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試圖從作文的命題、導寫、批改、評價幾個環節入手,建立嘗試教育的思想,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教會學生作文。
關鍵詞:嘗試教學 作文教學 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嘗試教學其鮮明的特征,概括成兩句話就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我們的中職教育確立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如何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使學生具備適應未來工作與生活所必須的寫作能力,應該是當前中職作文教學改革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作文水平對中職生將來的職業生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作文基礎并不怎么好的中職生學會寫作,本文從命題、導寫、批改、評價幾個環節入手,將嘗試教育思想運用到作文教學中,教會學生寫作。
一、在作文命題時,要蘊含嘗試教育的思想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之中職學生語文基礎差,筆者頭腦中形成了“一套標準化概念。”即:語文教學中抓少數人的作文。自然在作文命題時,有時主管臆斷,令學生苦不堪言。根本沒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由這個問題可產生的種種結果。而是大筆一揮,草草應付了事,或者把自己的閱歷溶于命題之中,造成學生寫作時被動心態,使學生總覺得:作文太難了,想成功恐怕一輩子也做不到!
鑒于此,作文命題時,首先要有嘗試教育的心態。命的題目,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懂得學生爭論的熱點。如《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師,我想對你說》等。這些問題即使老師不想讓他們談,在課后,他們也要公開談論,自然是一吐為快,寫得很有興趣。所以,命題時,最好能一材多題,要求靈活。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有選擇的發揮余地,如:寫爸爸,可擬《此刻爸爸的心理》、《爸爸笑的燦爛》、《一根白發》等。學生能選擇得心應手的題目,寫起來一瀉千里,心情愉快極了,同時也嘗到了成功后的喜悅。
二、導寫時,要蘊含嘗試教育的思想
所謂導寫,就是啟發引導學生認識生活、分析生活、表現生活。“導”就是要解決寫什么,怎樣寫的問題。從學生平時作文看,作文難寫的癥結就在于不知寫什么,所以必須借助教師的疏導,使之文思涌來。
“導寫”要引導學生善于借鑒。學習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一篇散文《家鄉的秋天》。在寫之前,教師可以這樣啟發:秋是一個迷人的季節,也是讓人感慨頗多的季節,歷代文人墨客有過不少的吟詠。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對于勞動來說,秋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稱為“金秋”。我們的學生大多都生活在農村,對家鄉的景物很熟悉,只是不一定就能描繪出來。以《濟南的冬天》為例,老舍將濟南冬天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畫面勾勒出來,其中運用色調對比、烘托形象,層次鮮明,高低錯落的寫法。想象:家鄉的秋天,果實累累,玉米像高高直立的哨兵,又像母親懷抱著兒女企盼親人的歸來、黃澄澄的稻穗把金秋點綴的燦爛壯觀。經過教師的“導寫”,學生會從中擴展思路,思維就活躍起來了。
三、批改時,要蘊含嘗試教育的思想
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自行修改。
首先讓學生認識自改的重要性。葉圣陶先生是這樣論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好。”魯迅先生是這樣教導的:“寫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契訶夫是這樣指出“生活中的事實并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的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其次,讓學生知道怎樣改,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看格式是否正確;二看書面是否整潔;三看錯別字有幾個,指出并加以改正;四看標點符號有無明顯錯誤。”以上四條,都是改作文的最低要求,學生經過幾次的文章修改。熟練掌握之后,在過度到高層次的要求:①審查主題思想。這是重要的修改。通過改,使主題鮮明。②審查所用的材料,將可有可無的刪去,典型、生動的留住或補充。③審查結構。開頭是否有吸引力,結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間聯系是否緊密,過度是否組成有機整體。④審查表達方法。記敘是否清楚,描寫是否生動,抒情是否自然,議論是否準確。⑤審查句子表意是否明白、準確。
總之,通過“增”“刪”“調”“改”來完成批改工作。指導學生相互批改作文,每次換人,使批改者有新鮮感。每次互改,都要求批改者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批改時要有眉批、有評語,并在最后署名。每次每人只批一本,負擔不重。比老師的“精批細改”還認真、還仔細。大部分學生對同學寫的批語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對老師批改評語的關注。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發現錯誤的能力。還使同學之間研究學習的風氣更濃了。老師只抽看部分互改結果,肯定成績,指出不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的效果。
四、評價時,要有嘗試教育的思想
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思想認識、性格愛好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標準,教師要求不能過高、面面俱到,否則,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談不上創新了,就連學生的習作興趣都自然而然地淡化了。教師應該用激勵的語言從多方面正確、客觀地評價,尊重學生的原意,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合乎情理,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教師要能慧眼識珍珠,努力尋找學生習作中的“亮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激發其寫作興趣。
總之,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的藝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如同列車行駛、飛機航行,只要開啟其動力,點燃其發動之火,它自然會飛快奔跑,勢不可擋,一日千里。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學生的心靈受到的碰撞,信息增倍,創造熱情充分發揮,此時寫出來的文章往往獨具匠心。只要教師采取積極的期望心態,多介入學生活動,去研究每一個學生的成功心理。作文教學就一定能步入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