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英語口語的學習變得尤為重要。當前各大高校都在加強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這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本論文通過對當前高校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情況的分析,探討如何在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團隊競爭、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口語課堂,學習積極性,分組教學,角色扮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2
1、提高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性的重要性
英語作為一個語言工具在當今世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掌握英語除了讀和寫以外,更重要的是聽和說。聽和說共同組成口語,他們是語言學習和基礎。語言在兒童的個性和社會性的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們了解自己和他人從而加強各種社會關系。聽和說,特別是說,它是外語學習最難的部分。說是所以英語技能的綜合體。對于英語學習者,很多人都能通過書面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解別人的觀點,與他人進行交流,但很難用口語做到以上那些。因為說更多的是要求說話者獨立思考并且用發(fā)聲語言表達出來,需要人們在聽懂對方的同時做出相應的回應,這是口語的一個重要特點。
所以,我們現(xiàn)在迫切要求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通過言語進行交流。教師需要尋找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口語學習。雖然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口語的學習,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對于那種四五十個人的大班上課模式而言,要在課堂上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相當困難的。
2、英語口語學習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大班上課的模式下,只有少數(shù)學生有機會參加課堂實踐活動,積極鍛煉口語。其他大部分人只能充當觀眾的角色。另外,目前大部分老師仍然側重于語法、閱讀、寫作等知識的學習,以便提高升學、考證的幾率,仍然處在應試教育階段,而忽略了對語言的交際功能的應用。在課堂上學生大多是在被動接收信息,缺乏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3、提高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性的方法
3.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研究表明,在眾多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中,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是最重要。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集中力量,深入思考。如果讓你去做一件你毫無興趣的事,你根本無法做好,任何事如此,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只要學生真的感興趣、學習積極性高,就一定能夠?qū)W好。興趣可以使我們的學習事半功倍。學習動機是一種能夠鼓勵人們追求某一目標的內(nèi)在動力。如果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具有吸引力的目標,他們就會被這樣目標深深的吸引并努力去實現(xiàn)它。而目標又分為短期和長遠之分。對于學生而言,長期目標可能是找到可以長足發(fā)展的工作,而短期目標則是通過近期的某一次考試。一般而言,那些具有長遠目標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更積極些,學習效果也更好些。給予動機,每個人都能學好一門語言。教師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激勵學習者去學習。要想成功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教師就必須盡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樹立長遠目標
幫助學生樹立長遠目標,為其繪制一個美麗的藍天,激勵他們?yōu)橹畩^斗。當問及為什么喜歡英語口語的時候,很多學生會說:因為現(xiàn)在英語應用很廣泛,學好口語有利于幫助大將來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有些不喜歡英語的人則認為:英語語法和詞匯很難,學習起來沒成就感,有的甚至都沒嘗試過就放棄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切實可行的長遠目標。給學生講一些真實的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例子,讓他們相信只要肯努力就能成功學好英語。
3.3 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
作為一個英語口語老師,必須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個性有內(nèi)向和外向之分。相對內(nèi)向的人而言,外向的人更喜歡與外界接觸。心理學家艾森克指出:外向的人不喜歡獨自學習。他們主動性強,喜歡冒險,不怕犯錯誤,敢于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在合作中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而內(nèi)向的人則喜歡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獨自面對各種問題,不喜歡被打擾,不善于與人溝通合作。外向型的學生的特點主要是:愛冒險、愛交際、善溝通。內(nèi)向型的學生則是:安靜、內(nèi)斂、獨立。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投其所好,適當?shù)匕驯硌菪再|(zhì)的任務交給外向的學生,而把幕后的研究型的任務交給內(nèi)向的學生,讓他們都能發(fā)揮自己的專長,有用武之地。一個好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只有真正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的老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課堂上外向的學生一般不需要太多的引導和激勵。而對于內(nèi)向的學生我們可以適當?shù)慕o予一些固定的明確的需要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慢慢的,他們就習慣了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另外,在分組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把有差異的學生交叉著搭配在一起,讓他們互相取長補短。
3.4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應該適當?shù)谋頁P學生給予其積極的暗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夸獎是我們常用的反饋之一。我們都知道,負面的反饋和評價會阻礙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當然,過多的表揚則不利于學生認清形式、改正錯誤。所以夸獎應該適量。這樣才能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融洽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英語教師應該設法將課堂變?yōu)橐粋€口語交流的場所,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角色是信息提供者和表演協(xié)助者。(姚雪春2003:59)教師要組織好課堂,引導和和激勵學生說英語。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多給學生一些溫暖、鼓勵、理解和包容,學生就會更樂意積極自信的參與其中。每個人都需要成就感,教師的肯定和褒獎最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更有學習動力。
3.5 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對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應該擁有活躍的學術氛圍和精彩的活動。(楊平2007:40-42)羅杰斯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建立親密融洽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勇氣和信心。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在高校,很多口語課都是以影片、時事話題、娛樂新聞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口語題材引入課堂,從而使學生自然過渡到學習環(huán)境中,而且學以致用,能用英語談論身邊的事情,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xiàn)。
同時,在課堂中做好培優(yōu)扶差工作,既要提拔尖子生又要扶持基礎較差的同學。差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通常是沉默寡言的,他們不敢開口說,怕說錯了被別人取笑。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提問時應經(jīng)常說一番鼓勵的話,由淺入深進行啟發(fā)引導,哪怕他們只說出一個單詞也加以表揚和肯定。即使完全答不出來,也要面帶笑容致謝,以示理解和尊重。另外針對后進生,我們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題目,或者讓學生在課外背誦一些簡單的詞句,在課堂上進行表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并且從心理上覺得英語學習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
3.6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法目前也在高校被普遍運用,尤其在英語口語課堂上。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語教學都是以大班授課的形式進行。這不利于教師進行高效有序的課堂管理,但如果把學生分成6人左右的小團體,相對而言就有序多了。每個組的組長可以協(xié)助教師管理好自己的小團隊。而且在小組里,人數(shù)少了,有利于學生克服怯場的心理,這就為那些內(nèi)向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更安全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分組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取長補短。這就要求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每個小組里必須有一兩個核心的領導人物,協(xié)調(diào)好整個團隊,并且起到榜樣的作用。同時,小組成員應該定期進行調(diào)整以利于同學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
有團隊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競爭,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競爭的過程中小組之間以及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同時競爭勝利后所帶來的成就感可以激勵學生更積極得投入到下一次的學習當中。有競爭就要勝負,教師在獎勵優(yōu)勝者的同時還應顧慮后進生的感受,協(xié)作他們及時做出調(diào)整盡快跟隨大家的步伐。必要時可以重新進行小組成員的組合,力求讓每個小組實力相當。這樣的競爭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3.7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另外一種重要的口語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是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進行相應的現(xiàn)場模擬的活動。(侯國金2004:90)學生很樂于在課堂上以夸張的方式模仿身邊的人和事,俗稱“惡搞”,這種善于的惡搞體現(xiàn)了全民娛樂的樂活態(tài)度,既能輕松活躍氣氛,開闊視野,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一舉多得。角色扮演活動的順利進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驗。他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除了言語之外還要有適當?shù)闹w語言、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應變能力等。當然這也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能與時俱進,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賣得了萌,耍得了酷,曬得了下線,咽得下重口味。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應該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需要,指導學生選擇相應的話題,讓學生在娛樂中學到知識,而不是僅僅娛樂而已。當然角色扮演只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畢竟他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學生之間的默契合作。所以角色扮演只能做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
3.8建立有聲檔案,及時對學生進行測評
教師可以通過錄音機、攝像機等多媒體工具記錄下每一堂課,錄入每個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情況,然后定期拿出來進行分析討論,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備以后參考。每次錄音之前必須將時間和人物交代清楚,交給教師之后,教師應該仔細聽,認真作好記錄,并且對全班進行反饋。對于那些認真的、進步大的學生,教師既要在班級內(nèi)進行表揚,還要在錄音磁帶上進行鼓勵并錄音。這樣每個人都能更客觀的了解自己的情況,并且及時更正。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口語成績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終結性評價為輔,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記錄和評價他們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的課前的Duty reports、課堂上的討論、課外活動的參與、英語歌曲的模仿程度等等,都應該作為口語評價的一個方面,只要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能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
4、結語
提高學生在英語口語課堂上的學習能動性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漫長和艱巨的任務,以上我所提到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只要大家愿意多花時間研究學生的特點、探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尋求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捷徑,中國的英語口語教育事業(yè)一定會有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我衷心希望本文將有助于英語教師提高口語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 Rebecca,L.Oxford Scarcella,Robin C.The Tapestry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dividual in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1.
[2] 侯國金,舒誠英.英語口語韜略與練兵.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3] 楊平.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聽說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7.
[4] 姚雪春.英語口語教學途徑探討.曾凡貴主編,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