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百千”是古代中國流傳最廣的三部兒童蒙學讀本,其一直是學者研究的熱點。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淺談“三百千”對于現代兒童啟蒙教育中識字教育與文化思想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三百千;兒童啟蒙教育;識字;文化;思想;作用
中圖分類號:G4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2
三百千”即是我們俗知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它們在中國的流傳和應用有一千年多之久,是古代兒童蒙學教育的重要讀本。啟蒙是一個人學習的開端,對今后的發展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在現代,“三百千”也被廣泛運用與兒童的啟蒙教育中,并在許多不同的方面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一. “三百千”內容簡介
1.《三字經》,它最初的版本的成書時間是在南宋末年,作者為王應麟。《三字經》歷經很多次修訂,最近的一次是在2008年,它以明朝趙南星本為底本,總共修改,調整共計49句。《三字經》全文共一千多字(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版本,字數從1120字到1722字不等),其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天文、地理、教育、歷史、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
2.《百家姓》成書于北宋初。其內容都是基本上無實際意義的姓氏。
3.《千字文》是這三部著作中成書最早的,編寫于南朝梁武帝時期,作者為周興嗣。在編寫體例上四字成句,并且押韻,一共250句,內容上涉及廣泛,言簡意賅,瑯瑯上口。
二. “三百千”在識字教育上的價值
關于“三百千”的用字問題,一直都是眾說紛紜,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是,大體上《三字經》用字在1200字左右,字種在550個左右(據筆者統計2008修訂版《三字經》(見于《共產黨人》(2008.11))收字1188字,出現556個不同的字。)。《百家姓》歷經各朝修改和編訂,字數有極大的不同,就各家統計而言,大約都在550字左右,字種500個左右(據筆者統計通用版《百家姓》(見于百度百科)用字量為568個,出現497個不同的字。)。《千字文》的用字問題相比之下就比較清楚,字數一共為1000字(繁體版共1000個不同的字,簡體版為994個)。是梁武帝命周興嗣從王羲之的書法之中選1000個不同的字并編寫成文。從整體上看,“三百千”總字數在2750個左右,字種在1400個左右。
對于兒童的識字教學,在傳統的“課堂教授,課后抄寫,教師聽寫”的機械三部曲的基礎上應采用更為靈活的方法。廣泛的閱讀便是提高兒童識字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若兒童能在啟蒙階段反復誦讀“三百千”,而不是單純依賴于機械性的抄寫與聽寫,就能基本識得1400左右個字,為整個小學階段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中,有一部分字反復多次出現,說明那些是極為常見的字,這使兒童在誦讀的過程中能反復見之,反復鞏固,加深印象。
眾所周知,漢字包括音、形、義三部分。就兒童認識的順序性來看,兒童啟蒙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音、形上。“三百千”總字量大,滿足兒童啟蒙識字“形”的需要。使用注音版“三百千”讓兒童反復誦讀,能使他們不斷練習漢字的正確讀音。對于“三百千”中每個字確切的字義不能強求。在啟蒙階段,兒童能掌握“三百千”的大體意思即可。
縱觀中國啟蒙識字教學的發展和變革,識字教學并不能單單依靠一種方法,一部教材。“三百千”作為流傳甚廣的古代優秀啟蒙識字教材,在現代的教育中也要以科學的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為基礎,順應時代的發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科學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相結合。
三. “三百千”在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上的價值
(一)《三字經》
從《三字經》的內容看,它基本分為六個部分。
1.“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意”部分,講的內容是對兒童及時進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地開展教育的方法。其中舉了孟母三遷和竇禹鈞教育兒子的例子,共84個字。
2.從“為人子,方少時”到守孝弟,次見聞”部分,講的是禮儀與孝道。列舉了了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的故事,共42個字。
3.從“知某數,識某文”到“十二支,子至亥”部分,講的是計數、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四民、四聲、四寶、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十干、十二支,共240個字。
4.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部分,講述的是古代中國重要的典籍著作,包括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等。此外還介紹了兒童閱讀這些書籍的先后順序,共204個字。
5.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部分,講的是古代三皇到近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近五千年的朝代和皇帝更替,高度濃縮了中國的歷史,共311個字。
6.從“屈原賦,本風人”到“凡學者,宜兼通”部分,講的是古代有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韓愈、柳宗元,李白、杜甫,共24個字。
7.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部分,講述的內容是兒童學習要勤奮、刻苦,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其中舉了很多的例子,有:孔子、趙普、溫舒、公孫弘、孫敬、蘇秦、車胤等,共282個字。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三字經》內容涉及廣泛,用典多,知識豐富,并且按照一定的調理和順序進行編寫。其中強調首先要會學,知禮,守孝,其次再閱讀書籍,通曉歷史,學習知識。在兒童啟蒙階段學習《三字經》能使他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拓展視野,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字經》中蘊含著的中華傳統美德,如尊師重道,知禮守孝,謙虛友好,誠實守信等,在現代也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其中顯現出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人生態度也具有深刻的意義。不論是傳統美德,還是學習和人生態度都能對啟蒙階段的兒童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二)《百家姓》
《百家姓》最早的版本,成書于北宋初。共收集姓氏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四字成句,隔句押韻。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革,中國人的姓氏也在不斷變化,增多。歷史上《百家姓》的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明清時期也出現了新編的類似的書籍。有明吳沉、劉仲質編,以“朱”姓居首的《皇明千家姓》和清康熙時編的以“孔”姓居首的《御制百家姓》,但都沒能取代《百家姓》作為古代兒童蒙學教材的地位,同時對于現代兒童的啟蒙教育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百家姓》每個字都基本上沒有實際的意義,兒童誦讀起來沒有字義上的壓力。并且,姓氏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從小熟悉姓氏,在與同學,朋友的交往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幫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
(三)《千字文》
《千字文》也是一部綜合性教材,但因為受到字的限制,在編寫體制和內容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它涉及的內容主要是各種日常知識、歷史,不是思想道德教育;它所用的字詞相比《三字經》較復雜、華麗。這使《千字文》相比《三字經》和《百家姓》更有語文教育的意義。對于啟蒙階段的兒童來說,誦讀《千字文》能了解日常知識,培養良好的語感,認識優美的辭藻和修辭,不僅能豐富兒童的見識,而且對于作文的寫作能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另外,由于《千字文》(繁體版)所選的1000個字都不同,一直都是進行書法練習的良好摹本,歷史上有很多書法大家都有《千字文》書法作品。例如:王羲之行書版、懷素小草版、宋徽宗草書版、歐陽詢行書版、顏真卿楷書版等。兒童可以通過臨摹名家的《千字文》書法,進行書法練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三百千”作為一個整體,是古代優秀的蒙學教材。寫法上,《三字經》三字成句,《百家姓》與《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極易誦讀。內容上,《三字經》和《千字文》涉及的是知識、歷史、常識等,《百家姓》則是姓氏的大集合。深度上,《千字文》和《百家姓》基本上沒有涉及思想層面,《三字經》的內容有關注對兒童的思想教育。難度上,《三字經》和《百家姓》簡單易懂,《千字文》因為在編寫上的限制對于啟蒙階段的兒童來說就較難懂。針對“三百千”各自的特點,它們在使用時各自互補,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蒙學體系。
綜合來看,兒童在學習“三百千”的順序上應該在先誦讀《三字經》和《百家姓》,把握一定的基礎之后再誦讀相對較難的《千字文》。學習方式應以誦讀為主,《千字文》也可作為書法練習摹本。
四. 總結
就 “三百千”整體而言,在古代是兒童識字,文化啟蒙教育的優秀教材。但是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兒童啟蒙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兒童在學習傳統的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掌握科學知識。所以在肯定“三百千”在兒童啟蒙教育的作用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
作者簡介:涂安旎,江外國語學院,10級漢語言文學(師范)(對外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