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以來,我國的高等學校中英語教育成為社會的廣泛關注的焦點專業。目前,高等學校英語教育與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及其發展方向還有著一定的差距,如何進一步做好英語教學工作,努力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已經成為一個課題擺著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就從英語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發展趨勢提出筆者本人的意見。
關鍵詞:英語教學 高等教育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目前,英語教學在高等學校有著廣泛學習群體,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還是有明顯的提高的,但英語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一系列的問題,這種問題有的還是比較嚴重的,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的方案,聯系學校實際,從而解決學生就業難問題,就成為目前來說改革的重點所在。
一、英語專業在教育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問題及其現狀
(1)英語專業在教育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問題。英語專業在教育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每個老師的課堂教育水平不同;二是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的內容不一樣,他們的要求也不同;三是課堂的黑板講授太無趣,內容較舊;四是有些英語的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較單一等。
(2)高等教育英語類專業的教學現狀。目前,我國很多高等院校的英語專業的教學模式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講學生聽,體現不出學生的主導地位,特別是聽說類課程。所以這樣所培養的學生面臨就業困難,無法勝任普通企業崗位等普遍性問題。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實驗教學、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融入教學中,同時結合項目案例式教學,這樣就可以改變當前教學中模式的使用。所以來說當前的教學現狀是我們的教學模式方案還存在很大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革。
二、提出英語類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改革措施
(1)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課堂中采取多樣性教學模式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都采取較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我們應改變這一模式,在課堂中盡量引入目前較流行的案例式或項目式教學方法,以體現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實實在在參與到課堂中,與教師產生積極的互動,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英語聽力課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或者以小組的形式,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討論等。總之,只要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學質量的方案都能拿到課堂上嘗試著應用。
(2)根據英語專業的最新發展趨勢更新專業教材
在教材的編寫與更新上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材的編著和更新應該貼近社會現實與實踐,不能胡亂一通全包括的形式,既不要把全部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編入教材。作者要結合實踐和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有的放矢,有選擇性的將英語專業的主要內容寫入教材中,與此同時,也可以把英語專業在目前來說是最新的成果或者方向編入其中,由此來適應社會的發展。
第二,教材的編寫與更新并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主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專業目前來說是發展比較迅速的一個專業,新觀點新知識點越來越多,所以教師在更新或編寫的時候要考慮到當前社會的發展方向,可以將近兩三年的教材的內容時行修訂,以此來與社會發展同步,以保證學生所學的是最新的內容。教材的內容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的來源,教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所以為了培養優秀的學生,教材的選取至關重要。但目前來說,對于高等教育院校來說,頻繁的更新或編寫教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比較難于實施的,所以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及學校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3)以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不管是高校的畢業生,其都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實踐動手能力差,盡管英語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聽說讀寫及實踐的課較多,但在進入實際工作時,聽說寫的缺點就立即露出來了,特別是說,與人的全英文交流就產生了問題,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老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說、多聽、多學、多與人英文交流,同時可以組織一些英語比賽讓學生參加,如英語辯論賽、英語角等相關的活動,以增強學生之間或學生與不同職業人之間的交流。這樣以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模式或學習環境,或者與企業合作,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來讓學生多參與到社會工作崗位中去,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考試方式改革,注重學生實踐能力
有調查顯示,很多學校的學生認為大學的學習目的就是考試,只要考試過了就完成了目標。我認為這種思想存在嚴重的錯誤,會導致學生不愿學習,不認真學習,其主要原因就是考試方式的問題。既考試已經成為衡量教學質量的直接工具,所以,考試制度的改革也已成為課改的一大要求,其主要目的就是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教改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應對策略
(1)教學形式上以傳統教學為主。傳統的教學主要是填鴨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不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讓每位老師從主觀上認識到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完全不能適應現代教育,同時讓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新型教學方法,以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2)新型教學模式的改變降低學生的適應性。中國的現狀就是學生從小開始,其所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教育模式,況且在高等院校中,學生生源質量總體來說還是偏差的,所以就存在部分學生不適應新型的教學模式,或者其適應過程較漫長,從而學習效率差。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和每位教師在平時的教育中,就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其明白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去適應新型的教學模式等。
四、總結
高等教育中英語專業的教育其目的都是為社會為企業服務的,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就能直接上手工作的,英語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一次性的參與到工作中去,不需要二次培訓,如此才能體現教育的作用。所以,對英語類專業的老師們來說,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改革,從學生出發,了解社會和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著力培養什么樣的學生,以此來適應社會的變化及其需要。
參考文獻
[1]王之江:《高師英語教育改革的思路和策略》,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
[2]王津津:《論高職高專行業英語教育改革》,價值工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