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的沉默現象折射出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缺乏積極性和興趣,以及英語課堂的組織管理缺乏有效性。本文就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若干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沉默;解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A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語言為主要交流工具的師生相互交流互動的課堂交際行為,本文所指的課堂提問沉默主要是學生在課堂教學環境中面對英語教師的課堂提問所呈現出的無聲且無固定語義的非言語交際行為。主要表現為,學生課堂沉默無言,漠視教師教學環節的互動請求,對教師的問題和訊問無應答、三緘其口。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沉默降低了互動交流的頻率和效度,嚴重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一. 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原因解析
通過筆者的走訪和調查,發展導致高職五年制學生英語課堂提問沉默的原因,既有學生方面的因素,也有老師方面的因素。
1.學生方面的因素
1.1學生英語基礎差,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
目前,高職五年制的學生入學采用報到注冊式,生源以中考成績較差不能參加高中教育的學生為主,這些教育對象學習基礎薄弱,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差,對英語課堂上教師發出的互動要求和提問,表現冷漠,無動于衷,毫無積極性。
1.2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差。
初中畢業的學生,年齡小,大約14歲左右,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差,在遠離家長的監管且較初高中管理相對寬松的高校學習生活環境中,容易放松自我,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沾染不良風氣。通宵上網聊天、玩游戲,上課睡覺,沉迷手機小說、游戲和聊天。
1.3 缺乏對課堂互動交流的重要性認識。
英語課堂師生的互動和交流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教學模式之一,是啟發學生智慧、鍛煉和了解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若缺乏對課堂互動交流重要性的認識,即使有能力、有機會參與課堂互動交流和提問,學生也會因為缺乏主動性而保持沉默。他們對老師發出的互動請求或提問無能力應答,他們也不會主動請教或訊問,更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種沉默既有全局性,即整個班級表現出的整體靜默,課堂氣氛沉悶;也會出現局部的沉默,課堂整體氣氛表現活躍,師生互動良好,但部分學生始終表現漠然,反應冷談,游離余課堂教學之外。
2.英語教師的因素
2.1教師課堂提問策略不當
英語教師課堂提問、互動過于簡單、乏味,學生雖然理解卻不屑于回答,或者過于難,缺乏相應的輔助信息,學生難以回答,都會保持沉默;互動或回答問題后,沒有及時給予學生相應的反饋,挫傷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教師提問后留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過短或不夠充分,導致無法按時應答,剝奪學生課堂參與權;教師在學生回答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耐心,隨意打斷糾錯,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互動或提問機會不均等,只考慮英語學習較好的學生或者坐在前排的學生,或者隨意點名,甚至有老師習慣于“滿堂灌”,并沒有向學生提供互動的機會或者機會非常少,導致提問機會不均等,降低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挫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極易造成課堂學生反應冷淡,出現沉默現象。
2.2課堂管理不嚴格。
高職五年制的學生相對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差,缺乏紀律性,許多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睡覺、玩手機、看小說,甚至曠課,如果英語課堂缺乏有效的管理或者采取放任的態度,不僅出現課堂沉默現象,還將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氣氛,影響教學效果。
二. 打破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對策
打破課堂沉默,調動學生課堂互動交流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回應課堂提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ichards Lockhart(1996)認為提問可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集中思考課堂的內容;有助于教師明確學生的話語;有助于教師闡述某些結構和詞匯項;能讓教師核查學生的理解情況;有助于學生的課堂參與。打破課堂沉默,是高職五年制英語教學必須面對的難題,筆者嘗試做以下探索。
1.改良課堂提問的方式和策略。
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調整提問的方式、內容和難易程度。課堂提問應該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由聚合到發散,由yes /no 到what 再到Why,信息性、理解性、應用性、分析性、評價性類型豐富全面,注重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推理能力。選擇提問對象時,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表達能力、理解程度、座位位置采用指定回答、自愿回答、集體回答、自問自答相互結合,避免因缺乏針對性、機會均等導致提問的有效性降低。
在教學和提問過程中,通過明確的、肯定性的反饋評價以及肢體語言如眼神、微笑等鼓勵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課堂問答。在學生回答過程中盡量不要插話、打斷、催促、替答,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鼓勵、啟發、誘導,幫助學生實現良性語言信息輸出和反饋。同時也要控制回答問題所占的時間,避免回答問題占用過長時間,分散和降低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2.加強英語課堂管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高效的課堂管理是良好教學秩序的保障,是提高教學質量和避免課堂提問沉默現象的有效手段。走出良好的課堂管理即意味著嚴格的課堂紀律和違紀懲罰措施的誤區,而應關注老師和學生課堂的參與性與合作性,淡化兩者的對立關系;注重將講授和課堂提問互動的有機融合、相輔相成,避免兩者的明顯割裂。通過以上兩個策略實現英語課堂的柔性管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違反課堂紀律和秩序、注意力不集中、始終保持沉默等現象要及時制止、糾正,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到正常的課堂學習中。
三、結語
Swain(1985)認為,輸出是習得外語的重要條件,如果學習者希望他們的外語既流利又準確的話,不僅需要可理解的輸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輸出。高職五年制英語課堂提問的沉默現象嚴重影響目標語的語言輸出,打破課堂沉默,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課堂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徐立群.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的觀察與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7)
[2] 王健,張靜.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的觀察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8.(1)
[3] 張慧軍.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現狀與提問策略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