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公外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成為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本論文主要從聽音系統解碼規律的角度,對聽力理解過程的感知過程、分析過程和應用過程進行闡釋,著重分析和論述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及模式的構建,并使其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及大學英語教學培養目標落差較大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力策略,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1.公外大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現狀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正進行著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其改革的中心就是把教學的目標從閱讀教學轉到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上來。據美國語言學專家統計,成年人日常語言活動的四項語言技能中,聽、說、讀、寫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5%、30%、16%和9%。也就是說“聽”是人們主動接受、理解聲音信息并做出相應回應的完整的交流過程,是語言能力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人們對聽力在外語學習和交際中的特殊作用的理解以及對聽力教學重要性認識的加深,聽力的過程已由單純被動的機械化過程轉變為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和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
在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相應的各種研究中,由于傳統大學公共英語培養的目標向來以閱讀理解為主,突出了閱讀能力的培養,而相對地對聽、說、寫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制約了學生整個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所以對于聽力教學的研究一直是個比較薄弱的環節, “講單詞、放錄音、對答案”一直是聽力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其結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記了很多單詞和語法規則,但學生聽不懂、說不出、不會用,沒有真正掌握運用語言的技能與技巧,致使我們的英語教學事倍功半。為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在分析一般的聽力理解過程及其解碼規律的基礎上,迫切需要對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及模式的構建進行探索性研究。多年來.在大學英語救學中,讀、聽、說、寫、譯這五種能力
2.公外大學生英語聽力與聽力策略
聽力是一個接受、理解聲音信息的過程,聽力理解水平的高低取決于這一過程。聽力策略能力是人的記憶能力、概括能力、預測能力和語言轉換能力的綜合體,它是在聽力過程中得到培養的。從聽音系統解碼規律角度,對聽力理解過程的感知,分析,應用過程進行闡釋,著重分析和論述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及模式的構建,并使其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
聽力策略就是在聽音過程中,聽者為獲得、保留和解析新信息而被激發的心理活動過程,它是在聽力過程中得到訓練和培養的。本項目旨在對影響英語聽力教學效果的多方面因素的分析來闡述提高英語聽力技能的有效方法,由此著手來探究提高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聽力技能的各種策略,構建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模式,以實現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適應大學英語四級改革的要求,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聽力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構成基本意義的話語,即主題陳述的基礎使陳述的內容先在短期記憶中得到鑒別,然后儲存于長期記憶之中。聽力理解過程可劃分為感知、分析和應用三個相互關聯、循環出現、不斷選擇和修正的階段。感知階段,指聲音信號進入感覺記憶,然后經篩選,其中一部分進入短時記憶并被加工處理。分析階段,指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經重組、編碼后,形成有意義的命題。應用階段,是指將形成的命題與長時記憶中的已知信息相聯系,確定命題的意義,當新輸入的信息與已知信息相匹配時就產生理解。在應用過程中,輸入到聽者大腦中的話語意義和聽者的原有的知識相互聯系起來,于是聽者就對整個所聽到的語篇產生豐富的先前知識,并能把先前的知識更好地組織、聯系起來,策略地加以運用。 聽力策略是在聽力過程中體現和運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調控策略。(二)切分策略。(三)記憶策略。(四)預測和選擇策略。(五)聯系策略。(六)推理策略。
3.公外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及模式的構建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長期以來只憑借信息輸入或相關的教學技巧進行的,而對聽力過程與聽力策略的研究與運用不夠,對學生策略能力的培養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現在從聽力理解的心理過程入手,來構建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模式,聽力是一個綜合技能,包括單詞、句子、語篇水平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聽力理解策略能力是人的記憶能力、概括能力、預測能力、語言轉換能力的綜合體,學習者在聽音過程中不僅需要語言能力,而且還需要策略能力。
聽力是一個綜合技能,包括單詞、句子、語篇水平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聽力理解策略能力是人的記憶能力、概括能力、預測能力、語言轉換能力的綜合體,學習者在聽音過程中不僅需要語言能力,而且還需要策略能力。因此這一培養模式的構建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這一培養模式的構建和應用,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及大學英語教學培養目標落差較大的問題。這在大學英語教學上具有巨大指導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在充分考慮聽力過程的機制和解碼規律的基礎上,相應的策略和措施可以用于指導和實施聽力策略能力訓練和培養。如:克服焦慮感,培養調控能力;養成正確的聽力習慣,培養捕捉和選擇關鍵詞和重要信息的能力;加強聽寫和速記訓練,增強學生記憶和劃分話語的能力;擴展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縮小文化差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泛聽。除此之外,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方法以及其他一些心理因素等都對其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是一個關鍵部分,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生的學習動力問題,并最終使得學生能夠在培養模式中提升自身的英語聽力能力。以此來構建公外大學生英語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模式。構建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模式是解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各種問題的有效途徑,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公外大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4.小結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公外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成為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從聽音系統解碼規律的角度,對聽力理解過程的感知過程、分析過程和應用過程進行闡釋,著重分析和論述聽力策略能力的培養及模式的構建,并使其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這種對于聽力策略能力的研究在大學英語教學上具有巨大的指導意義,通過課外資料查找閱讀研究和課堂實踐緊密結合的方法,探討上述策略如何有效應用是我們繼續研究目標和方向。
參考文獻:
[1]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