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
教育部在2001年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在新課程標準中也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理念。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是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學與教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種嶄新的支撐,運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資源和策略進行教學活動。
一、激發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供豐富視覺和聽覺材料,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展示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數字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只要能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他們就會愿意學,喜歡鉆,從而煥發出更高的求知欲。
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小學生從年齡段上說還處于對事物的形象認識上,因此教師要注意利用他們喜歡游戲、玩耍,不受拘束的特點,因勢利導,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愛好聯系起來,這樣他們才能用心學,學得好。
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隨著主體意識的覺醒,自我意識、自我主張、自我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同時養成了對作業的自覺負責的習慣,開始認識到學習是一種義務,出現了意識較強的學習動機。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體性。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謂的“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有西方學者提出:“當學生在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教師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特性與功能也有利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以獲得直接經驗和解決問題為主的學習方法。
三、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好動好奇好玩,他們的思維活躍,要求參與的愿望較高,但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以形象、直觀的方式為主,需要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以達到對教學內容的比較深刻的理解與掌握的過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利用信息技術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要求每個學生積極承擔在完成任務中個人的責任;積極地互相支持、配合,特別是進行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感,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在基于網絡的合作學習過程中,一般可采用競爭、辯論、伙伴與角色扮演等形式。
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事物的不同方面,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啟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超越自己的認識,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另外的一面,豐富他們的認知,以利于學習的廣泛遷移,大膽創新,對學生的創造性的表現,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也要大加贊賞。還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反思,做出自我評價,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始終保持著一份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動機上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
五、培養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以語文實踐和語感培養為基礎,把默讀、朗讀、背誦、說話、書寫、作文六項主要語文技能作為學生練習和實踐的基本點。應強化朗讀、背誦、說話、書寫和作文在語文實踐中的地位,借以促進傾聽、觀察、歸納、聯想和想象等一般學習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實踐只有技能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注意用于實踐的一般能力的培養。
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能夠建立一個動態的教學環境,西北師大楊改學教授將《小學語文古詩詞》依據卡拉OK的方法,做了一個多媒體課件,課件中有朗讀、跟讀和自讀,還提供了拓展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使得課堂活躍,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六、拓展知識面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許多事物,由于年代和時空限制等,使得學生學習課文時,很難把握住作品的意境。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學習的資源無限擴展,利用多媒體能為閱讀教學提供詳實的背景資料,使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經驗同化當前學到的新知識,幫助學生較為深入而準確地理解閱讀對象。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若能與信息技術有機地整合,將文本、聲音、視頻和動畫有機結合,完全可以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得課堂教學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中進行。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能夠不斷地學習前沿知識,在傳授給學生一杯水的同時教師要擁有一桶水。以新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勞動,研究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研究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和傳播方法,研究新的媒體和軟件在教學中的運用。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求得最佳的效益,求得最佳的效果。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