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濕地作為“地球之腎”與森林和海洋并成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庫也是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在涵養水資源、調節氣候、控制洪水、凈化水質、保護堤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益。現在的人們開始關注濕地,但濕地的生態環境現狀仍然讓人們擔憂。我們將如何改善濕地環境,如何可持續發展的建造濕地成為我們要面臨的問題,下面就關于如何保護濕地景觀提些個人的淺見。
關鍵詞:濕地保護;生態環境;現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0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1.濕地可持續發展探討
在當下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如何保護好環境,如何認真思考對濕地的保護,并且結合自身的濕地資源優勢,做好綠色家園的文章,形成獨具生態特色的城市風貌,是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是整個地球建設發展所要面對的問題。如何結合好混凝土與綠色與水的和諧相處,是我們要努力完善的。雖然曾經的破壞已無法挽回,但只要我們經過一番的努力,只要我們有著正確的認識,相信通過我們雙手的努力,我們的城市會健康呼吸起來,我們的城市會有越來越多的綠色。那么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好,我們該如何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試著與濕地做朋友,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對濕地景觀進行相應的保護與改善。
首先要停止那些所謂的錯誤行為,即人類的貪婪造成環境的嚴重的破壞,所以我們要試著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1.加強對濕地保護,具體方法如下。
1.1用法律保護濕地
確定濕地的保護方針,合理規劃濕地利用,制定相關的規范和保護制度。要求各個相關單位確實施行相應的工作,要求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按照相應的行為準則做事。對于那些濕地的破壞者依法進行查處。
1.2提高全民對濕地的保護意識
加強宣傳教育的力度,增強人們對濕地的認識和了解,樹立對濕地的保護意識,保護心理。人們可以通過參觀濕地公園、科教宣傳等,逐漸樹立起對濕地的認識和保護意識。只有全民的保護才能真正保護好我們的濕地,我們的家園。
2.整治規劃,合理利用
政府應對灘涂養殖進行整體的規劃,只有對濕地進行控制、防止和治理灘涂養殖、水產養殖產生的各種水體污染,發展休閑漁業等,才能促進濕地良好的恢復。
規劃濕地生態自然保護區。切實考察濕地情況,合理利用濕地的各項憂勢。利用濕地的自我生產,自我消費的自然循環力量,保護原有的濕地生態區,為魚類、鳥類和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繁殖的場所,保護好濕地原有的自然生態。通過對濕地的科學研究,合理利用濕地讓人們能夠參觀濕地,認識濕地。因地制宜建立濕地生態旅游區、濕地生態公園。
實現濕地保護的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共同發展。我們將如何建設濕地生態旅游區,濕地生態公園,如何讓這些濕地生態區與我們的城市共存,共同發展,成為我們最需要探究及解決的方向。
3.利用濕地資源,構筑城市生態特色區
濕地的建設成為我們發展經濟的重點,人工建設的濕地應當成為現代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過對濕地的考察,分析濕地的各種因素,充分發揮濕地的自身作用,努力建造我們的綠色家園,突出城市生態特色,通過理水造綠、近水近綠、水綠的結合,建設濕地城市, 努力創造“ 天藍、水清,地綠、氣爽”的最佳人居環境,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佳境界。
4.建立森林公園生態特色區
通過我們城市中現有的植被、農田、水庫、城市給排水渠道和濕地,構建以森林和復合濕地為背景,以城市的歷史文化、濕地文化為底蘊,結合休閑度假、生態教育、郊野游憩等一些功能,建設一種城市型的森林公園,實現文化、旅游與生態的結合。森林公園以自然生態的大森林為景觀主體,水體濕地作為森林生態系統和景觀系統的組成要素穿插于樹林之中,同時又自成體系,人工景觀掩映于林與水中,互相穿插。森林公園以生態環境背景下的休閑、度假、休憩為主,以觀光為輔,強調使用者的參與性和體驗。人們閑暇可以到此度假,可以到此休憩,放松心情,排解生活中,工作中的壓力。感受自然的魅力,呼吸新鮮空氣,認識生態區中居住的不同生物。
5.建立濕地公園景觀特色區
通過我們城市中的水體、草甸與淺平洼地,建設以生態濕地自然景觀為主,結合市民游憩的城市濕地公園。結合用地布局特點,營造湖濱草地疏林景觀,建設人與環境互動的娛樂休閑觀賞帶并且能夠利用到原有植被,以粗獷、質樸、野趣的特點,構建濕地生態保護帶;在此基礎上建設濕地保護區、娛樂觀賞區和生態休閑區,使游人在游樂、休閑的同時,能夠認識自然、陶冶情操、與自然互生共融,能夠親切的感受到自然的呼吸。讓人們的生活中多一點這樣的景觀特色區,讓城市中那些不起眼的草甸與淺平洼地靚麗起來,那么人們會更愿意來娛樂休憩,也會更加重視到保護濕地的重要。
6.建立濕地景觀走廊特色區
恢復和重建生態斑塊并實施截污,使水體變清變美。通過對水體及岸線的治理,充分發揮水上、臨水、近水的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同時通過增加休閑、娛樂及公眾功能,形成具有濕地特色的公共親水空間。把各種有利的生態公園連接起來,組成連續的城市景觀長廊。例如濕地研究基地、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沿海凈水濕地及水庫等等,把它們連接起來,使它們組成貫穿中心城區的濕地景觀走廊。那么我們的城市將是一個濕地景觀的城市,將是一個綠色的城市。
利用濕地,建設濕地。人工濕地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它能夠改善我們生活中一些被破壞了的生態資源,也能夠凈化我們的生活環境,同樣能夠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它具有投資低、出水水質好、抗沖擊力強、增加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視覺景觀優異、操作簡單、維護和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這符合了我們城市建設中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并且在處理污水的同時,種草養魚,可以用鮮花綠葉裝飾環境,可以把清水活魚還給自然,在節約資源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促進良性生態環境的建設中有很大的幫助,它能夠促進人類與水生生物協調發展,帶來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改善原有的自然環境,建造人工濕地在我國中小城市和鄉村都可實施操作管理,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工濕地會出現在我們家家戶戶的生活中,維護濕地,發展濕地,建造一個天藍、水清、地綠、氣爽的濕地之城。
2.結論
當我們認識到濕地的重要性,當我們生存的地球發生病狀的時候,我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我們應該力所能及的保護濕地,保證不去危害濕地。保護我們的動植物朋友們,讓我們的家園多一些綠色。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家園能夠健健康康。讓我們營造一個城市濕地,讓濕地成為城市的一部分,讓我們的生活處處有濕地,生活將變得生機盎然,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生活環境會隨著我們的保護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遼寧林業科技》,2002年第5期,曲淑梅 著
[2]《中國園林》,2005年12月,劉美海、趙會才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