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社會各領域的重大變革,同時也對傳統教育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利用參考資料可以通過對課程資源的整合,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但如果一味盲目照搬,不考慮課堂實際,就會使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影響教學效果。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參考資料呢?這是我們要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參考資料;學習興趣;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作為初為人師的我來說,十分重視教學的時效性和正確性,于是,就千方百計地找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新老參考用書,力求在備課、上課中少走彎路,并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然而,如何使用參考資料,如何充分發揮參考資料的功能又不完全受它的束縛,如何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發現它的問題和不足,確實常常遇到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參考資料要這樣去使用:
一、 獨立思考
參考資料,顧名思義,只是教師備課時用來參考的文字或圖像材料,它往往是他人經驗的積累,初上講臺的人如果不吃透它,一味的生搬硬套,是很難達到預想效果的。比如,有的人認為特級教師的教案完美無缺,就直接拿來上課,其結果往往是成功的喜悅少,失敗的教訓多。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特級教師經驗豐富,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有駕馭課堂的嫻熟本領,而且他的教學完全是按他的學生實際設計的,所以運用起來能得心應手。而新老師個人的素質與特級老師自然無法相比,所教的學生也有差別,所以,如果不經過自己的加工處理,只是搬用別人的教案,當然只能嘗到失敗的苦澀。因此,運用參考資料時有必要經過獨立思考,考慮中學生的實際,根據自己的特點汲取其精華。例如,“The Little Monkey Climbing Down The Hill”一課講的是小猴子下山來,由于它的目的不明確,扔了這個去抓那個,結果什么也沒得到,其教育意義為:辦事一定要有始有終,才會有收獲。這篇課文中有五幅掛圖,參考資料上沒有說明怎樣去擺放。假如不認真地鉆研教材,將掛圖在黑板上依次排開,那么,學生就可以提出小猴子回頭再走一遍,那他不是可以最后得到一個玉米嗎?因此,該課文設計教案時,應該在黑板上畫一座山,將一幅幅掛圖按順序鑲嵌在其中,這樣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含義,同時也為中學生背誦課文和復述故事作了鋪墊。
二、 推陳出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環境的變化,有些以前適用的參考資料現在就有可能不那么管用了。如“mallet”這個詞,字典上的解釋是:a stick used for washing clothes,usually in rural areas (洗衣用的棒槌,常見于偏遠地區)。以前只要就字面解釋就行,學生很容易理解,因為日常生活中常見。而現在社會進步了,機器代替了手工,不僅城市里看不到,就是農村也很少見。對這一詞的解釋,可以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搗衣杵的模型與使用方法完整地展示給學生,完成這一個詞的教學任務。所以,要準確理解詞,就不能過分依賴參考資料,而要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將現代科學、教育的新思想融入自己的備課、上課之中。
在課堂教學中,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創造性地去設計,就是一些設計得好的傳統課文,也還有創新的余地。像教“Crow Drink Water”一文,烏鴉口渴要喝水,有水喝不著,想辦法喝到水,它的辦法是有客觀條件的,即使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在此處就可以設想出:“倘若現場沒有小石子,你怎么才能讓烏鴉喝到水?”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借鑒和創新相結合地使用參考資料,拓寬學生的思路,達到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目的。
三、 多樣結合
不同的教師對于參考資料的利用也不盡相同。初涉教壇者應該要廣泛參閱課本以外的各類資料,加強學習和借鑒。比如說:教授 Film題材的單元時,就要多了解不同類型的電影,并適當播放給學生;又比如說教授Peom題材的單元時,又要結合英美文學作品,把英語課堂提升到一個新的領域,讓學生感受到課本之外英語的魅力。這樣的英語教學,把傳統的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張嘴巴的教學方式向視、聽、形、聲結合,能把一些很抽象的英語單元知識變成了生動形象的課外知識補充。
四、 借鑒適度
首先要依據教師的個性。教師在教學中都體現了一定的風格,在參考資料時也要有的放矢。只有參考資料跟自己合拍時,才多借鑒一些。其次還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最大能量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還要結合學校實際。比如,教學參考資料的課件使用,有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于經濟落后的城市或者偏遠地區的農村使用起來就比較困難。
總的來說,對英語資料的使用應該“適時、適當、適度”。 “適時”就是運用要選擇最有利于學生掌握的教學要點,并使學生達到最佳效果的時機;“適度”就是既不濫用,也不一成不變地全然不用;“適當”就是參考資料要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處,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處,用在有利于學生優化教學內容之處,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語言基本技能也得到訓練,為實現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是對在參考資料在英語課堂教學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作為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參考資料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重大意義,并且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觀念,以適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轉變,把英語課堂教學推向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