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胡敏芝,馬雪蓮,劉艷梅,李雪清,左育濤,羽云燕
正確地安置手術體位能使手術野充分暴露 ,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之一 。陰道入路手術是治療婦科子宮腺肌癥、多發性子宮肌瘤的措施之一,術中體位需采取截石位。該手術部位深,不易暴露,操作空間窄小,易出現無影燈光照盲區。作者自2009年4月起對該術式體位進行了改進,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自2009年4月—2012年8月行陰道入路手術病人100例,年齡32歲~76歲,平均年齡55.11歲。其中陰式子宮全切術+前后壁修補術30例,隨機分成A1組(研究組)和B1組(對照組)各15例;單純陰式子宮全切除術70例,隨機分成A2組(研究組)和B2組(對照組)各35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物品準備 托腿架2個、托手架1個、中方形啫喱墊3個、大方形啫喱墊1個、約束帶3條、大治療巾3塊。
1.2.2 體位安置方法 對照組:病人采用常規截石位;研究組病人采取改進型截石體位:首先按常規預先將大方形啫喱墊墊于病人臀、背部并平手術床尾搖折部,病人于對應位置平臥,便于麻醉后進行體位安置,手術床按要求保持平整干燥。麻醉成功后手術床兩側插上托腿架,據病人腿的長度調節好高度后固定,將病人臀部平手術床尾搖折部,托腳架上墊好中方啫喱墊,大治療巾放在托腿架相應的位置,將兩腿放在支腿架上;其次調節腿托架稍外翻至內緣比外緣高2.0cm±0.5cm,同時托架遠端緣略高于近端邊緣,可見托退架上的雙腿自然外展,用治療巾將小腿裹好并用約束帶固定;置于托手架于病人輸液的上肢手術床側,加墊中啫喱墊及治療巾,將病人上肢自然外展用治療巾裹好并用約束帶固定。檢查截石體位安置是否符合生理功能位和手術要求;調節手術床使床面后傾15°,背板上折30°,床體升高13cm±3cm,最后調節無影燈使燈光光柱方向與陰道縱軸一致,并以無影燈燈罩玻璃距術野100cm±10cm為佳。
1.2.3 觀察指標 觀察術中無影燈聚焦光域、術野清晰度、無影燈調節次數、病人舒適度及手術時間。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間率的比較采用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A1組、B1組術野清晰度、聚焦光域、術中無影燈調節次數及病人舒適度比較

表2 A2組、B2組術野清晰度、聚焦光域、術中無影燈調節次數及病人舒適比較
3.1 改進截石體位保證了術野清晰度 傳統截石位的安置是將下肢置于腳架上呈外展外懸狀,單純的雙腿外展一般只有90°~110°,術中術野小,助手牽引費力;改進型截石位下肢腿托架,稍外翻至內緣比外緣高2.0cm±0.5cm,同時托架遠端緣略高于近端邊緣,膝關節彎曲120°,小腿遠端略高于近端[1]。托退架上的雙腿可輕松地自然外展外旋至110°~130°,對術野肌群起到自然牽拉作用,對充分暴露術野起到促進作用,有利于無影燈光束照入,同時也防止術后因體位設置而引發的麻醉并發癥[2,3];改進型截石體位安置需將整體手術床床面后傾15°,床體升高13cm±3cm,有利于懸掛于天花板上無影燈燈光照射術野,易于將無影燈燈光光柱方向調節至與陰道縱軸一致,根據光線直射原理,只有當無影燈燈光光柱方向與陰道縱軸一致時術野的光照才能得以保障,確保術野的清晰度,使手術操作得以持續進行。如本研究中B1和B2組體位術中術者往往見陰道窄小,助手牽引費力,無影燈光束難以照入,使術野不清晰。A1和A2組體位對術野肌群起到自然牽拉作用,對充分暴露術野起到促進作用,有利于無影燈光束的照入術野,使術野清晰。
3.2 改進截石體位聚焦光域適宜,減少無影燈調節次數 巡回護士要經常關注手術進展的情況,每當發現術野清晰度受到影響時,及時檢查兩腿安置是否移位,托架關節是否松動,床體是否下降,目測無影燈距術野是否在100cm±10cm范圍內,因為只有在此范圍內無影燈才能提供均勻投射光域和完美的深度照射,排除一切影響術野光照因素,據術野操作需求,及時調節無影燈的方位及距離,以減少術野光照盲區,確保術野光照清晰度和術中操作連續性。如本研究中B1、B2組體位術中術者往往因存在無影燈距術野是100cm±10cm范圍外,聚焦光域適宜分別是60%(9/15)、80%(28/35),聚焦光域過大而散光,無法使深部術野光照存在盲區,需時常調節無影燈的角度每臺5次~7次。A1、A2組保持無影燈距術野是100cm±10cm范圍之內,聚焦光域適宜均為100%,確保術野光照清晰,需要調節無影燈的次數相對少每臺1次~3次。
3.3 改進截石體位提高了病人舒適度 改進型截石體位的背板上加墊啫喱墊,可使骶尾部得到保護;手術床床面后傾15°,使骶尾部的壓力分散到腰背部,可有效預防壓瘡的發生。托架上加墊啫喱墊,讓病人感覺舒適,清醒病人術中挪動臀部的幾率減少,確保無影燈光束照入術野;背板上折30°,讓病人胸部、頭部略微抬高,有利于心肺功能及大腦血液循環,同時也使懸空的腰背部緊貼在啫喱墊上增加了病人的舒適度,減少病人縮臀現象。因為縮臀會導致陰道變窄,使無影燈光束難以照入術野,使術野光照不到位,進而影響手術醫師的操作。
3.4 改進截石體位可縮短手術時間 改進后的截石體位病人感覺良好,術中體位固定,術野暴露充分,無影燈照射無盲區,手術進程順利,可有效地縮短手術操作時間。
[1] 趙莉莉.一例截石位骶神經后支受損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7):6725.
[2] 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33-38.
[3] 盧愛華.改良截石位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2006,26(5):39.