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asino”一詞作為了解博彩業(yè)的首要詞匯,其詞源的解釋長期受到歪曲。本文通過語言學、語義學等相關理論和歷史研究的方法,對其詞源進行初步探索,并對這一文化現象進行解釋與評價。
關鍵詞:Casino,詞源,拉丁語族,意大利語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隨著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國人接觸到了博彩行業(yè)。因此,與其有關的許多詞語,也成了家喻戶曉的談資,對其相應的解釋也逐漸興起。然而,并非所有的解釋都經得起科學和實證的檢驗。本文通過語言學、語義學的相關理論和歷史研究的方法,探討與博彩業(yè)最有關詞匯的詞源問題及其現實意義。
對于“Casino”這個英語外來詞,凡是了解過博彩業(yè)的人恐怕都不陌生——賭場。甚至有人說,這個詞本身也是英語的外來詞,而其本源便來自中國。相傳,“Casino”是由一百多年前從我國東南沿海被販賣到歐美發(fā)達國家的閩南華工發(fā)明的。白天,他們被賤稱為“豬仔”,干著勞累的工作而飽受冷眼;可到了晚上,他們卻在圈子內經營起了賭博生意。一旦開場,華工們便用閩南話吆喝起“開始嘍”“開始嘍”。于是乎,這個詞成了流行語,其發(fā)音反而被吸納進了英語,轉化為今天的“Casino”這個詞。
可是這一解釋,是否只是我們華工美好的愿望呢?據筆者研究,“Casino”對于英語來說確實也是外來詞,但其源頭并非中國,而是拉丁語族盛行的南歐。
早在拉丁語及其衍生出來的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羅曼(拉?。┱Z族語中,我們就能找到這個詞的詞源。“今天的法語,意大利語,羅馬尼亞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均是從拉丁語中的口語派生出來的。”[1]“Casa”一詞在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中都是“家,房子”的意思,而溯源拉丁語則指“茅屋”。半個多世紀前以一座北非著名摩洛哥城市為名的電影《卡薩布蘭卡》,其名字就是“Casablanca”,即“白房子”的意思?!鞍住奔次靼嘌?、意大利語的“blanca”,約等于英語的“blank”;而“Casa”則正是“房子”?!癈asa”以“a”結尾表示陰性,而在這個詞中加上“in”這個縮小化后綴,并把詞尾變成陽性的“o”,即現在的“Casino”,整個詞就變成了“小房子”的意思。這正好符合意大利語詞匯縮小化變體的詞法規(guī)則,而之所以從陰性變成陽性,原因就是“賭場”這個意義“帶有很強烈的中性色彩,當中性形式消失了以后,約定俗成地用陽性的形式代表中性的含義”[2]。同時,這種“小房子”也剛好含有“地點”“隱蔽”這樣的義素,以形成賭場的雛形。
另據韋氏詞典的解釋,“Casino”一詞的“賭場”意思形成于1744年,遠早于最早的侵華戰(zhàn)爭100年;甚至在更早的文藝復興時代,繁榮的意大利北部各公國就已經產生了諸多的娛樂產業(yè)了?!罢率辏?517年)八月,印葡總督阿爾貝加利亞(Lopo Soares de Albergaria)選派皮雷斯(ToméPires)以葡萄牙國王特使的身份來華,借建立通商貿易關系,謀求在中國沿海建立商站。”[3]即使澳門作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塊殖民地接觸過西方的賭博業(yè),這恐怕也是在明末才由葡萄牙人帶來的事情了,何況葡萄牙也并非文藝復興的核心區(qū)域。那時被販賣的華工亦并非閩南人。因此,沒有證據顯示西方意義上的賭博業(yè)與“Casino”一詞原產自我國東南沿海的閩南話。
因此,“Casino”一詞不論是在歷史上、語言發(fā)展上,還是在文化上與邏輯上,其詞源都來自于拉丁語族,而非遠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的中國。
我們古老的民族確曾飽受列強的蹂躪,想找一些“東學西傳”的理由來增強自己的民族自信,這未嘗不可;相反,有人則拿華工“發(fā)明”了的賭博來給我們的民族扣上“劣根”的帽子。然而,不論人們如何評價,盲目地、缺乏根據地將一個舶來事物冠上自己民族的頭銜都是不科學、不理性的做法。只有國人真心端正自己對知識的態(tài)度與考證,正其心,誠其意,我們的“黃色文明”才不至于在應對“藍色文明”時越“輸”越多,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會真正走向“開始”。
參考文獻
[1] 武滬信:《西班牙語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語言特點探討》[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9頁。
[2] 趙秀英:《意大利語語音、語法和詞匯的演變》[D],四川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5月,第94頁。
[3] 黃慶華:《澳門與中葡關系》[D],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9年02期,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