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素梅
摘要: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探索性學習,大力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語文;創新能力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樹立新的教學觀、學生觀,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要求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已經成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共識。高中語文課堂的優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具體表現在:
1.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跟著教師的指揮棒轉。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受到壓抑,自主能力差,聽任教師擺布。
2.教師迷信教學參考,迷信權威,迷信于標準答案,用標準答案去引導學生“就范”,壓抑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創新求異的欲望。
3.對教學的評價,以分數論成敗。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對權威的迷信和教學規范的遵守,忽視因材施教,忽視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過于強調整齊劃一,一刀切現象明顯。反對學生質疑,傷害了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由于以上原因,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階段學生素質發展的要求,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已經成為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時代在發展,國家要興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人,既是當代和未來知識經濟時代賦予教育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
二、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高中語文教師要加強新課程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高中語文教師要順應教育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積極參與新課程網絡培訓,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探究新課程改革的策略方法,創新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手段,積極實施素質教育,重視中學生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對那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調整改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變學生被動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為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能力培養。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陣地,搞好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高中語文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鼓勵學生質疑、多思,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構建“導與學”結合的學案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1.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學生自身思維的積極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關鍵是激發學生內部的自我學習動機。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靈活多樣地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故事導入法、詩詞導入法、小品表演、演講比賽等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還需要語文教師合理的引導和關愛。語文教師不能諷刺、挖苦學生,要尊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培養一種積極健康的學習態度。
2.教師要注重學習策略教學和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傳授給學生學習語文的具體要求和一般性學習策略,讓學生掌握在預習、學習、復習、訓練等各個階段的做法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廣泛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聽、說、讀、寫等各個環節的學習內容。教師要加大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學習的各個環節對學生加以引導和規范,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能力。
3.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善思,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對高中語文課愿學、會學、樂學。高中語文教師要開展多種教學活動,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綜合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熱點,關注國家大事,組織學生對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
4.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結構的優化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保證。教師要善于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實現有效教學、高效教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采用新課改過程中涌現的新的教學方法,如情景式、嘗試式、討論式、探究式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開展分組討論、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質疑中反思,在爭論中提高。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要繼續推進新課程改革,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愿意學習、學會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掌握,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體驗。
參考文獻:
1.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教育科學出版社
2.張孔義,《語文教育科研導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