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掌握水彩畫語言技巧就需要正確的訓練方法,在水彩畫教學中有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訓練之分,長期作業注重步驟和程序,偏重于邏輯思維。短期作業注重概括和簡潔,偏重于形象思維。運用好這兩種思維方式在我們的水彩畫基礎課教學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形象思維 邏輯思維 短期作業 長期作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在水彩畫教學訓練中有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之分。長期作業注重步驟和程序,偏重于邏輯思維;短期作業注重概括和提煉,偏重于形象思維。但我們在教學的課程安排過程中往往有重視長期作業訓練而輕視短期作業的訓練的傾向,要畫好水彩畫就要協調好兩種訓練方法和思維方式。
一、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
形象思維是對形象信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在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繪畫線條色彩、等)創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
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畫家在作畫過程中對事物的表象進行高度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性的形象。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運用典型化和想像的方法,塑造藝術形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思維在我們的水彩畫訓練過程中主要以短期作業訓練來進行。
邏輯思維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是以一次前進一步為其特征,使用明顯的推理演繹,包含逐步的歸納和啟發過程。邏輯思維方法有四種層次:分別為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歸納和演繹以及對抽象和具體的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能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邏輯思維在我們的水彩畫訓練過程中主要以長期作業訓練來進行。
二、在水彩畫教學過程中兩種思維方式各自所起的作用
短期作業,訓練感覺與綜合能力,以形象思維為主;長期作業,訓練步驟和程序,注重歸納與總結,以邏輯思維為主。那么我們就從兩種思維方式來談短期作業訓練和長期作業訓練在水彩畫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邏輯思維的訓練方法因為邏輯性、步驟性強,步步為營、循序漸進,易于掌握基本規律。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單一使用此種方法存在弊端!因為繪畫藝術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是用視覺形象來表現的。形象思維是繪畫中最主要的思維形式。因而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僅要求學生去注重邏輯性。
邏輯思維能引導學生從對象中推導出事物的共同規律,而很難培養學生獨自的發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形象思維則不同:它是通過直覺來對客體對象進行感受和認識的。因而畫作者的心靈感應和情緒變化都包含其中,所以它往往是新鮮而生動的。這種直覺就是“指沒有明顯的依靠分析器官而掌握問題或情境的結構行為”。而直覺本身就能產生對一類知識的經驗,培養發現能力。這對教導學生“如何看待和表現”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同樣有一定的思維程式,但不是遵法則而是重感受。我們的水彩畫基礎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這種敏銳的感受能力。
長期作業一般是二十個課時甚至四十課時一張。長時間的畫一張畫很容易對描繪對象產生視覺疲勞,到后期基本上都是按法則、按要求一點點的在磨蹭,毫無激情。畫出來的作品就像機器制圖一樣。那種只知道在畫面上長期無動于衷按部就班的描繪顯然對于形象思維的發揮是不利的,因為視覺新鮮感和表現欲望的喪失很難產生有生命力的作品。相反短時間內的興奮和靈感活躍能激發投入的熱情,由此而產生強烈的表現欲望,在短時間里表達出自己要表達的情感,只有在自己有感而發的狀態下才能畫出好的作品。繪畫是對主觀感受和自己內心世界的表現。強調個性和內省的反思,表現“主觀化”了的客觀,這些正是我們繪畫所要追求并渴望達到的目的。短期作業訓練方式則更適合達到這一目的,它能在第一時間激發作者的表現欲望以及靈感最直觀的發揮,是最真實的也是最能打動人的。
長期作業訓練中學生們往往希望在一張作業中涉及或解決水彩畫寫生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的問題:水與色、用筆與造型、深淺的把握、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等等……但這是不可能的。由于水彩畫的特性也不利于長時間反復的刻畫,它雖然不像中國畫那樣一筆定型,也不可能像油畫那樣反復修改,只能一至兩遍來深入。往復次數太多畫面會出現灰、亂、臟、死的現象,從而失去了水彩畫清新、明快、透明、流暢的語言特征。我們常說的畫水彩畫要精、準、很,正是它的這一特性決定的。
長期作業安排的過多,學生在第一階段若進行的不順利,不滿意往往就失去了繼續畫下去的興趣和勇氣。到最后對學生的繪畫欲望和自信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畫與畫之間的差別在于技藝的高妙,技藝有賴于通貫全面的掌握。繪畫技藝需要日積月累的刻苦見習,要想畫好水彩畫,技術的好壞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以短期作業訓練為主,不怕失敗反復實踐,強調對對象的形象感知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問題一次性的提出來,也不要奢望學生能夠在一張作業里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這是拔苗助長。
正確的教學應該分階段按步驟進行,四課時一張解決一個問題,那二十課時就可以解決五個問題。在每一張作業中只需提出一個問題,并為解決這一問題安排好相應的作業方向。例如:要解決水的流動和造型的矛盾就安排風景寫生;要解決深淺明度和空間次序的把握就安排靜物寫生……要有目的的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讓他們通過實踐來解決。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積少成多才能各個擊破,積多勝而達大勝,從而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躍。
三、在水彩畫教學過程中兩種思維方式應該相互補益
兩種思維方式在水彩畫的短期作業與長期作業訓練過程中各有偏重,都是不可或缺的,短期作業與長期作業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多少而已,短期作業逐個單獨解決問題,長期作業是在經過短期作業訓練之后把許多問題放在一個畫面里來集中解決。通過長期作業發現新問題,再通過短期作業的訓練來解決,往復多次就能又快又好的掌握水彩畫技法,若反之,長期作業安排過多,在學生練習的數量上就會大打折扣,往往20課時的一張作業在中途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學生是很難繼續畫下去的,從而影響學生的自信心,這樣的例子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不少!一旦學生失去了信心和勇氣要想恢復就很難了。所以在水彩畫基礎課訓練過程中不能只重視長期作業的訓練而忽視短期作業的作用,不能只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而忽視形象思維在當代美術創作中的重要性,相反我們要更加偏重短期作業的訓練,注重形象思維的直觀感受,多安排一些短期作業的訓練,適當減少長期作業的訓練。以短期作業訓練為主長期作業為輔,更快更好的讓學生掌握好水彩畫技法,水彩畫技法掌握的好壞是畫好水彩畫的核心。學生的水彩畫語言能力越強將來創作的空間就越大,我們的基礎課訓練最終是為水彩畫創作做準備的。
綜上所述,水彩畫基礎課的訓練其實是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決定行動,行動形成習慣。好的習慣是要靠正確的訓練方法來達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的正確與否決定了水彩畫技法掌握的程度。用短期作業來訓練洞察力和感受力,并實現技術和能力上的儲備;用長期作業來總結和歸納,以提升認識的高度。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互補益、相得益彰,這樣的訓練關系才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收效。水彩畫基礎課教學的效果才能得以保證。
作者簡介:韓鄂生(1964-)男,籍貫:湖北,漢族,學歷:本科,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