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以及各地擴大中職招生的力度,中職學校迎來最佳的發展機遇。然而目前中職生的現狀是很大一部分中職生是只想學習技術而不想學習文化課程。他們文化基礎課薄弱,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不會主動地學習,更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導致了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課教學的困境。特別是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因此,職校英語老師的教學就相當尷尬。作為英語教師都曾遭遇這樣尷尬的場面,教師無論講得多么充滿激情還是平平淡淡,你無論語調抑揚頓挫還是娓娓動聽;無論你深入淺出還是舉一反三;學生基本都沒有表情。有幾個注意聽課的學生,你已經很滿足了。如果教師說:“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誰能回答這個問題)?”Who can make dialogues with your partners(誰能與搭檔對話)?本來還有點聲音的教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一個個學生齊刷刷低下頭去。在一片寂靜之后,教師進一步鼓勵學生發言,還是得不到回應,教師不得不自問自答,放棄提問,變成“自娛自樂”式的教學。 平時老師在上英語課時,總有學生睡覺的、有玩手機的、看課外書的,這種現象時有發生。他們當中甚至有的連26個字母都讀不全,更別說學其它的英語內容了。 大部分中職生的英語基礎很薄弱,在職業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逐漸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最終形成學生不想學英語,不會學英語,學不好英語,教師教不好英語的令人失望的局面。由于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學好英語學科知識的意義,因此他們很難專心致志地去學習,其結果是導致學生討厭學英語、甚至有放棄學英語的現象。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局面,這不僅僅是學生單方面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問題,也是職校英語教師必須反思和改變教學策略的問題。下面我就從三方面談談自己教學中的體會。
一、改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理念。首先要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索質是目的的思想。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為中心;做學生實踐能力的指導者。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應根據不同學生個體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愿組合學習團隊,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因人而異,教師指導檢查學習成果。注重學生之間合作,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在教學上要降低學習難度,根據專業特色和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教材。如我校編寫了酒店和旅游方面的校本教材,以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最后要了解市場需求,明確教學目標。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出發點應是為了更好地擇業、就業服務的。實際上只有很少學生一開始就抱著這樣的目的去學的,而其余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在進校門后因學校課程的規定,在被迫接受的情況下去學習的。也就是說,他們本來就沒有目的性就開始了英語的學習,因為他們認為他們在校學習主要就是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所以,在英語課的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把英語教學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把英語教學與學生將來的就業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并以此為重心進行教學活動,進行考核評價。例如在酒店服務與管理班的英語課,我就把他們的專業課與酒店英語結合起來,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排練、表演對客服務程序,并進行師生點評。 這一教學嘗試活躍了課堂氛圍,改變了多數學生英語課上睡覺、玩手機無所事事的現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賞識中肯的評價,都會使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會感到一種自我實現的快慰,隨之而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漸漸提高,同時喚起更高層次的需要。首先,中職學生多數因文化課基礎較差,自信不足,常否定自己。然而他們也有獲得認可和表現自己的欲望。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堅持對學生的“賞識”原則。課前五分鐘,鼓勵每位同學到臺前展現自己,教師臉上的微笑、輕輕的一次點頭、贊許的目光、發自內心的一句鼓勵的話語“你的聲音好美” “發音太標準了”。老師的贊賞,同學們的掌聲,會讓學生欣喜地發現自己也很棒,從而相信自己“I can do it”.其次,教師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評價方法,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使每個學生在既輕松愉快又熱烈緊張的狀態下,在學習和掌握英語的同時,獲得能力上的提升。我在口頭作業的檢查上,針對學生怕開口、怕同學笑的心理,提出讓學生到臺前完成學習任務,還可選擇完成任務的方式。比如學生朗讀課文練習,以前他們直接就說不會。我總是說“先不要盲目否定自己。為什么不試一試呢”?慢慢地同學們開始積極嘗試了。“老師我就會讀一句,我可以和我的搭檔一起讀嗎?鼓勵他們面對問題,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自己先說讀得怎么樣,然后再由其他同學評論,大家一致認可就算通過,否則,大家一起指出他的問題及原因。這樣,讀的學生認真,聽的學生仔細,是否能夠過關由學生自己決定,沒有偏見,人人平等。這種方法尤其對那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他不是總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同樣也有機會去評價別人,指出別人的不足。學生們在互評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與長處,全員參加,增強了自信。教師更應對他們多多進行鼓勵和贊揚。教師通過評價,能把對學生及其行為的認識和教師的情感傾向,自覺或不自覺地傳導給學生。
三、在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學生之間或小組之間的交往更重要。因為同一班級的學生具有相近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學習經驗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相互傳遞和接受信息,實現課堂教學交際化。在英語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策略,學生之間平等、協作、交流、討論,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表現和成功的機會,都力爭為自己的小組做貢獻,以體現自身的價值。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在合作學習理論的指導下,1.確定目標,明確任務。合理的目標、具體的任務是保證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職教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以獲得成就感。為達此目標,英語教學任務必須具體,難易適中,能調動全員參與的興趣,以保證合作學習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2.優化組合,自主學習。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分組原則,好、中、差學生相互搭配,組建科學合理、分工明確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健康推進,教師對學生的基礎要做到心中有數,積極發揮好學生的引領作用,鼓勵基礎差的學生克服自卑心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和必要的準備。3.小組反思,集中點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反思、評價是合作學習的一個必要環節,是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失進行重新認識、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在完成學習后,必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然后,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評價,從而有力推動合作學習向前邁進。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評價的積極作用,抑制負面影響,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并防止簡單化、形式化。 4.把握角色,強化主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作為指導者、參與者、調控者的角色走到學生中去,而不應是無所作為的旁觀者,更不應是另一種形式的包辦者。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性格各異,總有偷懶、冷場以及爭論不休的現象,教師要適時給予點撥與調控,讓他們分享彼此的學習收獲,最終達到共同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