制,但對于開放型空間的拾音卻給同期錄音帶來了很大難度,比如:熱鬧的大街、運動會的比賽現場等。這些場景中的聲音比較復雜,畫面中主角的聲音往往被嘈雜的環境聲所掩蔽,因此很難突出聲音的主次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錄音師需要求場務部門來對現場進行協調,比如把來來往往的車輛控制在兩公里以外,要求現場所有部門保持安靜以確保錄音能夠有較高的信噪比。
三、同期錄音系統的構建
(一) 、單系統錄音
單系統錄音是最常見的記錄聲音的方法,它是指聲音和畫面同時被記錄在一種記錄載體上,比如常見的攝像機、DV等。這種錄音的優點是簡單、方便、不必擔心聲音和畫面的同步問題,適用于新聞采訪等;而缺點是錄音品質較低、現場拾音缺乏一定的靈活度、對滿足電影、電視劇的聲音制作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 、雙系統錄音
雙系統錄音是指聲音和畫面被記錄在各自的媒介上。電影或者電視劇的錄音一般都是采用雙系統錄音的方式,通過現場打板聲來解決聲畫的同步問題,這種獨立的錄音系統使聲音和畫面在現場都有一定的創作空間進而達到各自的最佳特性要求;除此之外,雙系統錄音對于后期制作來說也極其重要,因為大部分的后期聲音處理都取決于將不同聲音素材或音軌進行分別復制的能力。比如語言、音樂、音響在混錄之前都是保持相互獨立的。所以,雙系統錄音不僅提高了現場同期錄音的品質,同時也為聲音在后期的處理上提供了廣泛的平臺。
雙系統錄音時,錄音設備一般包括:槍式吊桿話筒(如圖1)、無線隱藏領夾話筒(如圖2)、調音臺、便攜式錄音機(兩軌或多軌)、監聽耳機等。對于現場相對安靜的場景,在保證吊桿話筒能夠找到最佳的拾音位置又不入畫的前提下,通過使用靈敏度較高的吊桿話筒和便攜式兩軌錄音機就可以獲得真實的空間感和較高的語言清晰度。但對于環境比較嘈雜的群眾現場或者采用全景景別拍攝畫面時,為了使畫面和聲音達到和諧、統一,因此對聲音的錄制要求就不僅僅是簡單的吊桿話筒和便攜式錄音機所能滿足的。我們通過采用吊桿話筒和無線隱藏領夾話筒來分別拾取環境聲和主要演員的對白,通過調音臺和多軌錄音機來對以上聲音素材進行分軌記錄。最終通過后期混音來達到更加真實、完美的聲音效果。
四、同期錄音中的拾音:
(一)、室內空間特點:聲場相對安靜,噪聲小,容易拾取較高清晰度的語言和環境音效,聲音可控性較強。但有時反射聲較多,易帶來語言清晰度的下降。
(二) 、室外空間特點:聲場較寬闊,易產生環境噪聲,直達聲居多,多個音源同時發聲時聲音拾取的難度較大。
同期錄音一般采用槍式吊桿話筒和無線隱藏式領夾話筒來完成聲音的拾取,單獨使用槍式話筒拾音時應注意傳聲器和音源之間的距離,即:在傳聲器不入畫的情況下,應盡量靠近音源,以保證影片中語言的清晰度。多機位拍攝時,傳聲器的位置擺放和指向性也決定了錄音質量的好壞,當多個演員在進行對話時,傳聲器的指向性應在不同音源之間切換,以保證聲音質量和音色的統一。如有全景拍攝畫面,同時又要保證諸多演員有很高的語言清晰度時,則可采用槍式吊桿話筒和無線隱藏式領夾話筒結合的方式進行拾音。
五、同期錄音遵循的一般原則:
1、[2]聲畫景別相一致的原則:所錄聲音的景別和構圖景別相吻合;
2、畫內突出主題的原則:構圖中演員表演時主體,演員的臺詞是拾音的主體;
3、畫內聲(臺詞)與前景聲(臺詞)為主的原則;
4、盡可能避免噪聲的原則:在同期錄音現場,以語言錄制為主,畫面外的聲音盡可能的減小,以達到較好的信噪比。
5、傳聲器在不入畫的前提下,盡可能靠近音源的原則。
結語
影視作品中同期錄音的成功與否是有諸多因素決定的,除了以上所談之外,還包括:與各部門的溝通和協調,以及導演對聲音的理解和重視程度等都會直接影響到錄音的最終品質。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和對外交流的不斷加強,相信影視聲音會真正做到專業化制作、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電影聲音實用藝術》[美]David Lewis Yewdall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8
[2]《銀幕再現——與中國當代電影錄音師對話》 姚國強,孫欣,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9
[3]《影視聲音基礎》,王紅霞,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6
[4]《影視聲音藝術與制作》,姜燕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0
[5]《影視聲音創作與數字制作技術》 付龍 高昇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6.5
[6]《聲音設計——電影中語言、音樂和音響的表現力》 David Sonnenschein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