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優秀的繪本能給幼兒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知識上的充實,穿越繪本中的美文美圖,幼兒真正地感受到了繪本中所蘊含的教育意義。3~6歲是幼兒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期間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就能夠確保在以后的學習閱讀中幼兒有足夠的興趣和動力,并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中班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來看,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能為他們今后良好閱讀能力乃至學習習慣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依托繪本,如何培養中班幼兒早期的閱讀能力呢?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用心發現繪本,挖掘繪本正能量
繪本是由色彩鮮艷、直觀形象的圖畫結合少量淺顯的文字形式表現一個故事,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與教育意義。繪本針對不同階段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和發展需要,所表現的內容與形式更加多元化。繪本由于本身的文字數量少,所以它必須精煉,用短短的文字和立體的美圖描繪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繪本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價值對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幼兒認知圖形的能力應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雖然那時的幼兒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所以需要我們能夠有意識地和幼兒一起科學地閱讀繪本,營造一個溫馨的閱讀環境。
二、有效地開展活動,積極地激發興趣
1.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性,有效地走進繪本。2012年新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告訴我們一線教師,要遵循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以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為原則選擇合適的繪本,以幼兒樂于閱讀的方式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繪本的教育價值。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幼兒在閱讀方面十分的稚嫩,需要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運用多種方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他們。例如,給幼兒講故事需要教師用起起伏伏、長長短短的聲音、豐富夸張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來引起他們傾聽的興趣,或者運用一些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具放大繪本中的美文美圖,吸引幼兒的眼球,通過設計有效的問題、緊湊的教學環節幫助幼兒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節發展,理解繪本故事內涵,體會閱讀的樂趣。
2.創設有效的閱讀氛圍,激發幼兒直接的閱讀興趣。教師創設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氛圍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我們要把看過的繪本采集一些書內經典的圖片有序地排列在某一位置,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資源,讓幼兒在閱讀區一目了然地接觸到已學的知識。在每個月我們設立一個繪本故事交流分享日,在這一天,請幼兒把自己家里看過的、比較喜歡的繪本帶到幼兒園,講講自己的這本繪本故事,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分享。通過多種方式給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使幼兒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繪本閱讀帶來的愉悅。
其次,在家時,家長要給幼兒創設、營造一種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和氛圍,幼兒某種習慣的形成,從一定程度上說要依賴某種情景的反復出現,為幼兒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培養其良好閱讀行為習慣的前提。家長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光線充足、有學習氛圍的活動空間,準備的繪本書籍與報紙雜志也都是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理特點。
“家園”的有效合作,才能使得閱讀的環境有一個質的改變。
3.創設合理的教育環境,有效地設計教學思路。在教育的過程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也是尤為重要的。在設置繪本教學問題情境時,可以從繪本的某一個切入點進行著手創編我們的教學設計,圍繞繪本中的某一個突出的線索,結合實際生活,結合綜合的、多元的視角設計問之有效的問題,將看似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使幼兒或感知、或理解、或分析、或鑒賞、或領會整體構思、或品味繪本這一語言特色……從而幫助幼兒理解繪本故事。
例如,在繪本教學《像狼一樣嚎叫》中,我圍繞情感線索“自由自在”來設置問題情境。比如,莫卡為什么要逃家?——莫卡想知道媽媽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得自由自在;莫卡想變成誰?可是它真得能變得像狼一樣自由自在嗎?米雪是怎樣通過行動來表達對莫卡的愛?——張開雙臂,永遠等著莫卡回家等。這些有關“自由自在”的問題情境,將整篇繪本內容有機地串聯了起來,從而有效地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了繪本故事內容和內涵。
三、精細地培養閱讀習慣,有效地提升閱讀能力
確實,閱讀是需要良好的習慣來支撐的。中班時期的幼兒,模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作為與他們一起生活和學習的教師的言行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教師的閱讀習慣,是相當重要的。身教重于言傳,在閱讀時間,我們的以身作則,從翻書,到看書,到把書合攏,最后歸位,都是嚴謹的過程。閱讀的習慣,很重要的一點是坐姿,對于坐姿,對幼兒要有比較嚴格的要求,背要直,頭的角度盡量不低于45度,這樣對視力不會有損傷,尤其是長時間的閱讀之后,還需要稍稍的活動休閑,勞逸結合。在閱讀期間,幼兒可以有相互的交流,音量要輕,時間要短,嚴格地執行,這樣才能給幼兒創設一個真正適合閱讀的環境,并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保持下去,會使幼兒受益終身。閱讀結束之后,為了引導幼兒把閱讀完的書擺放整齊,我們給每一種書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幾組,用封面的縮小圖作為標記,貼在每個相應的位置。這樣便于幼兒根據圖書的封面幫助每本書找到自己的“家”。在閱讀區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時常關注每一位幼兒的讀書表現和狀態,當發現幼兒有不良的閱讀習慣時,要及時地提醒并幫他們改正。還可以讓幼兒之間互相監督,幼兒之間互相幫助、指正,大家共同進步。如此,有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升閱讀能力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面對形形色色的繪本圖書,我們應該尋找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適應教育教學氛圍,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繪本,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行之有效的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