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漢東
專項維修工程是企業提高生產和生活保障功能的重要手段,專項維修費用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確保工程質量和投資效果的前提下,加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是國有企業作為建設單位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加強造價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人是生產力三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造價控制最終還是要靠人去實施和操作。要想做好造價控制工作,企業需要一定數量的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和造價員,需要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豐富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打造一支精干的造價管理隊伍。
首先,要加強學習,學習是造價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造價人員除了對本專業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還應對設計內容、設計過程、施工技術、項目管理、經濟法律法規等,都有全面的了解。特別是專項維修工程涉及建筑、裝飾裝修、安裝、市政、綠化等各個專業,而國有企業往往人員專業配備不全,需要造價人員各專業都得精通,這就要求造價工作人員的知識面足夠寬。目前,社會快速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學如逆水行舟,不學習,很快就會落后,甚至被淘汰。因此,企業要定期組織專業知識集中培訓,督促員工及時國家組織的繼續教育,適時組織企業內部經驗交流活動,為造價工作人員的成長創造條件。同時,還要鼓勵員工自學,針對自身的知識短板,有計劃有目的地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
其次,要加強造價工作人員品德教育。施工單位有句俗話:掙錢不掙錢,全靠預算員。這說明造價工作人員在造價費用控制中的重要性。國有企業作為投資方,能否通過審核把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關鍵也要靠預算員。造價控制直接跟金錢掛鉤,預算員手高手低,嚴格遵守規則,或者違規操作,都會給造價管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個合格的造價工作人員應該有較高的職業操守和道德品質,有較強的主人翁責任感,敢于擔當,嚴格要求,為企業負責,也為自己負責任。作為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另外還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工程審計和監察,從體制上和制度上堵塞管理漏洞。
二、加強專項維修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
國有企業專項維修工程一般項目較多,但規模不大,包括投資計劃的編制、組織實施、竣工結算、保修等環節。造價控制要結合每個環節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統籌考慮,加強全過程管理。
(一)投資計劃編制與下達階段造價控制
投資計劃的編制涉及投資決策、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等內容,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工項目的造價。為了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國有企業投資主要應用在市場開發、設備更新、人員培訓、改善產品質量等方面,用在專項維修方面的資金是有限的。因此在項目決策和可行性研究時必須慎重考慮,充分論證,嚴把項目立項關,杜絕盲目上項目,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專項維修工程多數為對原有工程項目的修修補補,存在工程量無法準確核實、隱蔽工程等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在做方案設計時必須深入現場,多征求工程所在單位相關人員的意見,提高設計的預見性,加強造價的事前控制,也為施工階段減少變更奠定基礎。
(二)施工階段造價控制
施工是整個工程項目最主要的一個階段,歷時時間較長,突發事件多,情況復雜,也是造價控制的重要階段。
1.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確定材料價格。一個工程項目,材料費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預算費用的70%,占直接費的80%左右。因此必須在施工階段嚴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確定材料價格,從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市場經濟為材料的供應提供了多種渠道,而且材料品種價格繁多,企業預算人員及現場管理人員應密切注意市場行情,隨著工程進展情況深入現場、市場,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況及材料信息,為竣工結算提供有力的價格依據。
2.嚴把變更關,將工程預算控制在概算內。在施工中引起變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設計粗糙,使工程實際與發包時提供的圖紙不符,當前市場供應的材料規格標準不符合設計要求等,這些問題的產生給工程造價留下影響因素。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把變更關,嚴禁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模,提高設計標準,增加建設內容等,最好實行“分級控制、限額簽證”的制度。對必須發生的設計變更,尤其是涉及到費用增減的設計變更,必須經設計單位代表、建設單位現場代表、監理工程師共同簽字,而且應盡量提前實現這類型變更,減少損失,因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內容還需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為此,如果條件具備,建設單位應指派工程造價管理專業人員常駐施工現場,隨時掌握、控制工程造價的變化情況。
3.嚴格現場簽證管理,全面掌握工程造價變化。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現場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照圖紙和施工方案組織施工,嚴格控制變更洽商、材料代用、現場簽證、額外用工及各種預算外費用,對必要的變更,應做到先算賬,后花錢,變更一旦發生就及時計算因工作量變更而發生增減的費用,隨時掌握項目費用額度,避免事情積壓成堆,對工程造價心中無數。國有企業的現場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種記錄,特別是隱蔽工程記錄和簽證工作,減少結算時的扯皮現象。現場簽證管理,是施工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不要因為現場簽證不嚴肅,給工程結算帶來麻煩,造成經濟損失。
(三)竣工結算階段造價控制
在工程竣工結算時,造價審核人員應堅持按合同辦事,對工程預算外的費用嚴格控制,對于未按圖紙或施工方案要求完成的工作量,以及未按規定執行的施工簽證一律核減費用;凡合同條款明確包含的費用,屬于風險費包含的費用,未按合同條款履行的違約等一律減費用,嚴格把好審核關。
對工程量的審核應根據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等進行審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規則計算,在要求施工企業報送相應的工程計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細表的同時,要編制一份完整的結算書和材料用量明細,通過比照審核,做到客觀、公正、合理,準確進行計量審核。另外,在結算審核中,還應注意審核項目的單價、結算書中分項的正確性及程序準確性,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分析計算。
對于對工程量清單招標工程的結算,投標人的綜合單價一次包死不作調整。結算時,實際發生的招標時所依據的施工圖紙以外的工程量變更和由于建設單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單漏項或計算誤差應預調整。在工程量調整時的結算中,工程量清單中原有的項目,應按報價中的綜合單價確定;工程量清單中有類似的項目,應參照類似工程項目報價中的綜合單價商定;工程量清單中沒有的項目,按現行預算定額及有關規定結算。
三、加強工程審計
審計是規范造價管理的有效措施,為了造價管理行為規范、合法、合規,審計部門要參與工程立項、招投標、合同訂立、工程結算全過程監督和審核。在招投標和合同訂立階段,要重點審查其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及可操作性;在竣工結算階段,要重點對工程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審計。通過審計,查找問題和不足,從而促進建設單位完善規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秉公辦事,堅持原則,從嚴把關,堅持深入施工現場,了解工程變更內容的具體做法,熟悉工程變更增減工程量情況,同時要建立嚴格的審計制度,審減率直接和崗位責任、評功評獎等掛鉤,堅持嚴格的辦法和程序,保證結算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專項維修工程造價控制是一個綜合性、動態管理的過程,是施工單位結算工程款的依據,也是國有企業有效控制成本費用的重要措施,在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合法、合規、公正、客觀,通過市場經濟行為,實現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雙贏。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