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建是中國唐代中期重要的詩人,他在新樂府創作領域取得極高的成就,因此世人將他與張籍并稱為“張王樂府”。王建的絕句在詩歌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是他的《宮詞》100首,前人對此也已經有過相當多的論述。本文要研究的《霓裳詞》10首是王建的絕句,前人對此論述甚少,所以本文期望通過對這十首絕句的研究,能夠獲得對王建詩歌的新的認識。
關鍵詞:王建,絕句,《霓裳詞》,特點
中圖分類號:I20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王建的《霓裳詞》10首,形式上都是七言的絕句,與其著名的《宮詞》一致。在絕句短小的體制下,王建最大限度的發揮絕句敘述方面的特色,描寫宮中的生活情形和歌舞的場景。展現了唐王朝宮廷之中奢華的帝王生活,同時也滿懷同情之語的寫出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往事,雖然在描寫故事時絕句不如古體詩歌敘述的完整,但絕句因其在意境方面的獨特意味使得李楊之間的愛情又一次得到再現。以往對李楊之間的愛情故事多有描寫,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白行簡的《長恨歌傳》,還有元代白樸的雜劇《梧桐雨》等都是名垂千古的杰作。但文學史上王建以絕句組詩的形式寫李楊的愛情故事是有相當獨特的成就的。王建用絕句把李楊的愛情拆分成各個階段從最初的相逢到相伴到最后的別離,短短280個字就把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故事及相關的典故描寫出來,足見王建對絕句的藝術特色的嫻熟掌握,同時也可以聯想到他《宮詞》取得很高的成就不是巧合。我們可以通過《霓裳詞》來細細品味王建的詩作功力。
首先,對于怎樣將為人熟知的歷史故事完整的通過絕句這種短小的形式表現出來,卻不漏掉關鍵的歷史瞬間問題,王建選擇將歷史的重要場景一一粗化,提煉出最具象征性的語句,用一兩個字完整的將當時的情境還原,但又不失詩的韻味和作為絕句整體的效果。如《霓裳詞》中的第四首“旋翻新譜聲初足,除卻梨園未教人。宣與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我們都知道楊貴妃得寵之后,她的親戚大都獲得了官職,這首就是描述當時的情景,后來發生安史之亂關系密切,因為統治者任命官員不再是看能力或者是當時的科舉制度,而是依靠這種貴妃的關系,不能不說這是為后來埋下了禍患。“中官走馬賜功臣”七個字把作者對這種任命官員的厭惡之情暗含在其中,因為畢竟作者身在唐代,所以有些事情還是要表達的含蓄些。再如,《霓裳詞》第七首“敕賜宮人澡浴回,遙看美女院門開。一山星月霓裳動,好字先從殿里來。”自有楊貴妃的故事開始,關于楊貴妃美貌的傳說就有很多,歷代文人都有贊譽之詞,如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而各種藝術體裁中對楊貴妃最直接的描繪莫如“貴妃出浴圖”,許多畫家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畫出自己心中亦或是天下人心中的楊貴妃。這些畫作直接清晰的展現了貴妃出浴的美輪美奐,在這首詩歌中同樣描繪的是這幅場景,作者寫出唐玄宗看見楊貴妃沐浴后的驚奇、興奮、稱贊“一山星月霓裳動,好字先從殿里來”。和其他寫楊貴妃的作家不同的是,王建并沒有直接寫楊貴妃具體有多美,比如穿著、膚色、臉龐、秀發、眼神等,而是從一個當事人的角度去寫,也就是把唐玄宗的心情和表現寫了出來,畢竟當時宮中的男人就唐玄宗一個,也只有他才有這個福氣,也只有他才有這個能力,所以當唐玄宗都無法用言語去欣賞一個女人時,只能說這個女人的魅力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傾國傾城了。這里我們讀者都成為了旁觀者,容不得我們插上一句話,歷史在此刻封存,無比的美麗,讓人艷羨。同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王建能寫出與別人不同的景象,正是這十首《霓裳詞》的價值所在。
其次,王建的這十首絕句為近體詩歌,近體詩歌都講求押韻,一首詩歌押韻很好做到,因為一首詩歌在描寫時主要是在詩歌中將其所要描述的景物完整的表述清楚即可,所要可以應用的詞匯很多。但是在王建的這十首絕句中,每一首絕句都在完成各自的任務,既要完整表現當時的情境,同時又要符合絕句的押韻要求,所以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比如《霓裳詞》第七首“敕賜宮人澡浴回,遙看美女院門開,一山星月霓裳動,好字先從殿里來。”這兩句把楊貴妃沐浴歸來的場景表現的淋淋盡致,恍如一副美女出浴圖,看不到宮廷里封閉的宮苑,也看不到在人間的種種跡象,仿佛一切都是神仙般的感受。其中“好字先從殿上來”當是唐明皇之語,此語一出,既把楊貴妃出浴之時的幾近仙境之景描寫的相當逼真,同時又寫出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喜愛,可見遍覽群芳的唐明皇對此時剛剛出浴的楊貴妃身著“霓裳”的魅力也是難以抗拒的。同時也寫出詩人王建對這貴妃出浴時的幻想,一個“好”字既寫出整個貴妃出浴畫面極致之美,同時這一個“好”字也寫出帝王九五至尊的天子身份,也可能隱含了王建對唐明皇的羨慕。“開”“來”二字押“灰”韻,并無人工雕琢的痕跡,清新天然符合詩中的情境,又滿足絕句押韻的要求。第一首“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散聲未足重來授,直到床前見上皇。”押陽韻。第二首“中管五弦初半曲,遙教合上隔簾聽。一聲聲向天頭落,效得仙人夜唱經”。押青韻。第三首“自直梨園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歸。一時跪拜霓裳徹,立地階前賜紫衣。”押微韻。第四首“旋翻新譜聲初足,除卻梨園未教人。宣與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押真韻。第五首“伴教霓裳有貴妃,從初直到曲成時。日長耳里聞聲熟,拍數分毫錯總知。”押支韻。第六首“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發一山聞。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換霓裳月色裙。”押文韻。第七首“敕賜宮人澡浴回,遙看美女院門開。一山星月霓裳動,好字先從殿里來。”押灰韻。第八首“傳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別作行。應是貴妃樓上看,內人舁下彩羅箱。”押陽韻。第九首“朝元閣上山風起,夜聽霓裳玉露寒。宮女月中更替立,黃金梯滑并行難。”押寒韻。第十首“知向華清年月滿,山頭山底種長生。去時留下霓裳曲,總是離宮別館聲。” 押庚韻。縱觀這十首絕句的所押之韻,在最大限度滿足敘述故事完整性的基礎上,字字妥帖流暢,詩歌朗朗上口,無矯揉造作之感,充分體現了王建對絕句詩歌的掌握何其卓越的才華。短短280個字,要在這其中既講故事又要使詩歌便于誦讀,同時還要充滿音律美,這是不小的苦難,但是王建做到了,在讀詩的過程中我們看不到過多的人為痕跡,幾乎完全是興到之筆,與故事的發展脈絡完美契合。
最后,在藝術手法上王建很少在詩中發議論,全部十首詩都是在用敘事詩的形式在講述故事可謂獨具匠心,常運用比興,白描對比,映襯等手法,通過人物的舉動來再現現實,在結尾處用重筆突出主題,便戛然而止。
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愛情故事被人所熟知,被歷代文人演繹成各種文學形式,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還有白行簡的唐傳奇《長恨歌傳》再如元代雜居《梧桐雨》可謂體式多樣各有千秋。王建在《霓裳詞》十首中包含了對李隆基與楊玉環愛情生活的艷羨與惋惜,感嘆世間有情人不得長相廝守,作為天下唯我獨尊的帝王也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這似乎比普通人的求之不得要更加痛苦。在這一點上白居易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更能寫出這段愛情故事的悲哀。王建能夠用絕句這種形式寫出如此讓人感動的作品,的確稱得上大家了。希望本文對王建《霓裳詞》的研究能幫助讀者更好的認識王建,拓寬對王建詩歌研究的范圍。
作者簡介:楊帆(1988.5-)女,漢,吉林省吉林市,碩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