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高考生在運動訓練中損傷率很高,各種運動損傷不但影響了體育高考生的訓練效果和運動成績,還對他們身心都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本文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及數據統計法,對安富中學2013屆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行研究,結合實際,以期對體育高考生的訓練及預防運動損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2
1.前言
隨著大眾體育的普及,體育運動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喜歡體育,向體育方面發展的學生逐年增加,但是體育專業人才卻供不應求。體育高考也是我們國家選擇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參加體育高考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的同時,在運動訓練中受傷的體育高考生也在逐年增多。高頻率的損傷不僅影響了學校體育高考生升學率,還使體育高考生身心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因此,對其運動損傷的原因進行分析,有利于減少運動訓練中可避免的損傷,有助于提高體育高考生的運動成績和身心健康。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安富中學2013屆體育高考生共94人,其中文科64人,理科39人,為調查對象。通過調查得知他們的訓練狀況和在訓練中發生的損傷情況進行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在重慶師院圖書館CNKI上,查閱了與運動損傷相關的書籍和文獻,為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持及基礎。
2.2.2訪談法
對寒假期間安富中學參加體育高考集訓的94名學生及教練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們在訓練過程中的受傷情況,損傷部位,損傷時間段,心太如何等及其損傷發生的原因。
2.2.3數據統計法
通過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利用excel表格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并得出結論。
3.損傷易發生部位、時間段及原因
3.1.運動損傷部位
通過表1可以看出認為韌帶拉傷和踝關節受到損傷的體育高考生最多,其次是膝關節,腰和肩關節。其中認為韌帶容易拉傷的占總人數的 91.5%,認為踝關節容易損傷的占總人數的 93.6 %。認為膝關節容易損傷的占總人數的26.6 %,認為腰容易損傷的占總人數的 36.2 %,認為肩關節容易損傷的占總人數的 12.8%,認為其他部位易損傷的占總人數的6.4%。
3.2.運動損傷的時間段
由表2可以看出,體育高考生認為損傷的主要時間段是在專項訓練時。在調查的94人中,認為主要是在準備活動中損傷的有8人,占8.5%;認為主要是在專項訓練時損傷的有80人,占85.1%;認為主要是在訓練結束后(恢復訓練)損傷的有6人,占6.4%。
3.3.運動損傷原因
3.3.1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專項訓練時由于肌肉過于緊張而損傷。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是使每個身體器官的活動能力得到增強,讓人體迅速從靜止狀態轉化為運動狀態,調查發現,準備活動不充分是訓練中受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高考在即,教師安排準備活動簡單,大多是學生自做準備活動,而學生對準備活動的知識和了解又不多,導致有部分多學生是處于一種準備活動不充足的情況下參加訓練,也有些學生認為準備活動是消耗體力的活動,應該把體力留到訓練或考試中。根本就沒有系統的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就是做準備活動也只是一成不變的老套動作。然而準備活動不充分的情況下訓練,運動損傷的發生是比較容易導致的。
3.3.2缺乏合理的放松活動
現在我國的高校招考體育專業要求學生參加體育考試和文化考試。所以他們平時要加強體育成績的提高也要注重文化課的學習,因此,有時他們為了節約時間,訓練結束后,卻忽視了放松活動的重要性,通過表2可以看出同學們認為損傷最多的是在專項訓練時候,其實當身體疲勞狀態下參加訓練機體是最容易受傷的,很多的訓練者沒有認識到這點,大負荷訓練后機體沒有做到充分的放松,在身體處于疲憊的狀態下訓練,或者是大負荷訓練后才受傷是非常嚴重和常見的。訓練結束后沒有統一的放松恢復訓練方式,大部分同學只是隨便擺擺手,甩甩腿就結束訓練,還有的同學甚至什么都不做,這樣雖然看似訓練后受傷才占6.4%,其實第二天的準備損活動損傷和專項訓練時損傷也許都是因為上次訓練沒有得到充分放松導致的損傷。
3.3.3運動負荷過大
在訓練過程中有很多的學生為了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學而一味的加大負荷,此時很多的學校又沒有合理的身體檢測器,訓練者不能準確的對自己身體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再加上沒有科學的訓練方法或者沒有根據老師的訓練計劃而盲目的訓練是非常容易導致損傷的;另外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讓體育高考生考出理想的成績,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加大訓練負荷,讓學生處于超負荷狀態下訓練。例如,在周末的時候教師就會利用這個時間加緊訓練,練習完力量又練習耐力,在這種高強度的練習下學生是很容易受到損傷,日積月累逐漸發展成為勞損。所以教師在訓練中有無科學的指導和合理的訓練計劃,也是損傷的原因。
3.3.4運動訓練者過于急功近利
訓練者訓練和學習壓力比較大,休息不好、過度訓練、疲勞尚未消除以及不良心理狀態也是造成損傷的原因。很多考生由于自身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接觸運動訓練的時間較短,但又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出成績,來圓自己的大學夢,于是在沒有科學的計劃和正確的指導下苦練,這樣下去,一旦不出成績,就會影響到個人情緒,有些同學甚至進一步的加大訓練負荷等而導致損傷。
3.3.5場地與設施缺陷
場地設施的欠缺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為了學生安全,學校嚴禁學生到校外訓練,而在有的中學學校內,場地嚴重不平整,跑道上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碎石頭、跑道硬,凹凸不平,導致在運動中容易損傷,并且稍不注意就會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尤其是在練習100米快速跑的時候,在不平整的地面上練習,踝關節易損傷。例如在普安一中因學校場地設施有限,并且訓練大多在課余時間,很多非體育高考生也在訓練場地玩耍,訓練場地同時也是課余活動的地方,訓練場地甚至是其他學生進入教室的必經路,使得訓練的開展難度增加,這也是造成受傷的原因。
3.3.6技術動作錯誤
體育高考的項目都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錯誤的技術動作也是運動損傷的原因。在訓練的時候有個別同學不注中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訓練時很隨意,認為只要能取得好的成績就可以置規范技術動作于不理,不僅影響了運動成績甚至造成運動損傷。
3.3.7組織方法和管理不當
在訓練時沒有遵循循序漸進,個別對待,分類指導。例如,在安富中學,一個教師全權負責文科班的64人訓練無法顧及到每一個訓練者。因此這也是運動損傷的原因。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通過對安富中學2013屆體育高考生的調查,考生在訓練期主要易發生損傷部位有肩關節、腰、膝關節、踝關節和韌帶,而引起各關節損傷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運動負荷過大;運動訓練者過于急功近利的心理狀態;場地與設施缺陷;技術動作錯誤;組織方法和管理不當等。
4.2 建議
4.2.1改善場地、器材等必要設備
場地、器材是訓練的根本保證,是否擁有標準的場地和齊全的運動器材是訓練能否得以全面進行的關鍵,也是科學指導和訓練實施的保證。如果有優秀的指導教師和具有極高運動天賦的學生,而沒有其施展能力的舞臺,也不會創造優異的成績,更不能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4.2.2制定合理訓練計劃
體育高考生大多數在16—20歲左右參加訓練,訓練者的身心發育還不夠完善,肌肉力量不夠,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過大等都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而卻不利于訓練者的身心發育以及日后的訓練。所以制定科學的、合理的訓練計劃是指導教師在指導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從而遵循人體的身心發育規律和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也是減少運動損傷的一種途徑。
4.2.3合理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
教師在組織訓練時,應該合理地、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安排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并對參訓者講解相關準備活動的目的所在以及這些活動的重要性,使學生主動地、合理地、充分地從事準備活動及放松活動。只有充分的準備活動才能支配高強度的運動訓練,才能盡可能地減少訓練時的損傷,從而更大程度地增強運動效果、提高運動成績;只有合理的放松活動才能讓僵硬的肌肉得到及時的放松、疲勞得到緩解,只有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才有利于下次課的訓練。因此,合理的、充分的、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是降低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
4.2.4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和科學的組織與管理
心里變化也是左右訓練者行為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適時地對訓練者進行心里輔導,讓他們明白訓練手段的目的所在,正確執行科學的訓練計劃,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糾正訓練者不正確的思想和不端正的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和預防損傷,幫助訓練者樹立信心;合理的組織管理手段也是提高預防運動損傷的有力措施之一,學校配備合理的教師資源,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的安排,因材施教,關心每一位訓練者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昌莉,李成.生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
[2] 趙學軍,劉凌宇.普通高中高校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7,03.
[3] 體育保健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 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占正文,丁偉祥 ,楊念恩.高考體育生運動損傷調查及相關因素研究 [J].安徽體育科技,2010,12.
[6] 趙蘭革,李驍軍.我國普通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運損傷特點.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7,(4)
[7] 傅上之.運動損傷的預防.中國體育報,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