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是一個向觀眾開放的非營利性機構,能夠使更多的觀眾進入博物館是博物館的意義所在,服務好觀眾是博物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博物館建設的許多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需要各博物館能及時意識到各種問題并采取合理措施積極解決,以觀眾為本,創新理念。本文擬在博物館周邊環境建設及內部建設和維護方面來論證,使博物館在服務觀眾方面取得最好效果。
關鍵詞:博物館觀眾
中圖分類號:TU2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博物館通過征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館管理辦法》認為“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經過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相關行政部門批準取得法人資格,向觀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我們可以認為博物館主要著重于兩點:對文物的收藏、保護、研究、展覽;對觀眾開放且非營利。
面對日益變化的世界和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博物館如何充分利用藏品資源,加強研究、擴充展陳、完善服務,提高向公眾傳播歷史、藝術和科學知識的能力已成為一個需要深入思考和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在博物館周邊環境建設及內部建設與維護方面來論證,使博物館展覽、教育、宣傳方面取得最好效果,使之更好的服務觀眾。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博物館周邊環境建設
第一,博物館新館的周邊問題。如今許多省市級博物館都建設了新館,但往往在短期內會出現博物管新館建筑比較突兀,周邊綠化及建筑控制地帶不能合理規劃的問題。以內蒙古博物院為例:其一,周邊道路拐彎不便,能夠達到的公交車較少;其二,建設控制地帶較小,施工噪音大,空氣質量不達標。
第二,博物館周邊交通建設不合理。以云南省博物館為例:首先,博物館周邊交通不合理。不熟悉的觀眾容易繞遠路;其次,周邊公路建設無序。這可能和地形有關系,車多人雜,沒有很好的消音環境,建設控制地帶同樣較小。
(二)、博物館內部設計及維護
博物館是藏品的收藏機構,就必須在陳列設計的基礎上注重對藏品的宣傳以及便民建設。目前,較大的博物館在內部設計存在的問題方面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藏品陳列順序不統一。多數博物館展廳內陳列藏品的是先按照材質再按時代排序的,大多數博物館的展廳設計也遵循了這一原理。但在單個展廳內,往往會有展廳因為顧及陳列設計的視覺美感而忽略其年代問題,出現藏品排列間歇性的時代混亂。
第二,現代化陳列設施不健全。許多博物館已經掌握了三維掃描技術,若能將文物的三維掃描圖象全面應用最好不過。故宮博物院眾多展廳就能將文物的三維掃描圖應用于展廳,以便于觀眾能夠全面的認識文物。現在很多博物館對類似于三維掃描技術等現代化設施應用不夠,致使某些博物館陳列略顯空洞。
第三,展廳導航以及休息設施不完善。大、中型博物館建筑面積較大、藏品較多,觀眾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其參觀任務。很多觀眾進入展廳之后不能夠清晰自己的位置或在面積較大的展廳找不到觀眾休息區。
第四,對館內基礎設施不按時維護。比如:內蒙古博物院在觀眾進入館內時就有將礦泉水等水瓶留下的硬性規定,但是其內部能接飲用水的地方一度損壞停用。
第五,館內人員隊伍建設跟不上。一些講解員、安保人員不能完整準確的對藏品或展廳的具體信息進行了解;展廳的的基本要素不能夠及時向觀眾反映。故宮博物院等展廳內的人員一般都能達到這些標準,而同樣作為大型博物館的上海市博物館就顯得略差。
二、改善對博物館觀眾的服務
2012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處于變革世界中的博物館:新挑戰、新啟示”。這個主題反映出,21世紀的博物館正處于重大轉型的十字路口[2]。若想更好的服務于觀眾,便要以觀眾為本,改進自己的缺點。
首先,使觀眾了解到博物館。對于臨近地區的觀眾,可以采取經常制作展板或者到各片區宣傳的方式;在宣傳的同時宣傳好博物館周邊交通,并提供乘車路線等服務;對于其他地區的觀眾,博物館則需要建設好數字博物館,貼出最新的學術動態,開通展廳動態瀏覽服務等。
其次,改進針對觀眾服務方面的缺點。針對于上文所提出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解決,如:設置可行有效的觀眾留言系統且同時采用座談會等方式;合理調整文物陳列順序,保持每個展廳的陳列方向等方面的一致性;建立數字博物館;在展覽中融入現代的電腦多媒體技術,從而達到最佳的展覽效果[3];在合適的部位設立座椅、飲水器等便民服務設施;對博物館內一系列服務實施做到經常檢查,且要保持良好衛生條件;加強人員隊伍建設,定時對博物館人員進行專業文化教育、基本文化教育,并定期考核;博物館講解人員根據觀眾不同的年齡階段、文化水平提供側重點不同的講解服務等。
再次,理念創新,貫徹“公眾喜愛”理念[4]。提高思想認識,提高隊伍素質,抓好全館人、財、物全方位的安保工作,強調服務意識、服務質量,對不利于觀眾的服務設施各方面有針對性的解決,觀眾就會從不甚喜愛到喜愛到非常喜愛。
三、總結
中國的社會經濟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同時中國的理念也在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是當前我國各方面需要貫徹的思想。博物館能夠招徠觀眾,教育觀眾,服務觀眾便是博物館機構對“以人為本”思想的貫徹,同時能夠使觀眾在萬息變化的社會中繼承中國優良的文化傳統。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博物館積極建設的同時會在不同時期出現不同問題,加強博物館建設,努力使博物館的服務符合觀眾要求,積極創新,改革理念,才是博物館事業長久發展之道。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博物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1月,第18頁。
[2] 呂章申,《當代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公眾服務》,《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8期。
[3] 曾光,《以“上帝”為本促進博物館的發展》,《近代中國與文物》,2007年第1期。
[4] 梁華平,《簡論博物館“公眾喜愛”理念》,《近代中國與文物》,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