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登元
摘要:課堂點評對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影響。激勵性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文主要針對激勵性點評對教學的諸多益處,簡述了筆者在實際教學評價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與各位同仁分享。
關鍵詞:激勵性;課堂點評;情感性;全面性
激勵性的課堂點評,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有利于教師對自身教學活動及時作出判斷與決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良好的課堂點評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拓展知識的廣度和討論問題的深度,從而升華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教學活動的目標。以下是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幾點體會與實踐,總結出來與大家共享。
一、注重點評的情感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一個學生抬起頭走路。”所以,熱情的點評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受到教師點評的影響,同時教師的點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很大影響。如在九(2)班上課時,面對所有科任教師認為的“無言班級”“落后班級”,我以課堂點評為突破口,積極、及時地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慢慢地,我發現他們在課堂上話多了起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改變。一些學困生也舉起了手,回答問題聲音也大了起來,臉上也露出了微笑,活動時也敢發表自己的見解與主張。經過兩次月考,九(2)班的思想品德均分比其他兩個班高出8分,學困生的成績平均分提高了5分,而且學生反映喜歡上思想品德課。平時下課主動與我交流的學生也多了起來,我上課時感覺課堂氣氛很好,比以前輕松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課堂上我鼓勵的多,批評的少。
要想達到上述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教師的方法要得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首先,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錯誤是人人都會犯的,學生也不例外。所以,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怕學生犯錯誤,甚至可以鼓勵學生犯錯,讓學生敢于開口說,不怕說錯。因為只有鼓勵學生敢說,學生才會逐漸會說,知道其說錯的原因。其次,教師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氣,要讓學生說完,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發言,認真聽完學生的發言。當然,教師在進行指正性的評價或否定性的評價時要以尊重學生人格,要以不傷害學生自尊為前提,特別是對于學困生的發言,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二、注重點評的適應性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關鍵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換句話說也就是“評價要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贊美學生的一切表達,保護和激勵學生一切創造的欲望”。為了更好地發揮激勵性課堂點評的作用,我們必須做到適時、適地、適度、適人的點評。既能正確估計學生的知識水平并加以引導,又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辦代替。如學習“燦爛的文化”一課時,我出示了問題“列舉臨夏知名的文化品牌兩個”。假如此類題目放開讓學生回答,學生都有話可說而且會信口開河,課堂活動的開展不好收拾與把握。所以,我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討論,再由小組代表發言。點評的同時讓學生自評,小組內互評,既肯定了學生的個體參與,又給予他們團體成果的肯定與贊揚。所以,對一些優秀“強勢群體”學生,教師要以指正性點評為主;對有些較差的“弱勢群體”的學生,教師要以鼓勵性、賞識性點評為主,給他們說話的權力,發言的機會。這樣可使教師的點評做到有的放矢。
三、注重評價的全面性
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不能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確與否,學生答題時難免會偏題、離題、甚至脫題等。因此,教師不能一葉障目,以偏概全,簡單地以答案的對錯來下結論,而是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對他們的思路、語言表達、認真程度等作出具體分析,努力找出其“亮點”,捕捉“意外的驚喜”,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便做好合理引導,讓他們獲得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找回自信。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多贊美學生,針對學生的某一方面給予適度恰當的肯定,尤其是學困生。
四、注重點評的多樣性
在點評的過程中,我們應使點評的主體、點評的方式、點評的形式、點評的內容等多樣化。
從點評的主體看,我們應建立“師對生、生對生、生對師”并重的多元課堂點評方式。比如,在小組學習中,以不同的小組展開競賽,互相提問。或者教師提問學生點評,或學生對學生點評。教師在其過程中,科學引導、疏理,為學生創造一個平等、自由、寬松的學習討論氛圍,在互相點評的過程中,使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從點評的方式看,教師的口頭點評占主要地位。教師在贊賞學生時要聲情并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要以公平、平等的心態為基礎,使學生從戒備的心靈深處走出來與教師交流,讓他們敢于表現自己、敢于質疑問題、敢于爭論、討論結果。
從點評的形式看,教師除了可以運用課堂點評以外,還可以通過問卷式點評,作業后記點評等形式點評,讓學生有一個更充分的思考空間。然后,教師批閱作業時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并用賞識性的文字進行表揚或鼓勵,更能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與教師展開交流與互動。
從點評的內容看,教師的點評內容也可以包括學生的普通話、語速、動作、答題程度等等。教師應多方面、多角度地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他們自信的理由,耐心細致地引導他們,賞識他們。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激勵性課堂點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能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贊揚,學生的學習勁頭會更足,學習的信心也會倍增。這樣,教師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更好地引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討論、探究問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玉琨、李如海,《我國教育評價發展的世紀回顧與未來展望》[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01)
2.吳鋼,《我國教育評價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研究》,2000.(08)
3.高建宏,《論新課標下激勵性評價的審視與定位》[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1)
4.聶啟林,《走出傳統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課程改革中的課堂教學評價》[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S2)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