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日本標準語是以東京一帶的方言為基礎形成的日本民族的語言。古代日本是沒有文字的。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與漢語中的漢字有相似之處也有區別之處。本文介紹日語中漢字的來源、發展,以及它在日語中的音、形、義的變化,并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
關鍵詞:日語漢字;來源;發展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漢字在日語中使用非常廣泛。在閱讀日語文章的時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漢字,我們甚至可以大致猜出句子或者文章的大致意思,這樣很容易誤導人們產生日語的學習很容易的錯誤想法。我們看似容易的這些文字,讀起來卻和我們國家現在使用的漢字完全不一樣,有些字在字形和字義上也有了極大地變化。
一.日語中漢字的傳入
當我們翻看日本的文字史的時候會發現,古代日本只有自己的語言,并沒有文字記錄。一千多年前,大量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國留學,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儒教、佛教、法教,包括漢字帶到了日本,對日本文化各方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自此,日本才正式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
二.漢語在日語中的發展
漢字傳入日本后,起初只是在一部分氏族中流傳使用,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日益繁榮,逐漸在日本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漢字在日語中也有了變化和發展。公元九世紀,日本人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假名,假名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漢字大約有2000個,平假名多用來表示外來語,其余的多用平假名表示。在現代日語中,假名共有71個,最基本的有46個,排列成“五十音圖”。
明治時代前后,一些日本人在研究了西方文字以后,提出日本的文字有很多的缺點,尤其是日語中的漢字特別的難學、難記,認為有必要加以改革。關于漢字問題的爭議斷斷續續一直延續至今,各種意見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全廢漢字論、限制漢字論和維護漢字論。自日本明治維新之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實行限制漢字的政策,但是日語中的漢字并沒有因此而逐漸衰減,反而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漢字在日本發展使用歷史悠久,日本重要的典籍文物都是用漢字載錄的,如若廢棄漢字就等同于切段歷史[2]。另外,漢字與儒教密切相關,跟忠君愛國有關,廢了漢字會動搖日本國體。
2.日語中的同音詞太多。據數據顯示,日語中的同音詞占詞匯總數的36.4%,如果不采用漢語進行書寫,就會混淆不清。
3.漢字在創造新詞方面有很強的優越性,幾乎沒一個漢字都能夠作為日語詞匯的構詞成分。在現代日語中,漢語的詞匯約占47.5%,幾乎占日語總詞匯量的一半之多[2]。
三.漢字在日語中的未來發展
對于漢字在日語中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前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就現階段漢語在日語地位來看,漢字是不會從日語中消失的,并且我們相信,隨著日語文化的發展以及漢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的增強,漢語會更加深植于日語文化中。
四.日語中漢字的音、形、義
日本人將漢字融入日語中,并使其發展、變化,這個過程耐人尋味。日語中的漢字是表意文字,是以漢字為基礎創造出來的,而日語中同時存在一種表意文字,這可謂是日語不同于其他國家語言的不同之處。
1.日語中漢字的讀音。
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方式。音讀是指模仿漢字讀音的音節,而訓讀是指借用漢字的字形和意義,但是按照日本本來就有方言來讀的音節。因此,音讀有很多讀起來與漢語的讀音十分相似。比如,日語中“練習、散步、雑誌”的讀法就與漢語十分相近。很多學者在對現代日語漢字進行分析整理的時候總結出,日本中的漢字的讀音大致分為吳音、漢音和唐音三種。吳音 模仿中國南方地區的發音,是最早傳入日本的。漢音是模仿中國北方、長安一帶的發音,大約在中國的隋唐時期傳入日本。唐音又稱宋音,模仿中國南方地區的發音,是中國宋代以后傳入日本的。
2.日語中漢字的字形。
日語中的漢字大多數是中國傳入的繁體字,隨著日本文化的發展,最初傳入日本的繁體字在日本有一部分逐漸被簡體化。有些簡化后與簡化漢字相同,如,國→國,門→門,農→農,日語把這些字稱為“新字體”或者“略字”。另外有一部分日文漢字大致一看與漢語的漢字是相同的,但其實是有細微的差別,如:“決→決,圖→囡。這些字既不是繁體又不是簡化字。
3.日語中漢字的意思。
漢字在傳入日本的過程中,不它在融入這種語言文化的過程中,僅有些字的字形發生了變化,有些字的意思也發生了一些變化[3]。我們就日語和漢語的字形字義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1).同形同義字
在的這部分字中,兩者的字形字義完全相同,只是讀音不同。如:“男”、“女”、“春”、“夏”、“秋”、“冬”等。
(2).同行異義字
日語中有一部分字詞,雖然在漢字中也有,并且從字形上來看是相同的,但是,從字義上來說,有很多漢字在日語中所表示的意思跟漢語完全不同。我們通過下表進行對比。
日語中的漢字漢語意思
機課桌
切手郵票
本屋書店
手紙書信
這一類詞語是日語中的一些特殊詞匯,也是最容易和漢語混淆的詞,對于沒有學過日語的中國人來說,如果只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讀去理解,往往很容易會造成一些誤會和笑話[1]。
(3).異形近義字
異形近義詞是字形不同,但是字義卻相近。這類詞雖然在漢語中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字形猜出他們的意思。如表中所示。
日語中的詞匯漢語中的近義詞
名所舊跡名勝古跡
布團被子
病院醫院
洗面所洗臉間
(4).異形異義字
這一類詞語雖然看上去像漢語,但是實際上在漢語中沒有這種表達詞語,是日本人自己創造出來的特有表達方式。如:
日語中的詞語漢語中的意思
廊下走廊
邪魔打擾
地味樸素
仕度準備
心配擔心
五.總結語
漢字自傳入日本,走過了漫長的歷史,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如今,它已然深深地融入到日本的語言文字體系中,成為了日本文明和日本文化的主要載體。時代在不停的變化,文明在不停的進步,漢字這個中日共有的文字,應該得到高度的重視。相信在將來的發展中,它也會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從而更好地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責任作者:段克勤
參考文獻
[1] 鄒勵耘;基于語料庫的中國人日本語學習者的漢字詞誤用情況和誤用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2] 聶鴻英,孫永恩.漢字在東亞文化圈的復興與地位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
[3] 張丹.淺談日語中的漢字[U];考試周刊,2010,(1)
[4] 胡江;通過詞例對二字日漢同形詞的分析[J];飛天;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