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踐行群眾路線,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好法治權威是黨政機關職責所在,要發揮好法治權威這一“反腐防腐”利劍,實施好廉政工程,是當前一項緊迫工作。
關鍵詞:黨政機關 法治權威 措施 方法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法治權威的樹立和維護是一個涉及黨政機關的廉政工程。維護法治權威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方式,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各級黨政機關要將群眾路線的方法與掌握法律理論、樹立法律意識、熟知法律規范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相結合,踐行群眾路線、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的表率。
一、維護法治權威,做踐行群眾路線的表率
1、踐行“為民”群眾路線,形成制度建設與國家法治建設聯動格局。
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方面,法治要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調整經濟社會關系,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公平正義,也要預防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確保社會穩定,另一方面,要加強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及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建設,形成制度建設與國家法治建設聯動格局。
2、踐行“務實”群眾路線,推進法治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
十八大報告指出“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一方面,法治要保障“統一、規范、可持續”的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嚴的生活,另一方面民生的改善促進法治向“法治中國”的更高目標前行。
3、踐行“清廉”群眾路線,謀劃法治與廉政一體化戰略。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一方面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讓恢恢法網疏而不漏;另一方面加快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逐步編織成一張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黨內法規制度之網,引導權力沿正確軌道運行,雙環扎緊廉政建設的“制度之籠”。
二、維護法治權威,做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表率
1、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黨內法規。
《中共中央關于廢止和宣布失效一批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業經發布,清理黨內法規是從嚴治國、依法執政、完善黨的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踐行“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具體表現。一為解決黨內法規制度的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的“四不”問題。二為政府清理法律法規提供借鑒的模式。即清理的思路沿著“由近及遠”的時序及“先上位后下位”的路徑來清理。三為致力提高黨內法規制度執行力,通過清理,為執行“減負”、“充電”、“增壓”,并完善制度實施后評估機制、督查機制、問責機制,確保制度的剛性約束,為提升政府制度執行力做了表率,四為在實現有規可依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保證“有規必依、執規必嚴、違規必究”,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無縫對接,推動黨的法治建設與政府法治建設滾動效應。
2、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進行,劍指“明減暗增”、“邊減邊增”、“捉迷藏”、“摻水分”等頑疾,力避陷入“擴張—取消—再擴張—再取消”的行政審批怪圈,是踐行程序正義理念的具體舉措。一為把行政審批事項的設立、調整,納入法治框架之內來進行,落實好相關法律“凡”字下面的規定內容(“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自律管理的事項,政府都要退出”)。二為強調程序正義的價值,實體正義的同時要重視程序的正義。三為彰顯“革自己命”的勇氣,趟過改革“深水區”。四為以法治的方式破解政府權力利益格局“板塊化”,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3、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司法與行政關系。
當前正值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試點,涉法涉訴信訪事項或將從普通信訪體制中分離出來,地方黨委、人大、政府及其部門均不再受理涉法涉訴信訪,改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一為進一步理順司法與執政黨、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的關系,黨政機關要帶頭維護法治權威,減低“訴訪分離”可能帶來的改革風險。二為促使各級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解裁決制度。三為進一步加強行政復議能力建設,探索行政復議案件辦理體制改革提供經驗。
4、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民事行為。
當前開展的黨政機關積案清理工作中,重點為黨政機關經商辦企業拖欠債務案件的歷史舊賬、政府投資項目所拖欠的工程款積案、購買辦公設備、用品和公務消費等拖欠款項案、承擔賠償責任案件等。一為堅持“違法必究”原則。二為規范黨政機關參與民事經濟活動,建立健全合法性審查機制。三為凡黨政機關簽訂民事經濟合同要納入法制機構的合法性審查,減少訴訟糾紛,防范可能出現的新一輪金融風險帶來經濟社會風險。
5、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帶頭履行裁判。
當前要將黨政機關執行法院裁判情況納入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的考核范圍,量化考核評分辦法,作為干部年度考核、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一為各級黨政機關切實做好涉黨政機關執行案件清理。二為黨政機關要帶頭尊重、自覺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并敦促下級黨政機關。三為認真對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議和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建議并建立相應的反饋機制。
6、踐行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強化監督機制,打擊職務犯罪。
當前要按照不同領域來細化案件移送的法律依據、案件標準、涉案鑒定等,嚴格依法主動移送。一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法銜接工作是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維護經濟社會秩序、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二為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特別是在民生領域,要分階段突出重點進行打擊。三為完善銜接工作長效機制,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責任落實機制、檢察機關和法制部門的牽頭作用。同時,要提高移送案件的辦理能力,強化行政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和執法能力培訓,嚴查妨礙案件移送背后的職務犯罪。
參考文獻:
[1]陳金鑫、李根寶《保障司法權威》,載《黨政論壇》2006年第1期;
[2]陳建國《論司法權威和執政能力建設》,載《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8年11期;
[3]任培、陸鵬、朱建華《試論司法權威的社會心理基礎》,《法制與經濟》2008年第9期;
[4]全國清理黨政機關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積案,httg://www.jjxw.cn/2012/0307/86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