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為情景教學法憑借著其獨特、新穎的特點,一步步走入中國小學生的英語課堂。本文簡述了行為情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教學模式以及通過實驗說明其對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
關鍵詞:行為情景教學法 英語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一、行為情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一位西班牙語老師Blaine Ray結合了全身反應法和語言習得理論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法——行為情景教學法。
1.全身反應法
全身反應法又被稱為直接式溝通教學法、完全生理反應理論,是19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提出。它是模仿幼兒在習得母語時,大腦對外界事物的理解并進行反應,最終以身體動作作為回應的一種教學模式。其教學形式主要以“聽-做動作”為主,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目標語。全身反應法為行為情景教學法提供了理論上的基礎。
2.語言習得理論
克拉申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語言學教授,他提出的二語習得理論備受世界關注,主要由五個假說組成:1)習得-學習區別假說2)監檢假說 3)輸入假說 4)情感過濾假說 5)自然順序假說。行為情景教學法中體現了克拉申理想輸入的特點:語言輸入具有可理解性;教授的學習材料既與課本內容相關又有趣;學習內容未經過語法程序安排;語言有足夠的輸入量。
二、行為情景教學法的教學模式
行為情景教學法主要包括詞匯輸入與理解、故事演繹與學習、文章閱讀與鞏固三個步驟。
1.詞匯輸入與理解。第一步詞匯教學。可采用直接翻譯法,教授學生單詞的意思,或通過全身反應法教授,通過肢體動作讓學生通過做動作和練習來掌握單詞。
2.故事演繹與學習。故事的引入是行為情景教學法的重點和核心,是對學生口語和聽力的訓練。教師提前準備好材料,對新單詞進行故事編排,并在講故事的同時不斷對學生進行發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生的不斷回答和提問中,習得語言。
3.文章閱讀與鞏固。閱讀文章是行為情景教學法的鞏固和提高。首先,把編排的故事讓學生進行翻譯和閱讀。在閱讀地同時,幫助解決學生疑問。其次,再進行故事循環提問,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對故事進行改編。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斷地故事更新中,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
三、行為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在山西省臨汾市時風小學四年級中,隨機抽取20名學生(1-20號),進行十次課,每節45分鐘,課后都進行測試。教材為新標準小學英語第四冊,根據行為情景教學法的步驟設計課程,其中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旨在驗證行為情景教學法對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
成績包括課堂參與程度、課堂積極性和課堂成績。每部分的成績均為10分,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成績打分。課堂參與程度和課堂積極性都可以說明學生學習興趣和對教學法的接受程度。課堂成績可以檢測出教學法是否適合小學生英語教育,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下面是隨機抽取其中3名學生三次課的成績。
根據三名學生每部分的成績和總成績,通過SPSS數據統計分析得出,雖然每個學生的成績不同,但十次課后,學習成績都有進步,而且每部分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課堂中,學生能夠不同程度地配合老師,說明了行為情景教學法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表明,行為情景教學法比較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從實驗結果中得出,興趣對于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真正的學習是一種心理需要,教學過程也是在分享學習的樂趣和激情。
行為情景教學法體現了人本主義教學觀。它能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完整的學生”,實現學生在身體、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機統一。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的個人情感,教師不僅教會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把學生的情感體驗活動引入課堂,使學生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四、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這句話深刻地道出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因此,興趣作為學習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從教師方面講,首先,課堂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改革創新,使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強烈地好奇心,以飽滿地熱情參與。其次,教師應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多學習,多觀察,多實驗,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教學,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
從學生方面說,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單是老師的責任,學生自身也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意識到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不能麻木地跟著老師走。在明確目標以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目標,配合老師,學習興趣就自然產生,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學習成績。其次,把其他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以培養新的學習興趣。
從教材方面看,新標準英語課本內容分為10個Module,每個Module分為兩個Unit,每個Unit分別由彩頁圖片對話、情景聽力、趣味游戲和英文歌曲組成。在設計教學任務和目標時,應結合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所期待,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和想象,帶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的主動性,更快地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
從環境方面說,課堂環境對學生的興趣培養很重要。有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也有消極、冷漠、沉悶的教學環境。因此,教師應該協調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教學的“情”與“趣”能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
五、結束語
行為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人本主義教學觀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像習得母語一樣習得英語,而且還不斷發揮學生著的主體性,改變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為學生獲得較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Asher,J.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The Competence Teachers Guide Book[M].Los Gatos,Calif:Sky Oaks Productions,1977.
[2] Ben Slavic.TPRS in a Year[M].3rd Edition,2007.
[3] 董桂香.融文化教育于兒童英語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3):25-26.
[4] 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322-327.
[5] 劉賈偉.TPRS教學法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4(2):180一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