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大學英語教學者越來越追求英語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創新性,而忽視了朗讀對英語學習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文章將重點論述朗讀這種教學方法和學習策略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影響,朗讀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教師應如何將朗讀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
關鍵詞:朗讀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 英語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朗讀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歷史悠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英語教學方法的不斷推新,英語教學者越來越追求英語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創新性,而慢慢忽略了朗讀的重要性。對于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來說,他們在經歷了高考之后,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在英語上花費的時間也相對降低,且大部分學校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只設置兩年的英語課程,每個星期大約設置四個課時。在這種情況下,教授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老師在有限的課時內,不僅應該教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而且還應該教授學生一些英語學習策略和思維方法。本文將重點論述朗讀這種教學方法和學習策略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影響,朗讀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教師應如何將朗讀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中。
一、 朗讀的定義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變成口頭上說的語言,把無聲語言(文字、文章、文學作品)變為有聲語言,更能表情達意的口頭話語言。”(張頌,1992)他認為,朗讀絕不是見字讀音的直覺過程,它涉及“文字一視覺一思維一情感一氣息一聲音”這些相互連接又相互融合的環節,是一個有著復雜的心理、生理變化的駕馭語音的過程。就朗讀這一語言活動而言,它是語言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是朗讀的一部分,即言語理解部分,朗讀是一種語言信息處理和轉換的過程,它對視覺感知的語言信息加以理解和加工,再將信息內容轉換為口語表達出來。朗讀過程包含多種語言運動,閱讀者既是自身言語的說者,又是聽者,在監聽自己話語的同時,做出調整,使之符合自己的表達意圖(盧春華,2009)。
二、 朗讀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影響
1.朗讀能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朗讀對聽解中語言識別階段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而且在增加語言和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自信心,提高語音方面的知識技能以及有效記憶等方面有利于聽力水平的提高(金范宇,2005)。朗讀對信息有加工和轉換的作用,朗讀不僅通過視覺渠道獲取文字符號,還通過聽覺渠道獲得語音符號,這樣可以使語言的音、形、義統一聯系起來,進而刺激大腦皮層和聽覺器官,強化記憶,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此外,學生通過朗讀將整個語篇儲存在腦海里,遇到聽覺重現時,能迅速提取出有用信息,從而更好地提高聽英語的效率。
2.朗讀能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大聲朗讀可以調動學生的口、耳、眼、腦等多種感覺器官。通過反復朗讀詞句優美的文章,學生可以排除外界干擾,鍛煉膽量,并且不斷地往大腦里輸入和儲存大量的字、詞、句,豐富自己不同情境的語言,進而有助于提高說的能力。朗讀不僅能為語言表達提供材料和知識,而且還可以督促學生糾正其語音語調。同時,由于朗讀中情緒的介入,連讀、爆破、語調等朗讀技巧的巧妙運用,能培養學生的語感,這些都使得學生能夠用英語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3.朗讀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首先,長期的英語朗讀有利于學生獲得牢固的英語整體知識,更能培養其英語語感,教學中可省去許多繁雜的語言規則的影響,進而培養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便是這個道理。其次,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準確無誤的技巧朗讀就是把英語語言材料存貯于大腦,日積月累,質變為英語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因此,長時間的朗讀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4.朗讀能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英語朗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了解和熟悉各種文體,進而掌握基本的寫作要領。在朗讀過程中,讀者可以接受立體的、復合的信息,并且包含豐富的知識點,朗讀這些句子可以使枯燥的語言形式和規則豐富起來,并將其置于整體的語言背景中,語言輸出也就具有了整體性,長期朗讀可以使學生在寫作時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寫作水平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陳婷婷,2009)。
朗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英語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培養英語思維能力。
三、朗讀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在教學實際中,大學英語教師應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激發學生積極性,以教材為語言典范,以生活為“大教材”,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為此,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適當的朗讀文本。即以教材為依據,把日常生活當作語言大教材,選擇人文、科技、教育等不同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回到實際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體驗和感知句型對話,使具體的語言環境推動語感的形成。英語教師也可以把大學視聽說教材的文本變成朗讀材料,這樣,學生可以在聽的基礎上更好地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讓學生在群體語言環境中增強記憶效果。英語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利用課前十分鐘進行朗讀,進而克服某些學生膽小的心理,并且增強語言材料的記憶。
3.在學生中開展朗讀訓練。教師最好采取“限時法”,要求他們做到最快速、最大聲、最清晰。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糾正學生的語音錯誤,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師除了授課中的朗讀指導活動之外,課外還可以通過小型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話劇表演等多種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訓練,讓他們有直接的感受。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自評、互評來調整學生的朗讀狀態,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朗讀的方法和技巧
英語老師除了在課堂中應用朗讀之外,還應該教授學生一些朗讀技巧和方法,便于學生在課后進行朗讀,為終身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教授學生音標,培養學生識讀能力。由于大部分大學生對音標掌握不是很系統,英語教師可以抽出一兩節課讓學生學會自己識別音標符號,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拼讀,正確掌握單詞的讀音規則,逐步培養學生自我探究的學習能力,為今后獨立使用工具書和閱讀打下基礎。
2.英語朗讀要掌握好節奏和語調。不注重節奏的英語朗讀會顯得生澀難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利用各種方式,進行課文或文本的范讀。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磁帶或多媒體,讓學生接收到正確的讀音和節奏,先聽讀,再跟讀,讓學生不斷模仿,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升降調和適當的停頓,從而提高朗讀的質量。
朗讀作為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英語能力都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良好的朗讀能力可以對今后學習語言打下基礎。教授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老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積極配合其他教學方法來應用朗讀這種策略,不斷提高當今大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婷婷.淺談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09(3).
[2]馮娣.不可忽視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2).
[3]何秀彥.論朗讀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19).
[4]盧春華.英語朗讀對聽說能力影響的研究[J]延邊大學,2009.
[5]金范宇.朗讀對聽力的促進作用[D]延邊大學,2005.
[6]宋倩.朗讀對英語學習的作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1).
[7]張頌.朗讀學[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