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社會觀念的逐漸改變,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但是據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是現在女性問題備受關注的原因。由于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女性受教育的權利遭到剝削,加之女性自身生理特征等原因,導致就業性別歧視現象嚴重。而這個現象又加重了性別歧視,減少了女性人力資本投資,這兩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關鍵詞:性別歧視 女性人力資本投資 交互作用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一、女性人力資本現狀
1.人力資本投資差異
所謂人力資本,是指人們花費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開支所形成的資本。①在這里,我們主要考慮教育方面的投資。就性別來講,教育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男性,女性接受教育時間少于男性,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低于男性等等。
2.就業中的人力資本性別差異
傳統的觀念認為,擔任高階主管或經理應當是男人的事。無論是在企業中還是在政界,高級管理層次的女性少之又少,這不利于女性心聲的傳達,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帶來危害。
在經濟危機下或在普通企業裁員的過程中,女性都更容易遭遇裁員。同時,就業上的弱勢,使得下崗的女性在社會上更難謀得一份職位,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二、消除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方法與對策
1.大力發展生產力水平
在工業化初期,勞動的方式是以機器和人的勞動相結合,勞動強度高,女性就業集中在紡織業,在勞動收益方面低于男性。在工業化后期,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本和技術,新技術所取代的是婦女,但也為婦女提供了更多適合女性生理特點的工作,女性的職業逐漸由生產領域向服務業轉移,再由初級的服務業向更高級的服務業轉移,這就促使女性就業地位提高,以及就業收入提高。
2.加大女性人力資本教育投資
對于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在惠及個人的同時,更多的惠及整個社會。女性勞動力的加入無疑會提高帶動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母親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素質,所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
3.國家政策
3.1 建立監督機構
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嚴格審查和監測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工商、稅務、民政、勞動保障、衛生和城管等需協調配合,避免重復管理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對于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性別歧視現象,一定要有依法糾正的機制,要給予女性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機會,建立監督機構對就業中的性別歧視行為給予具體的制裁和處罰,有力地保障女性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
3.2 建立有效的申訴救濟機制。
我國勞動部門應設專門的保障救濟辦公室,勞動市場設監控窗口處理訴訟,和婦聯等廣大民間婦女組織聯手協作,使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有正常的投訴渠道,歧視發生時有專職部門解決,而不是讓女性勞動者求助無門。
3.3 建立社會化的家務勞動體制。
由于女性的時間配置呈現出與男性不同的特點,尤其是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不僅僅是閑暇和工作兩部分,還包括家務勞動,家務勞動時間在女性時間配置中所占的比重是相當大的。因此,必須將家務勞動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引入到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問題的分析之中。
三、就業性別歧視與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傾向交互作用分析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就業性別歧視造成了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傾向的出現,而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傾向又加重了就業性別歧視,這兩方面是相互影響的。②
首先,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出現,社會意識根深蒂固,女性受教育的比例要低于男性。這種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傾向造成了就業時的性別歧視。教育是根本,接受教育學習的不僅是專業的知識,更多的人生觀念和態度以及見識和學習的能力,這都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
其次,就業的性別歧視對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傾向影響。
即使制定了眾多的法律法規,就業性別歧視的現象依然存在,正是因為女性找不到好的工作,造成了女性在家庭中往往也處于弱勢地位,進一步刺激了女性在社會中的權利流失,鞏固了長久以來的社會偏見,而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越來越多的退出社會而從事家務勞動。即使沒有退出社會,女性分擔的家務勞動也大大高于男性,這也造成了女性培訓投資時間的減少。
所以,正如上面的分析,正是因為就業性別歧視造成了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傾向。
最后,就業性別歧視與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傾向的交互作用。
這兩種現象的交織,首先是對于社會資源大大地浪費,而這種浪費從根本上說并不是由于不可解決的條件限制,而是因為社會意識,但是社會意識的轉變同樣需要時間,需要更多的資源。而這種交互作用,帶來的是社會意識的進一步鞏固,從而進一步的形成了一種更嚴重的惡性循環,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因為,思想狹隘,就業歧視很容易造成女性的社會邊緣化,永遠處于弱勢地位,進而影響下一代,影響這個國家的人口質量。
參考文獻:
[1] 袁迎菊.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的性別差異分析.生產力研究,2008年15期
[2] 王媛媛.淺析當前我國女性隱性就業歧視的現狀與對策.物流與采購研究,2009年第49期
[3] 王冬梅.大力增加女性人力資本投資.人才資源開發,2009,10
[4] 李寶慧.女性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的有利保障.統計研究,2011年6月
[5] 張抗私.就業性別歧視與人力資本投資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浙江大學學報,2009年9月
[6] 梁俊波.人力資本投資—收益與女大學生擇業心理研究.就業指導,2010年6月下
[7] 樓紅平.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及其特性分析.經濟論壇,2008,8
[8] 涂玉華,張業權.淺議我國女性勞動力素質與人力資本投資的關系.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3月
注解
① 李寶慧.女性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的有利保障.統計研究,2011年6月
② 張抗私.就業性別歧視與人力資本投資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浙江大學學報,2009年9月
作者簡介:張若旻,(1989.02-),女,漢族,四川成都市,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1級社會保障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