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著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較差,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很慢等問題。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但是取得的成效卻不大。高中語文所處在停滯不前的怪圈中,語文教師也越來越不被人們理解,忍受很多委屈。如何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使語文教學的水平和教師的付出成正比,與新課標提出的要求相適應呢?
一、語文教學的源動力——多渠道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可以讓一個人自主地去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研究,學生在學習時也不例外,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科很感興趣,那么不用教師進行語言激勵,這些學生都能積極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主動對遇到的語文難題進行分析、探索,直到得到答案。而對語文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就會覺得上語文課堂是一種煎熬,很難從語文課堂上獲得提高。如果教師對學生這種情況置之不理,只是按照教材要求和課堂目標進行課堂環節的設置,那么語文成績好的學生會學得更自信,而對語文不感興趣的學生會越來越不喜歡語文,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語文水平不高的學生的積極性。
在新課改實施之后,教師和學生形成了互助的雙邊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只有加深情感交流,才能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能使學生大膽對教師的觀點進行質疑,才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不斷交流,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會越來越高。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如果教師在講課時照本宣科,不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課堂環節的設置,那么對語文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在課堂上就會無所事事,搞小動作,小聲說話,不僅影響課堂秩序,還影響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
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情境的設置時,一定要讓學生感覺到新奇,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來引導他們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讓這些學生深入接觸到語文知識,使他們逐漸樹立起學好語文的信心。
二、語文學習的加油站——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增強師生感情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人,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在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后,教師要不斷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與教師意見不同時,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把教師當成朋友,使學生對教師的存在產生依賴,就會促使學生努力把自己變成教師眼中優秀的學生,通過這種不斷地自我激勵,學生的進步是巨大的。教師在教學中的成就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大濃,師生的雙邊活動互相促進,最終使教學目標高效完成。
三、語文學習的剪裁庫——強化資源意識,廣泛開展閱讀
語文知識不像數學學科一樣有現成的公式去套用,在解決語文問題時,首先要保證學生的語文水平的高度。學生只有擁有較高的語文水平,在面對語文問題時才能從自己的知識庫中提取有用的知識。
莊子《逍遙游》曰:“水之積也不厚,其負大舟也無力。”一些學生在面對語文問題時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這些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夠豐富,在他們的知識庫中沒有能夠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理論。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書,加深自己的內涵,增加自己的知識積淀。通過多讀多想,把讀到的知識通過思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內涵中,才能在遇到問題時得心應手地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閱讀,學生的知識內涵越來越豐富,在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和廣度深度上都提高了一個層次。
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讀,這樣能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同時學生能主動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信息社會,廣告招牌,網絡文化,名勝古跡,風俗民情,生態環境等都是閱讀的文本,面對“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信息浪潮,必須使閱讀能達到這樣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受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的讀的能力,即快速閱讀的能力。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
四、語文教學的“引爆器”——強化思維訓練
語文考試很少考現題,無現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學生的見識,考查由課內到課外的遷移能力,獨立思考、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能力。教師如只給學生傳授死的知識,要他們死記硬背,面對變幻莫測的題山題海,只能束手無策,望卷興嘆。
“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笨,以致最終喪失了學習愿望的一大弊病。”教師要以反復的閱讀、生動的語言、豐富的直觀、“自然的旅游”喚起學生的表象和想象;要在平時的課堂講授中,擬定明確的目標,有針對性地訓練思維,不要代學生思考,要善于集中群體智慧,讓他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綜合性學習。
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探索,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深刻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成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同時,教師在反思中對哪些教學方法適合學生,哪些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多此一舉都有清楚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就會做到教學中好的方面繼續發揚,不好的方面想辦法解決。
教師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時,要運用智慧來思考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在學生進行學習時,教師要合理利用語言評價的功能,通過對學生進行語言激勵,學生對待語文知識會越來越感興趣,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學生的思維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引導,通過逐步引導,學生能積極思考問題,同時運用思維來解決遇到的語文問題。教師通過不斷思考,找到激發學生在書籍的海洋中暢游的欲望。
教師的不斷思考,能使語文教學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會使他們的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會使語文課堂成為智慧的璀璨之花。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